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漢字網 漢字性質指的是漢字區別於其它文字的本質特性。漢字性質問題一直是語言學界關注的問題。一直以來,由於研究者分析角度或採用標準不同,對漢字性質的認識尚未達成共識。針對漢字性質的研究作一個綜述。
漢字『兼屬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說
19世紀20年代,沈兼士在北大講授【文字形義學】時把世界文字總括為『意字』和『音字』,並認為漢字一部分屬於意字,一部分屬於音字。他說『意字的性質,不以聲音為主,而以表示形象為主,用文字來具體的或抽象的形容事物之狀態,如前面所說的文字畫,楔形文字,中國的象形、指事、會意各字皆是;音字的性質以表示聲音為主,大都是由意字轉變而來的,如歐美各國通用的拼音文字,中國的形聲字皆是。』沈氏所說的『意字』和『音字』即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他看來,漢字中一部分屬於意字,一部分屬於音字。這種把漢字分屬兩類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他把同體系文字內部的差異當成了不同體系文字類型之間的差別。
2 表意文字說
『表意文字』是最早最明確地指出漢字性質的學說。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一個詞只用符號表示,而這個符號卻與詞賴以構成的聲音無關。這個符號和整個詞發生關係,因此也就間接地和它所表示的觀念發生關係。這種體系的典範例子就是漢字。……』索緒爾從文字和它所記錄語言的關係來確定文字的性質。
索緒爾之後的許多學者也主張漢字是表意文字。但學者們對『表意』的闡釋又不盡相同。如張世祿在【文字學與文法學》裡指出『中國現行的文字――漢字――就是現今世界上表意文字唯一的代表』。他從文字的構形和社會功能兩個角度闡釋漢字性質,這和西方學者對表意文字的理解不同。此外,梁東漢也支持漢字為表意文字的說法。他在【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中說『方塊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
對於『漢字是表意文字』,學者們意見不一,有人又提出了新的主張。
3 表詞文字說和語素文字說
布龍菲爾德在【語言論】中最早明確提出『表詞文字』。『文字的重要特點恰恰就是這樣,並不是代表實際世界,而是代表實際世界的特徵,因而不如叫作表詞文字或言詞文字』。布龍菲爾德的思想和索緒爾的一脈相承,他也從文字記錄語言的方式上來確定漢字的性質。
趙元任最早提出『語素文字說』。他在【語言問題】中說:『在世界上通行的能寫全部語言的文字中,所用的單位最大的文字,不是寫句、寫短語的,是拿文字一個單位,寫一個語素,中國文字是一個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
呂叔湘在【漢語文的特點和當前的語文問題】中對語素文字作了進一步闡釋『第三類文字是語素文字,它的單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義的。漢字是這種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
朱德熙也同意漢字是『語素文字』。他說『就漢字跟它所要記錄的對象漢語之間的關係來看,漢字代表的是漢語裡的語素。』
但裘錫圭等人反對『語素文字說』。他在【文字學概要】中指出:『有的人因為看到漢字裡一個字通常代表一個語素,稱漢字為語素文字。像這樣撇開字符的性質,僅僅根據文字書寫的基本單位所代表的語言成分的性質,來給文字體系定名,也是不妥當的。』他認為只根據文字書寫的基本單位所代表的語言成分的性質並不能把不同性質的文字區別開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