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溫州日報 女兒2歲時,我教她認字。拿著幼兒識字卡片指著『人』字,十分確定地教導說『這個字是人』。『不是。這個是褲子』,女兒反駁我。汗!不過回過頭想想也是,『人』於褲是多麼象形,古人造字幹嘛不把『人』字造字爲『褲』的意思,卻把褲弄出如此多的筆劃,莫非古人存心想爲難我們現代人麼?
近來對古代服飾頗有一點興趣,讀了一些資料,才知誤會古人了。中國漢字形成於新石器至夏代,成熟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統一於秦,而褲子的出現則晚了許多。當早期人們覺悟到暴露私處是難爲情的事兒時,就弄了一些草葉啊獸皮啊什麼的,遮住腹下大腿根部那一點點。詩經【國風・檜風・素冠》裡有『庶見素{兮,我心蘊結兮。』那個『{』,就是由遮蔽身前的東西演變的,到後來升格爲皇帝冕服的配件『黻』(又稱蔽膝),成爲正規場合禮服的組成部分,這是後話。當文明發展到僅僅遮前已覺得還不夠時,又將身後臀部遮蔽了起來。以後這前後二片逐步演變爲『裳』。【詩經・邶風・綠衣】有『綠兮衣兮,綠衣黃裳。』那時衣裳的概念與今不同,今人講『衣裳』,是一個詞組,【新華字典】解釋『衣裳』詞義爲衣服。古漢語少有詞組,『衣裳』實爲兩個詞,上身穿的是衣,下身圍的是裳。裳的形制是做成前後兩片,一片遮前,一片蔽後,穿著時在身體兩側相交疊,可開可合。若要解手便溺時,挺方便的,撩開裳片就行了。所以古人在平時的行爲舉止須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就有走光之虞。不可以撒腿飛奔,不方便騎馬,打仗的方式是車戰或步戰。當年孔子這樣體面的人士,顛顛簸簸地周遊列國,也沒有聽說是騎著馬兒去的;不可以叉腿而坐,通常坐姿是雙膝併攏著地,將臀部壓在足跟上,是爲『跪坐』。即使要行拜禮,那麼臀部一定要壓在足跟上,將雙手的手心朝地平伏在席上。現在某些古裝影視劇,演員跪趴地上行拜禮,整個屁股翹起朝天,大謬矣!古時訂立許多限制個人舉止的禮儀,不是因爲古人多事或者迂腐,實是受制於物質條件的無奈之舉,即所謂意識形態是物質社會的反映是也。在中國古代服飾中,裳的歷史最爲久遠,從夏商周直至清代,一直延續下來。清代裳仍然作爲正式場合穿著的服飾。溫州博物館藏有徐定超褐色綢平金繡蟒裳,是與都御史蟒袍搭配穿著的朝服,即爲例證。
裳僅僅是遮羞之服,古人著裳或裙時,裡面是沒有褲子的。長沙馬王堆a侯墓出土的女屍身上層層疊疊穿著十幾層衣服及裙,就是沒有穿褲子。天寒地凍時,古人爲了禦寒,則在腿腳上套上脛衣。脛衣的樣子有點像現代人的袖套,只有兩隻褲管。秦漢時,脛衣發展爲連腰沒褲襠的套褲,也就是開襠褲,正式名稱爲『F』。『F』是個形聲字。我們知道漢字的造字規律有『六書』,形聲就是其中之一。形聲字是在有字根的前提下組合成的,因此形聲字出現要比象形字晚,由此也可得知『F』這種服飾樣式出現得相對較晚。『F』自出現後,使用時間也相當長久,1988年湖南華容縣還出土了元代成年人開襠褲,而兒童開襠褲至今仍在使用。溫州所能見到最早的兒童開襠褲,是白象塔出土的北宋彩繪木雕童子像,穿著綠色開襠褲,露出圓圓的臀部,可愛極了。
合襠褲稱爲『T』,是外來品。北方游牧民族因游牧騎馬,合襠褲式樣成熟得較早。中原人學穿合襠褲的時間,確鑿的史料記載是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爲戰爭和強國需要,推行『胡服騎射』政策,引進了北方游牧民族騎馬的服飾。此後,合襠褲因爲方便,逐步在百姓中流行。從現存古代繪畫、雕刻等資料中,我們看到合襠褲基本限於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穿著,上層社會鮮見穿著合襠褲。究其原因,乃是中原服飾文化和禮儀文化傳統根深蒂固,帝王將相的服飾十分繁瑣複雜。比如全套冕服除了上衣下裳外,還有冠、幘、帶、黻、佩綬、舄等許多附件;將軍的兵戎服飾除了上衣下裳外,還要套系上沉重的甲冑。這些服飾穿脫極不方便,如果裳底穿合襠褲,內急時造成的不便可想而知,因此這些正裝底下一定配穿『F』。所以別看皇帝冠冕堂皇,將軍威風八面,那底下吊著開襠褲呢。到了大唐盛世,以其博大的胸懷海納百川,『胡服』亦成爲流行時尚,合襠褲才真正融入主流服飾。
『褲』字出現得最晚。【辭源】解釋『F』字時,有:『滿襠之F,古作「T」,又訛轉爲「褲」。』T如何訛轉爲褲,大約是從T的篆體轉來。【說文解字】其聲旁』軍、庫』寫法十分相似,也許因此就這樣訛轉了。筆者寡聞,查到最早出現褲字是【紅樓夢】和【鏡花緣】,不知還有沒有更早的?『褲』字雖然出現得晚,但後來居上,取代了『F、T』,而且字義外延擴大,成爲各種褲子的統稱,原來的『F』反倒被視爲異體字。(侯波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