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漢字網 簡化字的推行顯示了當時的中央政府極大的決心和魄力,在當時的歷史時期也立下了一定的歷史功績,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可以說是功過各半。(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正體字,簡化字是新秀。)
優點: 不少常用字筆畫變簡易,普通百姓學文化的畏難情緒得以緩解,書寫漢字變得迅捷便利。這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以書寫爲主的年代是非常合拍的。這些合理的簡化字也基本達到了簡化漢字的初衷。
缺點: 很多簡化字是很值得商榷的,究其根源,就在於沒有搞清楚字根、字族系統。(如:聽()屬於耳字族,無耳哪來的聽?口和斤組合,變成斤字族了(新、欣、忻、昕等),而d卻簡化爲廳;愛(郟┟揮辛誦模無心怎麼愛?簡化最多的替代符號 ―― 又:鳳(P)、權(啵、觀(^)、漢(h)、難(y)、嘆(@)、僅(H)、雞(a)、鄧()、戲(潁、對(Γ、樹(洌、聖(})、雙(p)、聶()等等,完全把不同字族的簡單處理了,自相矛盾;風(L)、岡()、網(W)、趙(w)、區(^)、鹵(u):把不同字根簡化爲 X ,意不可解,而 『 虱 』 並沒簡化;躍(S):原和耀同族,現足 + 夭,足夭怎麼躍呢?賓(e):賓客,賓朋,尊貴與友誼的象徵,改爲兵字族就不宜;義(x),義氣、義舉,上爲羊下爲我,交叉加點,不知何意?而筆畫更煩瑣的羲、曦則未簡化;等等)
簡化字共推出了 2 套方案,其中 1977 年 12 月第 2 套方案在推出後遭到批評和抵制,於 1986 年廢除。
文革浩劫,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破壞是災難性的,但這隻算 『 斬草 』 ,而國人內心對漢字等優秀傳統文化冷落、忽視、踐踏,卻是真正意義上的 『 除根 』 。改革開放至今,國力日盛,我們必須要深入反思傳統,開啟未來。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同時也統一了文字,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 『 書同文 』 ,書同文的偉大結果,就是先秦文化的積澱得以傳承下來,成爲中國文化之源。
現在香港、澳門雖然回歸祖國,但在文化、社會交往上存在著繁體字和簡化字交流的不便;台灣至今還未統一於祖國,台灣與港澳及海外華人世界,仍然使用著繁體字,祖國完全統一之日,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 『 書同文 』 。(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正體字,簡化字是新秀。)
二十世紀末,我國科學界、文化界的英才,終於發明了漢字輸入法電腦打字機,其輸入速度遠超於拼音文字(拼音單詞往往多於 4 個字母,而漢字最多只輸入 4 個字母),同時創造了計算機漢字雷射照排技術,以及電子出版系統,使印刷業高迅度發展,此亦我國乃至世界印刷史上之大事。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漢字相結合,引起了國人對漢字的重新審視,同時也爲復興漢字文化創造了無比優越的條件。
保衛漢字,復興、弘揚以漢字爲根的中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關乎中華民族騰飛發展,自強自立,爲世界人民做出貢獻的大事。漢字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弘揚漢字文化,使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世界文化的血液之中,這是中華民族每一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的大事。
現在世界上約有 85 個國家的高校都設了漢語課,約有三千多萬人在學漢字、漢語,漢字、漢語走向世界,已經成爲世界強勢語言之一。 21 世紀,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將會大展風采,爲世界人民所歡迎,我們的文化教育部門,尤其高校應該大有作爲。
文字研究者,語文教學者,應該以 『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 的精神,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新的思維,對漢字作多元化的研究,闡釋漢字原創性之奧秘,爲復興漢字文化的偉大事業做出貢獻。應該大力發展漢字文化產業,全社會都應重視、關注、推動漢字文化的發展與興盛。
漢字創造的五個同源
一、字畫同源,亦曰書畫同源。文字之起源晚於語言,史前之原始社會,未有文字時,古人常以畫物取象而表意,這是世界所有早期文字之共同現象,謂之圖畫文字或象形文字。漢字亦源於圖畫,其獨體之 『 文 』 ,以勾勒法,簡單幾筆,粗條線地畫出物之象,立象以盡意,一個字即是一個生命符號,如日、月、山、水、鳥、魚、牛、羊、虎、鹿等等,其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皆象物之形。其後隸、楷則變爲不太象形的象形 『 文 』 。
二、字孕同源,孕即交合孕生焉。【禮記 ・ 郊特性】曰: 『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 ,那麼字則本乎字根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