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解放日報 在社交場合尤其是晚宴、午宴之時,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社交辭令就是『先干為敬』。有些人也許以為這是現代人的發明,其實不然, 『先干為敬』的勸酒方式是從傳統文化裏延伸出來的,堪稱源遠有自。
古人居所一般都是堂室結構,這種建築有堂有室。堂在前,室在後,堂大於室。堂室之間,隔着一堵牆,牆外屬堂上,牆裏屬室內。堂上不住人,是古人議事、行禮、交際之所在。舉行禮節活動時,室內以東向為尊,即席上最尊貴的人面東而坐;堂上則以南向為尊,最尊貴的客人南向而坐。按照這種尊卑長幼排序坐好之後,酒席就可以開始了。
喝酒時,主人必須先於客人飲酒,是為『獻』。這種禮俗起源很悠久,主人先飲,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裏無毒』,可以放心飲用之意(這一點,與通過握手表明雙方手裏都沒有暗藏兇器的思路很接近)。主人飲過之後,客人亦須飲酒以回敬主人,是為『酢』,亦稱『報』。之後,主人為勸客人多飲,自己必先飲以倡之,是為『酬』。客人在主人飲過之後也舉起酒杯暢飲,是為『應酬』,即以此回應主人的厚意。
這樣的禮俗慢慢延伸下來,就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先喝為敬』。現在人們在酒宴間也都是先進酒於賓為敬,為了勸客人飲酒,主人常自己先干一杯。這也許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之具體而微的體現吧。
知道了這樣的規矩,我們不僅知道了『應酬』的來歷,對於我們在酒席之上如何應對才不失禮貌也會有所幫助。(【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郭燦金 張召鵬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