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26|回覆: 0

[漢語詞典] 呆若木雞高境界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08-3-25 11: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解放日報

要是形容一個人有些呆頭呆腦、痴傻發愣的樣子,人們往往會用『呆若木雞』這個貶義詞。然而,『呆若木雞』最初的含義和現在的用法沒有絲毫關係,反倒是一個褒義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篇】,原本是個寓言。故事講的是,因爲周宣王愛好鬥雞,一個叫紀子的人就專門爲周宣王訓練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子是否訓練好了,紀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詢問,紀子說還不行,因爲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問,但還是不行,因爲紀子認爲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又過了十天,紀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已經有些呆頭呆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掉頭就逃。
『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實際上卻有很強的戰鬥力,貌似木頭的鬥雞根本不必出擊,就令其他的鬥雞望風而逃。可見,鬥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
莊子這則寓言很有趣,同時也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讓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郭燦金 張召鵬)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