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9|回覆: 0

[漢語詞典] 中國古典詞學『趣』範疇的承傳(2)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1-11-30 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文學網
二、『趣』在古典詞學中的承傳闡說
  
  『趣』作為審美範疇被引入到詞學批評中之後,從明代開始,詞論家開始對其予以了理論闡說,這主要體現在錢充治和陳子龍兩人的論說中。錢充治【國朝詩餘序】云:『詞者,詩之餘也。詞興而詩亡,詩非亡也,事理填塞,情景兩傷者也。曲者,詞之餘也。曲盛而詞泯,詞非泯也,雕琢太過,旨趣反蝕者也。』錢充治從不同文學之體藝術表現的旨趣上,來論析詞與詩、與曲相互間的遞變與差異。他指出,詞衰的原因之一在於用語及聲律等方面過於講究雕飾,這使詞作為文學之體的旨趣被消彌了,最終被富有生趣的曲所替代。錢充治之論富於對文學歷時發展的辯證認識。陳子龍【王介人詩餘序】云:『蓋以沉至之思而出之必淺近,使讀之者驟遇如在耳目之表,久誦而得沈永之趣,則用意難也。』陳子龍道出了詞作意趣表現中存在的一個難題,這便是如何以淺近之筆寫出沉摯之思,在審美表現上既產生如在目前的效果,然同時又含蘊雋永之意趣。其【三子詩餘序】又云:『代有新聲,而想窮擬議,於是以溫厚之篇,含蓄之旨,未足以寫哀而宣志也,思極於追琢而纖刻之辭來,情深於柔靡而婉孌之趣合,志溺於燕婧而妍綺之境出,態趨於盪逸而流暢之調生。』陳子龍肯定不同的時代有各異的詞作,但他認為溫厚中和的詞作是無論如何都不足以宣志達情的。他一方面強調人對外物的感觸中趨於極端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反對人情過分柔靡,認為此與『婉孌之趣』相觸相生,必使詞作呈現出異常唯美、柔弱的面貌。
  清代,承傳明人對詞趣的闡說取向,詞論家對詞趣的審美內涵、特徵、形態、生成與創造等展開了較為細緻的論析。他們將『趣』升格為最重要的詞論審美範疇之一。這一時期,對『趣』予以理論闡說的詞學著作和篇什主要有:李漁【窺詞管見】,陳椒峯【蒼梧詞序】,吳衡照【蓮子居詞話】,焦循【雕菰樓詞話】,李佳【左庵詞話】,蔡宗茂【拜石山房詞鈔序】,孫麟趾【詞徑】,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沈祥龍【論詞隨筆】,等等。如:陳椒峯【蒼梧詞序】云:『宋之能詞者六十餘家,如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吳夢窗數子,始可稱以新意合古譜者。楊誠齋論詞六要:一日按譜,一日出新意是也。苟不按譜,則歌韻不協,歌韻不協,則凌犯他宮,非復非調;不出新意,則必蹈襲前人,即或鍊字換句,而趣旨雷同,其神味亦索然易盡。』陳椒峯在論詞上強調『新意』與『按譜』並重。他認為,如果詞作缺乏新意,那麼,即使在字句運用上大做文章,也會使詞作意趣、主旨相同,缺乏『神味』。陳椒峯此論道出了新意在詞趣表現中的重要性。吳衡照【蓮子居詞話】云:『詠物如畫家寫意,要得生動有趣,方為逸品。』吳衡照之論雖針對詞作詠物而言,然其在清代詞趣論中也有獨到的意義,它實際上提出了寓『生趣』於詞作的要求。焦循【雕菰樓詞話】提出:『詩詞是以移其情而豁其趣,則有益於經學者正不淺。』作為經學家的焦循對詩詞之道甚具識見。他強調,詩詞審美表現要以引人興趣、移人性情為旨歸,而這正是文學可補經學的關節處。李佳【左庵詞話】云:『詞以意趣為主,意趣不高不雅,雖字句工穎,無足尚也。意能迥不猶人最佳。東坡詞最有新意,白石詞最有雅意。』李佳高倡作詞以崇尚意趣為旨,強調由『意』而『趣』,他標示出『趣』為詞之本,字句為詞之表,概括意趣的審美本質特徵要高雅。李佳在詞論史上又一次對詞趣審美特徵明確提出了要求。蔡宗茂【拜石山房詞鈔序】云:『冷趣相洽,清詞載搜,洗其淫哇,濯以藻麗,既昭藐而蕩氣,亦芬芳而悅魂。』蔡宗茂在為顧翰所編【詞鈔】作序中論及到詞趣創造。他認為,在清詞麗句中突然澆以『冷趣』,是能起到比一般穩步性地抒情言意更好的藝術效果的,它盪人心氣,愉悅人的精神。孫麟趾【詞徑】云:『陳言滿紙,人云亦云,有何趣味。若目中未曾見者,忽焉睹之,則不覺拍案起舞矣,故貴新。』孫麟趾也對詞作提出了要有『趣味』的審美要求,為此,他主張作詞用語要新,要道人所未曾道,從而產生陌生化的審美效果。孫麟趾在陳椒峯論詞要有新意的基礎上,將對詞『新』的探討往前挪了一步。之後,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云:『詞宜雅矣,而尤貴得趣。雅而不趣,是古樂府。趣而不雅,是南北曲。李唐、五代多雅趣並擅之作。雅如美人之貌,趣是美人之態。有貌無態,如皋不笑,終覺寡情。有態無貌,東施效顰,亦將卻步。』謝章鋌抓住詞雅與詞趣的辯證關係詳細展開闡述。他認為,『雅』是詞作在格調上所追求的,『趣』則是詞作在主旨、意蘊的表現上所必然伴隨的。謝章鋌從兩者的偏勝上來界定古樂府、南北曲與唐五代詞的差別,認為古樂府格調雅正但意趣不顯,南北朝歌謠俚曲趣味盎然但卻格調欠雅,惟唐五代詞雅、趣兼擅互融。他並比譬詞雅如『美人之貌』,即目可見;詞趣則如『美人之態』,惟通過感知體察可知。此論形象而切中地道出了詞趣的特徵。其又云:『然而文則必求稱體:詩不可似詞,詞不可似曲,詞似曲則靡而易俚,似詩則矜而寡趣,均非當行之技。』謝章鋌還從詞與詩、與曲的區別,詞應求本色當行上論及詞趣。他指出,如果詞像曲一樣,則必然流於浮靡而俚俗;像詩一樣,則會顯得矜持而少情趣,在藝術表現上缺乏伸展擴張和引人興趣的特徵。謝章鋌對詞體與詩趣相互關係的論述,將清人對詞趣的考察推向了一個甚具理論意味的層面,他將『趣』標示為詞作審美的最質性的特徵。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美成詞,有前後若不相蒙者,正是頓挫之妙。如【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沉鬱頓挫中別饒蘊借。後人為詞,好作盡頭語,令人一覽無餘,有何趣味?』陳廷焯和孫麟趾一樣,也對詞作提出了要有『趣味』的審美要求,他借論評周邦彥詞作,道出了詞作須具備兩方面審美的系統特徵,一是在詞律上應具『頓挫』之妙,二是在情感寄託上應『沉鬱』,如此,才可使詞作委婉蘊藉,含蓄深致。陳廷焯將詞作趣味的生成定位在了『沉鬱頓挫』的藝術原則之上。沈祥龍是清代論詞趣最為集中的詞論家。其【論詞隨筆】云:『宋人選詞,多以雅名,俗俚固非雅,即過於艷,亦與雅遠。(作者:胡建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