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教育網 三書面語言與有聲語言的一致性
正象音位和音節、語素和詞等是有聲語言的要素一樣,完備的書面語言以文字為要素。所謂完備可以先從反面來說明,例如史前的圖畫語言並不是完備的書面語言。文字總是跟有聲語言裡某種要素一一對應,例如漢字跟語素音節對應。它們之間嚴密而完整地對應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正是那種對應關係表明了書面語言的完備程度。
我們從那種簡單而明白的關係出發說,書面語言是從有聲語言衍生出來的。所謂衍生,不但包括創造文字和建立書面語言的初始過程,還包括它們並存的全部歷史中的各種制約關係,甚至也包括書面語言脫離有聲語言會滅亡的因素。在每一次交際中,使用書面語言也都會有各種制約,因此會有『怎麼說就怎麼寫』的基本原則。
使用文字要象音段那樣按線性方式排列成串。把它們讀出來可以恢復成有聲音流。音流不但可以看成是音素或音節的流動,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個詞或一句句話的語流。但是這樣看、那樣看還要靠語言學家從中歸結出複雜的語音、詞彙和語法的知識來。普通人即使不知道那些知識,只要會說話,而且學會運用相應的文字符號,就都能夠生產和使用各種合理的句子。
我們假設語言裡沒有韻律語音,又假設語流里只有底層音段和停頓,沒有更複雜的東西。從音流中辨認出底層音段來,進一步又辯認出由它們組成的詞、詞組和句子,確定它們的語義等,還需要靠習得中和反覆使用中已有的經驗。各種經驗是使用語言的人共有的社會財富。每個人通過言語實踐學會使用語言,也就建立了個人的語言系統,它是社會公認的語言系統的複製品。因此很明顯,聲音只是一種媒介,它裡邊的語言信息和最終的言語消息是經過個人言語機制加工處理才能被確認的。或者說,每一次的有聲樣品都不是孤立的現象,把它放到系統里去,才能並且也就能夠實現它所支撐的全部價值。因此在簡單的語言系統中,音流可以只有跟底層音段對應的聲兒和停頓。
在文字連串而成的正確的句子裡,是不是還記錄了相對於這些下層要素而言的高層語言體制呢?高層語言體制裡邊仍舊會有一些語音上的內容,但主要是詞法和句法。文字直接記錄的只是有聲語言一定層級的要素,詞、詞組和句子等包含在那些要素里,但不是文字逐一直接對應的要素。
下文將會進一步提到,上層語音可能有構形特徵,它包含在原有的音段里。因為它不是另外的音段,所以上文的結論大體上是正確的。但是,與大音段並存的還有韻律語音,例如句重音和語調等。句重音符號經常不被人重視,功能語調是用標點符號暗示的,口氣語調無法表示。因此在音段之外,文字跟語音又有不對應的方面。
『我想請你走遠點』里相鄰兩字直接相關,是一種鏈型關係。所謂線性語流,並不總是鏈形關係。『把老虎攆走』中,『把老』『虎攆』不能組合,我們沒有那種經驗,而『老虎』和『我想』等都有經驗依據。能夠從語流中找出組合單元來,說明線性之外還有組合關係和樹型關係等,它們是硬被擠入線性的。如果沒有構形特徵,音流一般都不直接表示組合關係,就只能靠高層因素去分辨它們了。
假設語言裡有1000種音節,一句話有n個音節,信息容量可以用1000的n次方表示,四字以上的容量幾乎是用不完的。語言的關鍵不是那種數量,而是組織方式,正是樹形和搭配等使它有了不同組合。假設有合二為一規則,那麼三個字有兩種樹型(A(BC))、((AB)C),四個字有五種樹型(((AB)C)D)、((A(BC))D)、((AB)(CD))、(A((BC)D))、(A(B(CD)))。每增一字,樹型可能增加到4-6÷n倍,它們使語言系統有了立足之地。但是它們又不能被濫用,否則會使歧義叢生,例如:買好C雨傘、買C好雨傘;又如:小組C長(大組C長)、小C組長(老C組長、女C組長)。上聲恰好有變調,前一個『買』和『小』總是用變調,後一個『買』和『小』可以用本調,必要時能用語音來分辨,但是它們也可能同音。英語詞末的-s、-ed、-ing等是多功能的,最終確定它們功能靠的不再是語音了。它們都包含線性之外的東西。
言語機制在處理音流和文字串的時候遇到了同樣的任務:除了把它們的基本單元辨認出來外,還要確定它們高層的組織方式,解析它們的意義。這樣描述是平等地對待兩個方面的,至於書面交際對有聲方式到底有沒有直接依賴關係,那是另一種性質的問題。讀書面材料有朗讀、默讀或目治等幾種方式。朗讀恢復的聲音可以被自己聽見,默讀似乎是在喚醒記憶中的音感,而在非聾非啞的人目治的心理機制中音感的作用到底多大多小,現在還很難說清楚。相反,聾啞人又是如何處理書面文字的呢?他們無法建立音感,因此全靠視覺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