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87|回復: 0

[汉语词典] 语词的潜在及其运动(4)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1-9-29 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汉学网
 三、语词潜在的运动
  

  潜在的语词,只是退出了通用话系统,从这个系统来看,是不存在了。但是,它仍然活跃在口语中,或活跃在某种方言的口语中。其中一些语词,指称义或其他层面的意义有了变化,或词性有了变化,或使用范围有了发展或变化,或具有组词能力并组成了新的语词,也就是说,它仍然进行着语词本身的语言学上的运动,这就是语词潜在的运动。所谓“潜在”,自然是由文献上来看的。这种运动,文献记载中难以寻觅其踪迹。在活生生的方言中,有的可以得其端倪,或者知道其运动产生的新情况。上面提到的“惯纭痹谡闹莼爸谢嶙槌伞肮绯妗保就是语词潜在运动的一种表现。下面再举例来说:
  刚硬的物品磨损到严重的程度,江淮官话说“磨yì”,西南官话说“磨yù”,是形容词。也可作动词,如“yì了”或“yù了”。这个字该怎么写?前代学者有的主张写作“`”,如明代的杨慎、焦f、方以智;有的主张写作“帧保如清代的段玉裁、朱骏声。请看下面的材料:
  [明]杨慎《古音馀》卷4、《丹铅摘h》卷2、《丹铅总录》卷7“磨`”条(《升庵集》卷63“磨`”条同)都认为应写作“`”。《丹铅总录》卷7“磨`”条云:“南宋孔铸钱议曰:五铢钱周郭其上下,令不可磨取`。`音裕。《五音谱》:磨砻渐销曰`。今俗谓磨光曰磨`是也。往年中官问于外庭曰:牙牌磨`字何如写?予举此答之。”《古音馀》卷4说其音云:“`,俞句切,借音作遇。《汉・志》民盗摩钱质而取`。” 其《古音丛目》卷4六御七遇一百七字中亦云:“`,俞句切。”
  [明]焦f《俗书刊误》卷11《俗用杂字》:“金石久用无楞曰`,音御。《汉书》磨钱取`。”
  [明]方以智《通雅》卷49《谚原》:“磨`○音裕,今人有此语。《五音谱》磨砻(原作,是砻的繁化自造字)渐销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力部》云:“凡物久用而劳敝曰帧[明]杨慎答中官问,谓牙牌摩损用‘`’字。今按,非也。当用肿帧=袢宋轿锵磨曰质且病K罩菸揭戮皿缭煮纭!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云:“今苏俗语谓物消磨曰郑谓衣可耐久曰肿拧!
  主张写作“`”的3个人,杨慎(1488―1559年),四川人,其母语对应于今天的西南官话;焦f(1540―1620年),江苏南京人,其母语对应于今天的江淮官话;方以智(1611―1671年),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今属安徽省枞阳县)人,其母语也对应于今天的江淮官话。他们生活的年代是15世纪末叶至17世纪末叶。主张写作“帧钡牧礁鋈耍段玉裁(1735―1815年),江苏金坛人;朱骏声(1788―1858年),江苏吴县人。他们生活的年代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他们的母语对应于今天的吴语(北部)。我们再来看看文献中的用例:
  [明]朱谋撰《续书史会要》:“弋阳王孙多冢字贞吉,号瀑泉,封奉国将军,诗才警敏。尝轻装游览吴越,所至倾坐。家居以精铁冒门阈,宾客杂沓,未几复`。兼精绘事行草,宗米南宫,杂以古字,自成一体。” 复`,谓包住门槛的精铁又磨损了。
  《历代赋汇》补遗卷21[明]谭贞良《笑赋》:“乃有距关越阻,罢b`轮,蜃海日,雁山旁啤>每椭毓椋h屣前迎,仓黄G面,然欲倾,献排靡及,怜意交并。忘其所以咨诹,简其所以寒温,握臂团膝,景光逾亲。” `轮,谓磨损车轮。
  [清]曹寅《唐县开元寺》云:“开元寺古北平西,石子ii`马蹄。” `马蹄,谓磨损了马蹄铁。
  [明]曹学缱《蜀中广记》卷59《方物记・兽》:“《晋史》:泰始年,白鹿见梁州,刺史杜幼文以闻。《游梁杂记》:荣经山中,畋人得一白鹿,将以献邑侯。其Q如银,两角透明,角尖挂一铜牌,上有数字磨帜辨,惟一唐字稍现。邑侯命释之。” 磨郑谓磨损。
  就这些例子来看,用“`”字的3人,朱谋(活动于17世纪上半叶),明宗室,家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母语大概对应于今天的江淮官话(考虑到其祖籍);谭贞良(1599―1648年),嘉善人,其母语对应于今天的吴语(北部);曹寅(1658―1712年),祖籍辽阳,其母语对应于今天的北方官话。用“帧币蝗耍曹学(1574―1646年),侯官县洪塘乡(今福州市区)人,其母语对应于今天的闽北方言。这4个人生活的年代是16世纪末叶至18世纪初叶。
  从上面的材料来看,凡是和今天官话系统对应的,都用“`”字,也有和今天的吴语(北部)对应的。用“帧弊值模都是和吴语(北部)或闽北方言对应的,没有和官话系统对应的。
  我以为,写作“`”是正确的。因为从词义的引申途径来说,用“`”更顺畅些,用“帧痹蛴械愀簟!颁`”字最早的用例见之《史记・平准书》,云:“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钱益轻薄而物贵。”《汉书・食货志下》引用此文,注:臣瓒曰:“许慎云‘`,铜屑也。’摩钱漫面(无字的一面引者)以取其屑,更以铸钱。《西京黄图叙》曰‘民摩钱取屑’是也。” 师古曰:“`音浴。瓒说是也。” 宋祁曰:“`,俞玉反。”由指磨取而得到的铜屑引申而指磨损,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其途径顺当。而“帧北局咐涂啵最早的用例见于《诗・小雅・雨无正》,云:“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帧!敝饕用于人,引申可用于畜生,如[宋]岳珂撰《H史》卷2“隆兴按鞠”条云:“一日,上亲按鞠,折旋稍久,马不胜郑逸入庑间。”劳苦是一种感觉,不是看得见的具体事物,引申来指刚硬之物的磨损,似乎不太顺当。
  从读音来说,“`”字,《广韵》余蜀切,宋祁俞玉反,都在入声,在那些入声已经消失的地区如西南官话和北方官话中读作yù,是说得通的,是入声变成去声了。类似的例子有“峪”字,《集韵》也是俞玉切,同样读作yù了。但是在入声尚存的江淮官话中读为yì,就不大好解释了。这个音倒是和“帧钡难蛑燎谢蜮胖魄(皆见《广韵》)相近。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我想,其原因大概是从“谷”得声的字,也有本来就是去声的,如“裕”,《广韵》羊戍切,在遇韵,就是去声字。“`”字也许原来也有这个音,只是韵书失载了。这就是为什么杨慎要给“`”一个“俞句切,借音作遇”的音了。在那些撮口呼系统没有出现的地方,也就是撮口呼和齐齿呼不构成对立的地方,它读作yì也是顺理成章的。以南京话而论,撮口呼出现很迟,在上个世纪中叶,南京话白读中“鱼”音yí,“雨”音yǐ,“裕”音yì,都还是齐齿呼。“`”音yì是和这些情况合拍的。以后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撮口呼才在南京话中以系统的形态出现。有音无字的词如“`”,自然就没有随之变成撮口了。四川大学雷汉卿先生说,武威、兰州一带,也是读成yì的,那里也没有撮口呼系统。
  来自四川广元的博士生张徽说她的家乡就有这个语词,是撮口呼(她的母语中有撮口呼系统),费了很多口舌也不听,说“嘴巴都磨`哒,他也不听”;将某个事物弄得精熟,说“摸`”。看来在她的方言中,语词“`”不仅存在,而且还在引申,使用范围还在扩大,说明这个语词在广元话里还在运动之中。
  “`”字从名词指磨钱币得到的铜屑而引申为动词、形容词指磨损,在这些引申义仍在西南官话、西北官话、江淮方言、吴语中存在和运动时,其指铜屑的本义却已经湮灭了。这个本义的最后用例,我见到的是《文苑英华》卷546《磨钱判》“甲磨钱质而取`,乙告之,诉不更铸”,我不知道这是承用呢,还是当时的语言确有此语。而引申为动词、形容词的过程,我们也没有语言材料可以勾勒。这个过程是在潜在中进行的。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的词义变化过程的头和尾,头存在于《史记》、《汉书》中,尾存在于今日的方言中。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