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齊魯晚報
傳統的中國文化,在表述不幸的事物時,常常因忌諱而不直言,總要委婉地把要說的意思說出來。比如『死』這一人人都無法避免的客觀規律,在提到這一事物時,就有許多說法:皇帝的死叫『駕崩』;老年人的死叫『壽終正寢』,小孩子的死叫『夭折』。籠統地說,也可以用『過世』、『去世』、『逝世』等。
如果說人遇見了意外的災禍,往往用『三長兩短』來指代。原來所謂的『三長兩短』,是暗指盛殮死人的棺材。棺材一般是由六塊木板拼構而成的,棺材的頂蓋和底部俗稱為『天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比較長的木板。前後兩片稱作『彩頭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因為屍體放進棺材之後,才能蓋上棺材蓋,所以未加封蓋的棺材,只有三塊長木板和兩塊短木板構成,被稱為『三長兩短』。
人只有死了的時候,才能躺在棺材裡,也就是說,才能與『三長兩短』的棺材聯繫在一塊。所以,在形容人們發生意外的不幸時,常用『三長兩短』來暗指有性命之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