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45|回覆: 0

[古代科技] 印刷術的發明發展和外傳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7-12-12 1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五千年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發展有重大作用的印刷術,是我國發明的。這一發明閃爍着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輝。

    印刷術出現的條件

    在印刷術發明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但是,一個個字的抄寫實在是麻煩得很。一部書如果要製成一百部,就要抄上一百次。如果遇着卷帙浩繁的著作,就得要抄寫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抄寫時還會有抄錯抄漏的可能,這樣對於文化的傳播會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另一方面,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需要讀書的人越來越多,抄書既慢,數量也不多,無法滿足人們對文化的要求。這就為印刷術的發明提出了客觀的要求。

    印章和石刻的長期使用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寫文字的方法,不過印章一般字都很少。石刻是印章的擴大。秦國的十個石鼓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石刻。後來,甚至有人把整本書刻在石頭上,作為古代讀書人的『讀本』。公元四世紀左右的晉代,發明了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用事先浸濕了的堅韌薄紙鋪在石碑上面,輕輕拍打,使紙透入石碑罅隙處。待紙干後,刷墨於紙上,然後把紙揭下,就成為黑底白字的拓本。這是一種從陰文正寫取得正寫文字的複製方法。正是在這些條件下,雕版印刷發明了。

    雕版印刷的發明

    根據【隋書】和【北史】等文獻的記載來看,雕版印刷發明於隋代的可能性比較大,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雕版印刷所用的版料,一般選適於雕刻的棗木、梨木。方法是先把字寫在薄而透明的紙上,字面朝下貼到板上,用刀把字刻出來;然後在刻成的版上加墨,把紙張覆在版上,用刷子輕勻地揩拭,揭下來,文字就轉印到紙上成為正字。

    雕版印刷很早就和人民大眾的生產、生活發生密切聯繫。初刻印的書籍大多是農書、曆本、醫書、字帖等。大約在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後,長安的商業中心東市已經有商家印的字帖、醫書出賣。過了二十多年,民間市場上也出現了一種『印紙』,作為商人交易、納稅的憑據。唐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元稹(779―831)為白居易詩集寫的序文中,說到有人拿白居易詩集的印本換取酒茶,可見當時雕版印刷的應用已經擴大到人民愛好的詩歌了。曆本是農民從事耕種的必需品,因為有廣泛的需要,所以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左右四川和江蘇北部一帶地方民間都曾『以板印曆日』(曆本),拿到市場上去出賣。東川節度使馮宿認為政府的司天台還沒有頒佈新曆,民間所印曆本『已滿天下』,有損皇帝的威嚴和『授民以時』的權利,所以他就上書請皇帝下令禁止。文獻裏保存下來的這些記載說明,雕版印刷至少在這時候已經在民間相當流行了。唐代統治者儘管下令禁止民間刻印,但是,怎麼也禁止不了。黃巢(?―884)領導的農民大起義,使唐王朝政權搖搖欲墜,民間刻印的書就更多了。四川就是當時主要的刻書中心。

    雕版印刷發明不久,佛教便利用它刻印了大量的佛教經典、佛像和宗教畫。據記載,唐代高僧玄奘每年就用大量的紙來印佛像。現在發現最早的印刷物,有1966年在韓國古都慶州佛國寺釋迦塔遺址出土的木刻【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是由唐代睹貨邏僧人彌陀山(漢名寂友)在武則天天授二年到長安四年(公元691年到704年)在長安翻◆譯又在長安印刷,以後傳入新羅(今朝鮮半島)首都慶州。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在新羅佛國寺修建釋迦塔時把它藏在金銅函裏藏在塔中。還有在日本和韓國發現的刻印於唐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的【陀羅尼經】,可能是當時的留唐學問僧在中國學到印刷術後在日本刻印的。1900年,在甘肅敦煌千沸洞裏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樣。唐咸通九年,就是公元868年。這是國內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木刻印刷物。【金剛經】的形式是卷子,長約一丈六尺,由七個印張粘接而成。最前的一張扉頁是釋迦牟尼在祗樹給孤獨園說法的圖,其餘是【金剛經】的全文。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純熟,圖文渾樸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濃厚勻稱,清晰顯明,顯然刊刻技術當時已經達到了高度熟練的程度。

    五代時期,封建政府的文化機關大規模地刻印古代書籍,民間刻書也很盛行。當時刻書的,除開封外,現在甘肅的西部、山東的東部以及南京、福建等地方也開始刻書,而以四川、浙江一帶刻的最多。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更加發達,技術已經十分完善。著名刻工蔣輝就是千萬個技術純熟的刻工的突出代表。當時以杭州、福建、四川刻的書質量比較高。宋代的刻書不但多而且刻的精美講究。宋版書是很珍貴的版本。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張徒信在成都雕印全部【大藏經】,這是印刷史上比較早期的分量最大的一部書,費工十二年,計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達十三萬塊之多。由此可見,那時雕版印刷技術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以後,還出現了銅版印刷。銅版一般用來印刷鈔票,這是因為銅版可以印製線條細、圖案複雜的畫面,印成之後,難於仿造。

    雕版印刷在後來的發展中最為突出的成就,就是別開生面的彩色套印。

    套色印刷是一種複雜的、高度精密的技術。比方,要印紅黑兩色,那就先取一塊版,把需要印黑色的字精確地刻在適當的地方;另外取一塊尺寸大小完全相同的版,把需要印紅色的字也精確地刻在適當的地方。每一塊版都不是全文。印刷的時候,先就一塊版印上一種色;再把這張紙覆在另一塊版上,使版框完全精密地互相吻合,再印上另一種色,一張兩色的套色印刷物就完成了。假如印刷的時候粗心大意,兩塊版不相吻合,或者刻版的時候兩塊版上的字位置算得不準確,那麼,印成之後,兩色的字就會參差不齊,無法閱讀。如果要套多種顏色,都可以照這辦法去做,不過套色越多,印刷起來越費事,所以需要極其熟練的技術。這樣用各種顏色套印出來的書,如果印在潔白的紙上,真是鮮艷奪目,美不勝收!這種套印的方法,至遲在公元十四世紀的元代就已經發明了。元代的時候,中興路(今湖北江陵)所刻【金剛經注】,就是用朱墨兩色套印的,這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但是到明代公元十六世紀末,這方法才得以廣泛流行。明代萬曆年間閔齊場⑸琳衙鰲⒘樅晗懟⒘鞽酢⒘楨初都是擅長這種印刷術的名家。在清代,這種技術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這種套色技術結合着版畫技術,便產生出光輝燦爛的套色版畫。明代末年原版【十竹齋畫譜】和【箋譜】就是很好的樣本。一張版畫呈現着各種顏色,淺深濃淡,陰陽向背,無不精細入微。有的古版畫的確是藝術上的珍品。

    活字印刷的誕生和發展

    雕版印刷比靠手工抄寫確實方便得多,一次就可以印出幾百部、幾千部。但是,雕版依然很費工,印一頁就得刻一塊版,雕印一部大書,往往需要幾年工夫;雕好後的板片,還得用屋子存放;同時要想出版別的著作,又得從頭雕起。人力、物力和時間都很不經濟。

    宋代湖北英山布衣(平民)畢升(?―1051)生活在雕版印刷的全盛時代,他通過長期的親身實踐,在世界上首先創造了活字印刷。這種方法節省了雕版費用,縮短了出書時間,既經濟,又方便,在印刷史上是一大革命,影響深遠。現在盛行的鉛字排印的基本原理,和最初畢升發明活字的排印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畢升這一發明,在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卷十八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記載。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年到1048年),畢升用膠泥刻字,一個字,一個印,用火燒硬。先預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面放着松香、蠟、紙灰等,鐵板四周圍着一個鐵框,在鐵框裏密密地擺滿字印,滿一鐵框就是一板,拿到火上加熱,藥就熔化,用一平板把字壓平。為了提高效率,用兩塊鐵板,一板印刷,另一板又排字,這塊板印完,第二板已準備好了,這樣相互交替着用,印得很快。每一個單字,都有好幾個印,最常用的字更多些,以備一板裏有重複的時候用。至於沒有預備的偏僻生字,就臨時寫刻,馬上燒成了用。根據畢升的試驗,印三五本顯不出簡便,如果印上幾百本、上千本,就快得很。
    清道光年間,安徽涇縣有位教書先生翟金生,根據【夢溪筆談】關於泥活字的記載,花了好多年工夫,製成了十多萬個堅硬的泥活字。他用自己制的這些泥活字印過【泥版試印初編】等書。近些年來,在北京圖書館裏發現了好幾種用泥活字印的書。這些都證明了【夢溪筆談】裏關於畢升泥活字記載的真實性。

    畢升也曾經試製過木活字,但是他發現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同,沾水後有伸脹性,排出版來高低不平,此外又容易和藥物相粘,取下不便,所以他只好改用膠泥制活字。

    到了元代,農學家王禎創製木活字成功,他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用簡單的機械,增加排字的效率。關於他制木活字的方法和印刷經驗,在他所著的【農書】中有詳細的說明。

    王禎所創製木活字的辦法是,先從官定韻書中挑選可用的字,分韻寫成字樣。此外常用字如『之』、『乎』、『者』、『也』以及數目等,各分一類。把字樣糊在板上雕刻。字和字之間稍微隔開,雕成以後,用細齒小鋸把字一個個鋸下,成為四方形。再拿小裁刀四面修理,使得每個活字都合乎標準,大小高低相同。印的時候把活字排進木製的盔盤裏,削竹片夾起來。字滿以後,用小木塊塞緊,右邊安置界欄,用木栓拴住,不讓再動搖。如果有高低不平,隨字形用小竹片墊好,讓字體平穩。然後刷墨付印。刷墨用棕刷順界行豎刷,不可橫刷,印的時候也是這樣。貯存活字用輕質木料做成類似圓桌面的大輪盤,直徑大約七尺,輪軸高約三尺。輪盤上鋪圓形竹製的框子,活字按韻分別放在裏面。每韻每字都依次編好號碼。同時準備兩架輪盤,一架放選出可用的字,一架放普通常用的字。另有兩本冊子,把活字依照輪盤上號碼次序登錄。排版的時候一人從冊子上叫號碼,另一人坐在兩架輪盤之間,依所叫號碼,從輪盤上取下活字,放進盔盤。因為輪盤可以旋轉自如,所以摘字的人只要坐在中間,『左右俱可推轉摘字』。王禎自己說:『以人尋字則難,以字就人則易。此轉輪之法,不勞力而坐致,字數取訖,又可鋪還韻內,兩得便也。』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他曾經用這種方法試印一部六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的工夫,就印成了一百部,印刷又快,質量又好。他的排字、印刷方法在印刷史上也是一次重大革新。

    王禎以後,木活字印書一直在我國流行。明清兩代更加盛行。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政府曾經用棗木刻成二十五萬三千五百多個大小活字,先後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一百三十八種,計二千三百多卷。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活字印刷的另一發展,是用金屬材料製成活字。王禎還提到,近世有人用錫做活字,這應當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但由於錫不容易受墨,印刷常遭失敗,所以未能推廣。到明孝宗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到1505年),銅活字正式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我國用銅活字印書,工程最大的要算印刷清代的百科全書【古今圖書集成】了。

    印刷術的外傳

    我國是印刷術的發源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印刷術,都是在我國印刷術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唐代的雕刻印本書傳到日本,公元八世紀後期,日本的木板【陀羅尼經】完成。大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或者略早,雕版印刷術傳到埃及。公元十三世紀,歐洲人來中國多取道于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波斯當時已經熟悉了中國的印刷術,並且曾經用來印造紙幣。波斯實際成了當時中國印刷術西傳的中轉站。公元十四世紀末,歐洲才出現用木板雕刻的紙牌、聖像和學生用的拉丁文課本。

    我國最初的木活字印刷術,大約在公元十四世紀傳到朝鮮、日本。具有聰明才智的朝鮮人民在吸取我國傳去的木活字經驗基礎上,發揚光大,最早創製了銅活字,對世界印刷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公元十五世紀後,朝鮮銅活字印刷又對我國印刷術產生影響。

    元代的木活字印刷術,在我國少數民族中間也有流傳。維吾爾族人民,按照維吾爾文字拼音特點,製成單字,不是字母的活字。這很可能是世界拼音文字中出現的最早活字。以後,我國的活字印刷術經由新疆到波斯、埃及,傳入歐洲。公元1450年前後,德國谷登堡(約1394―1468)受中國活字印刷的影響,用鉛、錫、銻的合金初步製成了歐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

    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馬克思在1863年一月二十八日給恩格斯的信裏認為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①由此可知,印刷術的發明意義是多麼重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