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國學數典 1997年【光明日報】上刊登過一篇古生物學家寫的文章,說世界上並沒有鳳凰這種鳥,因爲沒有發現它的化石。我看了後,不禁哂然。能用有無化石作爲動物存在過與否的根據嗎?再說,甲骨文鳳字寫作d,活脫脫的是一個象形字,此字中古音馮貢切,上古讀如『pong1』音,就是今天的『鵬』字,怎麼會沒有呢?我們還可以證明『鵬』字就是古『鳳d』字演變來的:古鳳d字一個方向突出鳳冠演變爲『從鳥凡聲』,即今鳳的繁體字『P』;另一個方向突出鳳尾演變爲『從鳥朋聲』,即今 『鵬』字。這樣,我們從音韻、文字上就可以證明『鵬』就是古『鳳』字,『鳳』就是『鵬』,怎麼會世界上從來就沒有『鳳』這種鳥呢?直到今天它還存在。這就叫語言文字考古。
以上這些例子,充分地證明了:不學習古漢語文字學,即不學習『小學』,而要想真正把『經』讀懂,並把其中有益的東西吸取來營養自己,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古人提出了『不通「小學」,則不通「經學」』的警告。現在有些人否定這個口號,認爲它過時了,這是非常荒謬的。可以這樣說,不學『小學』,理解『經』義寸步難行!
現在兒童的讀經,重在規範行爲、砥礪品格,其次在背誦經典。我們反對在兒童中講經,特別是講【四書】、【五經】之類,因爲兒童無法接受,絕大多數老師也難以講清楚;最多講一下『童蒙十三經』中的一些淺顯句子的籠統意義,只讓知其然,待大來再讓知其所以然。因爲,即使是比較簡單的句子,對於不通『小學』的人來說,也未見得能講得通。當然,也不宜在兒童中提倡學『小學』,因爲兒童學起來困難。兒童大概到了中學以後,才開始學『小學』,直到大學初級階段;到了大學中、高級階段,才開始學經。千萬要按照知識規律於教育規律辦事,不能亂來,煮成夾生飯,就無法了。百年樹人啊!具體可參考我們制定的【三楚書院教學計劃】。
讀經的事,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任重而道遠,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我希望熱心辦學而又不懂小學、實際上也不懂經學的人們,自己一定要認真學好小學,進一步學習經學,可輪流在有條件的如『三楚書院』之類的國學師資培訓點進修,當然,這是不容易的。但我們的老師只有在教育別人的同時也完成自我教育,與時共進;而不能一知半解,繼續以盲導盲;否則,害了學生,也貽誤了自己!我希望熱愛國學的學生家長們,也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要病篤亂投醫,結果是好心辦壞事,反而耽誤了自己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