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黨銀平
崔致遠是唐末來華的著名新羅文士,留唐十六年期間,他先後擢進士、寓洛陽、任縣尉、做幕僚,『一身遭遇,萬裏光輝』(【桂苑筆耕集】卷二(【謝許歸覲啟】)。他一生生活於兩個國度,對中國的儒釋道思想、詩文辭賦與書法棋藝等都有相當高的造詣,成為統一新羅時期(669-935)最傑出的詩人、學者和文學家,在中韓關係史、朝鮮漢文學史、朝鮮學術思想史上皆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崔致遠的生平事跡
崔致遠字孤雲(一字海雲),新羅王京金城(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沙梁部金鰲山一帶人。他於新羅憲安王元年(857,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出生於一個中小地主家庭,為蘇伐都利公第24世孫。崔致遠的家庭屬於新羅六頭品階層,社會地位不高,家境也較清貧,但他天賦穎慧,『精敏好學』(【三國史記】卷四六本傳),『風儀秀麗』(朝鮮成汝信【浮查集・崔文昌贊】),曾受到了良好的儒學與漢文學教育,從小就樹立了西浮滄海、入唐遊學的遠大志向。
崔致遠於新羅景文王八年(868,唐懿宗咸通九年)12歲時隨商舶渡海入唐,其父崔肩逸送別時曾有『十年不第進士,則勿謂吾兒,吾亦不謂有兒,往矣勤哉,無隳乃力』的訓勵。崔致遠年少來華後,在唐都長安度過了6年艱苦勤勉的求學生活,提高了漢學素養及漢文學創作的水平。唐僖宗乾符元年(874)18歲時於禮部侍郎裴瓚主貢時進士及第,隨後至洛陽浪跡兩年,遍游東都附近的名勝古蹟。約在乾符三年(876)初,崔致遠被調授為江南道宣州溧水縣尉,正式成為一名富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唐代地方官。在溧水縣尉任上,他曾撰有【中山覆簣集】5卷,但此集攜歸新羅後散佚。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卷一三、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卷三三等記述崔致遠在任溧水縣尉時,曾游縣南110裏之花山,夜宿山下招賢驛館,偶遇崗前之雙女墳,遂作【雙女墳】長詩以吊挽,夜感二女赴約,自稱為宣城郡開化縣馬陽鄉張氏二女,因不滿父母許婚『鹽商小豎』,『憤恚而終』,天寶六年(747)同葬此崗,三人宴語纏綿,天明而別。這則人鬼相戀的風流軼事後來被韓國古籍【新羅殊異傳】演繹為傳奇小說故事【仙女紅袋】。1996年4月,中韓有關學者與江蘇省高淳縣文物工作者在該縣花山西麓的李家村附近發現了雙女墳墓遺址,並於原址立碑紀念。
崔致遠於溧水縣尉任滿後,原準備赴長安應『宏詞』試以圖再獲調任,但因中原戰亂和書糧短缺而未能如願。為了功名和生計,他先後向淮南節度使高駢寫去自薦書信和詩歌,以出眾的文才詩藝獲得了高駢的辟用。廣明元年(880)底轉投淮南幕府後,先後擔任館驛巡官和都統巡官,多次參與淮南軍府的機密要務和軍事行動,成為高駢信任和器重的異國幕僚,並獲得了承務郎侍御史內供奉賜紫金魚袋等榮譽職銜。居幕四年期間,他與高駢建立了融洽的賓主情誼與親密的詩友關係,為高駢撰寫了大量的幕府文翰,淮南使府的表狀書啟、徵兵告檄多出其手。這些幕府文牘後來都被編入【桂苑筆耕集】20卷,流傳至今。唐僖宗中和年間,隨着高駢喪失兵權利柄,沉溺道教,淮南幕府日趨混亂,崔致遠自覺性格樸拙鯁直,難以適應幕府生活,遂上書請求歸國。中和四年(884)秋天,他被任命為國信使,與從弟崔棲遠乘船離開揚州,沿運河北上至山東半島,於光啟元年(885,新羅憲康王十年)三月28歲時浮海返回了新羅。
崔致遠留唐十六年期間,自謂『西笑傾懷,南音著操』(【桂苑筆耕集】卷一八【謝探請料錢狀】),有『譯殊方之語言,學聖代之章句』(【桂苑筆耕集】卷一七【再獻啟】)的語言特長和文學素養,曾廣游今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山東等地的自然名勝和人文古蹟,與唐末各階層儒吏文人如於慎微、田仁義、裴瓚、裴V、顧雲、張喬、楊贍、吳巒、周繁、李展、羅隱、杜荀鶴、裴拙、高彥休、張義府、蔣泳、李g、宋絢等過從甚密,彼此以詩文賡歌唱和,綰結了深厚的私人友誼及文學交往關係,在中韓文化關係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崔致遠歸國後,聲名鵲起,與崔仁滾、崔承v並稱『一代三鶴,金榜題回』(【全唐文】卷九二二新羅沙門純白【新羅國石南山故國師碑銘後記】),受到了新羅憲康王(金)的器重,被授為侍讀、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郎、知瑞書監事,成為新羅王室倚重的棟樑之材。定康王(金晃)元年(886,光啟二年)七月,因受到保守派的猜疑和排擠,外任為新羅太山郡(泰仁縣)太守和天嶺郡(咸陽)太守。真聖女王(金曼)七年(893,唐昭宗景福二年),又轉任富城郡(瑞山縣)太守,本年女主曾召崔致遠任賀正使赴唐,但因盜賊梗道而未能成行。這一時期,新羅王室混亂,各地盜賊蜂起,社會極為動盪,崔致遠向女主進獻【時務策】十餘條,呼籲選賢任能,補偏救弊,女主採納了這些建議,拜其為阿{。但崔致遠一生經歷了唐末黃巢之亂和新羅本國的動亂,『動輒得咎,自傷不遇』,已厭倦宦途,無心從政,遂『逍遙自放於山林之下,江海之濱,營台榭,植松竹,枕藉書史,嘯詠風月』,遍游慶州南山,剛州冰山,陝川清涼寺,智異山雙溪寺,合浦月影台等地,真聖女王八年(894),崔致遠38歲時攜家歸隱於陝川郡冶爐縣北30裏處的伽山海印寺(一說42歲),『與母兄浮圖玄(賢)俊及定玄師結為道友,棲遲偃仰,以終老焉』(【三國史記】卷四六本傳)。
崔致遠去世的時間,中韓學者說法不一,有公元915年、928年、950年、951年諸說;離世的方式,也有自盡、成仙和歸隱病故三種異見,從現存文獻看,以歸隱病故之說較為可信,崔致遠在新羅末期仍參加了許多佛事活動,估計約在70餘歲時病故。
崔致遠辭世後,備受後人敬仰,高麗顯宗十一年(1020,宋真宗天禧四年)追贈內史令,配祀文廟;顯宗十四年(1023,宋仁宗天聖元年)五月又追諡文昌侯,其子孫後裔也享有不服軍役、勿入汰講的特權。崔致遠後裔名顯者有崔允順(雞林府太宗)、崔伯倫(高麗王京儒學教授)、崔瀣(字壽翁)、崔益厚(高麗尚書左僕射、政堂文學)、崔昌一(高麗工曹典書)、崔陟(判奉常寺事)、崔春元(第17世孫)等。據【慶州崔氏上系世譜】記載,慶州崔致遠後裔分為26個派系,其中觀稼亭公派(崔清)、司成公派(崔I、崔濟愚)、和淑公派(崔玄佑)、匡靖公派(崔鄲)、正郎公派(崔灝)、忠烈公派(崔光位)6派為主流,尤以觀稼亭公派、司成公派的後代最多,而韓國之咸陽、清州、永興、忠州、龍崗、水原、扶安、江陵、江華、和順、通川、陽川、原州、海州、晉州、耽州、全州等地也都有崔致遠的後裔。
二、崔致遠的文學成就及影響
崔致遠是整個新羅時代文學成就最高、留存作品最多的文學家。他在留唐期間刻勵為學,對中國傳統的詩、文、賦已有很深的造詣,以俊麗的才思創作了大量成熟的漢文漢詩作品。
據【桂苑筆耕序】介紹,他在長安『觀光六年』期間曾作有大量『諷詠情性,寓物名篇』的詩賦,浪跡東都時又作有賦5首、詩100首、雜詩賦30首,任溧水縣尉期間有【中山覆簣集】5卷,入幕淮南後創作尤為豐富。後來他廢棄了長安時期的作品,只將『私試今體賦五首一卷、五七言今體詩共一百首一卷、雜詩賦共三十首一卷、【中山覆簣集】一部五卷、【桂苑筆耕集】一部二十卷』編為28卷,於光啟二年正月呈給新羅憲康王,但當年所獻只有【桂苑筆耕集】留傳至今。崔致遠歸國後也寫出了不少優秀的漢文漢詩,這些作品散見於【三國史記】、【名賢十抄詩】、【東文選】、【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大正新修大藏經】、【千載佳句】等及韓國各地的碑銘、石刻、寺記中,散佚較為嚴重。為此,韓國學者曾多次輯佚整理,朝鮮世祖五年(1459),崔恆編選了【崔致遠文集】12卷(已佚);1926年,崔國述補編【孤雲先生文集】3卷;1972年,成大慶將【孤雲先生文集】3卷與【孤雲先生續集】、【桂苑筆耕集】合編為【崔文昌侯全集】,由成均館大學校出版;1982年,崔興守等人編就【國譯孤雲崔致遠先生文集】,由慶州崔氏大同譜編纂委員會出版發行。近年來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所編【影印標點韓國文集叢刊】(首爾景仁文化社1990年版)、金鎮英等所編【孤雲崔致遠詩集】(韓國民俗苑1997年版)及趙素昂所編【韓國文苑】(韓國亞細亞文化社1994年版)等也選錄了崔氏的作品。中國最早著錄崔致遠作品者為【新唐書】卷六【藝文志】,但南宋以後只有【桂苑筆耕集】得以流傳,清代陸心源【唐文拾遺】及後代陳尚君所編【全唐詩續拾】、【全唐文補編】補錄了少量崔致遠的詩文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