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教育網 四文字替換音段的原始過程 語言與意識是同步發展的,人們通過言語交際彼此喚醒意識機制。遠古沒有文字,意識外現主要靠有聲語言(眼神、表情、手勢和身勢也很重要)。有聲語言在文字誕生前已經成熟,書面語言是人類意識成長的需要,它們的交際用途是一致的,因此後者向前者靠攏是不可避免的。書面轉借現成的高層建築,就能有立杆見影的社會效果。原始文字表音和表義結合在一起,它是以表音為基礎的。它多次用簡單的方法逐層替換高層語言單位,因此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有聲語言裡的高層建築轉移到視覺形態中來,於是新的交際工具就誕生了。
原始人學會使用工具以後逐漸地也會有圖形記事經驗。起初創造圖形是面向客觀世界的,是用來記錄實物實事對象的。解釋圖形所指需要用語言。跟語言單元直接對應的圖形會跟語言建立固定的聯繫,也就特別有生命力。圖形表意記事有重要的社會效應,在原始人中還會引發圖形崇拜,得到公認的圖形會一直延用下來。
起初固定使用的圖形很少,經過千百代創造,它們越來越多了。人們偶然還有機會把它們象語言那樣組合起來,覺察到一種特殊的效果――解讀結果一致。組合方式可能很粗糙,但是它會有概括性的好處,可以表示複雜的意思。種種特點會有令人不解的神秘性質,因此從那些圖形向文字轉化還會有漫長的過程。又經過多少代人,那種經驗越來越豐富,終於出現了面向語言對象創造圖形的時代,於是文字雛形才會在若干代人的短時間裡逐漸形成。實物-圖形-語言的聯繫有可能超出族群範圍,代表新概念的圖形會被轉借,語詞也可能同時被轉借或本地化,『超方言』是很可能會有的現象。(倉頡是華夏各族共同的字聖,後來秦始皇統一文字一定也從中得到過好處。)
文字的生命力就在於它以表音性替換語音的有聲性,並以此轉借到語音的區別性。文字的誕生會有曲折的歷程,但是文字雛形必然會走上表示語言單位的道路,而語言單位是以有聲性為形式的。表音不一定就是音素化的拼音。漢字語素音節性質里包含表音性,走的也是表音道路。
在信息文明演進中,文字的誕生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凝聚了人類對有聲語言精細的把握。那種把握是用形態轉換的事實來說明的。值得注意的是,詞語反映客觀事物,把詞語與對象分辨開要依賴觀念的進步,是很困難的,對於古人來說尤其困難。我們用把握這個詞,那是因為借鑑有聲語言來創造文字的認知過程還要依賴一次特殊的飛躍,它是一般意義的認知之外的因素。
簡單地說,有聲形態具有連續性,它只是個人生產的言語毛坯和樣品。經過聽覺和內部言語機制的處理,社會公認的離散的語言形式被解析出來了。解析它靠的是高級神經生理過程,全體社會成員都有同樣過程,它完全是客觀的。遺憾的是,言語機制與認知機制沒有直接聯繫。用來描述言語和語言的詞語至今都還極其貧乏。因此,不但音感和語感難把握,而且因為說不清楚,是很難集體討論它的。
視覺按離散方式接受文字比較容易做到。因此困難主要在言語機制上,必須經過從連續到離散的飛躍,才能把握它。具體說,要把視線從外在對象轉向語言本身,又從有聲形態里分出音節或詞語,把它們歸結為類。古人創造文字的時候,切分音段和語言單位的經驗和知識很難形成,因此只有經過反覆實踐,才能夠在聲音和圖形之間確立對應的語言學關係,才能讓更多的人承認那種既成事實。如果書面語言不借用現成的有聲系統另搞一套,難度將極大,對於古人來說,因為沒有先例可循,思維也就得不到意識的支持。人的聰明才智離不開社會意識的歷史水平,我們不能忽略那種因素。自然語言是靠人類三四百萬年的實踐形成的,它是在最後若干萬年現代智人成長的社會過程中得到充分發展的。因此,在最後數千年文字的誕生不必、也不可能迴避有聲語言的條件。在現代條件下設計計算機語言尚且要借用人類語言裡的因素,可見信息文明的發展要依賴自然語言,它是無法迴避的。
文字的誕生對於信息文明的發展極其重要。文字不但支撐了書面語言,而且給有聲語言離散化提供了具體的認識工具。語言學成就離不開語文學積累的全部知識,而語文學知識都是跟離散化聯繫在一起的。語文工具開拓了人們的認識空間,其中也包括對語言文字本身的認識。但是另一方面,自從有了文字,兩種語言形態之間的區別經常被人們忽略,因此語言知識又可能被語文知識取代。這種事實告訴我們,涉及有聲語言的認知確實是很難很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