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歷史春秋網 在月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見的人類偉大工程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許多人以爲修築長城是秦始皇開頭的,其實,早在戰國時期,這項浩大的工程即已開始。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各諸侯國都於險要據點興建單個的防禦城堡及用於傳遞軍情的烽火台等設施,隨後逐漸在邊境上修築城牆,把這些城堡等設施聯接起來,形成一套有機整體,以抵禦外敵的侵擾。楚國於公元前7世紀前後,最早開始這項工作,爲防韓、魏而築起『方城』,以後各國紛紛效仿。如齊國爲防楚、越而在泰沂山區築起齊長城;魏國爲防秦國,沿洛水河城築起魏長城;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趙國爲防齊、魏之敵,在漳水一帶築成趙長城。這些都被稱爲戰國長城。除此之外,有的諸侯國,燕、趙、魏國,爲抵禦北面游牧民族(如東胡、匈奴)南下侵擾,在北方修築長城。隨著六國的相繼覆滅,這些長城也失去了它們原有的作用,只是仍能發揮著防止匈奴侵擾的重要作用。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秦國最早的一條長城,修建於秦簡公七年(公元前408年)的『塹洛』,沿洛河修築,以防魏國之敵。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公元前324年)秦國又築洛河中游的長城,『築上郡塞』,這是防禦趙國的。秦昭襄王時,又在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防匈奴的侵擾。這段長城由東向北,起自臨洮,至今陝西安塞縣境時分爲兩支:一支止於秦國上郡治所膚施附近;一支則到達於內蒙古托克托縣十二連城附近的黃河岸旁。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正在從事國內的各項改革,但北方匈奴貴族集團覬覦中原財富,經常南下侵擾,匈奴貴族趁著北方的燕國、趙國的衰落,一步步向中原侵犯,把黃河河套地區大片的土地奪了過去,給人民帶來了莫大的痛苦,同時對秦國的首都咸陽也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當時在群眾中就流傳著『亡秦者胡也』的說法,可見問題的嚴重性。秦王政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討伐匈奴,奪回河套以南地區。接著又奪回河套以北的陰山一帶的大片國土,重新設置九原郡。匈奴貴族的進犯雖然被趕走,但它的實力並未受到徹底的打擊,對秦國內地仍有很大的威脅,這就需要時刻防備匈奴人的再次進攻。於是秦始皇決定修築起一條新的長城。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秦王朝從民間徵發大批的民工,同時命令大將蒙括率士卒來修築長城。這條長城以六國時的秦、趙、燕國北部的原爲防禦匈奴而修築的舊長城爲基礎,修葺、增補,同時又建造不少新的城牆,將它們連接起來,使之屹立於秦王朝的北方。這條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沿廣闊的黃河流域,依峻峭的陰山山脈,行經內蒙古草原,蜿蜒曲折,全長約5000餘公里,前後共用9年時間,終於修築起這抵禦外敵的屏障。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VZn歷史春秋網 - 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
2000多年來,總共有20多個王朝和諸侯國家修築長城,而且許多朝代修築的長城無論從長度、工程質量和工程規模上都可與秦朝長城匹比甚至超過秦長城。明朝統治者對長城的修築最爲重視。這與當時北方蒙古各部經常縱兵騷擾中原地區有關係。明朝大規模修長城有三次。到1500年前後,明長城全部修完。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河北省東北部的山海關,經過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等省。它隨著山脈的曲折盤旋,綿延6300公里,形成中國北方崇山峻岭上一道氣勢雄偉的城牆。這一馳名中外的萬里長城,表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度智慧,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