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4|回覆: 0

[論史]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三戶亡秦的歷史應驗(1)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1-12-12 15: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秦始皇網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一典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此典一出,即被視作爲必勝信念的強烈表達。其後,每逢到了民族生存的危亡之際,此典便頻頻被提出以鼓舞人心、激勵鬥志,並成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象徵。
  其實,這句產生於反抗暴秦統治的時代名言,除其代表了一種情緒化了的堅定信念之外,又不可思議地與歷史演進的過程吻合。它先驗而無比正確地預言了亡秦的真諦:即亡秦這一事業乃起於楚,又終成於楚。而僅就亡秦這一事實,這句名言還有著雙重應驗。首先,亡秦大業雖成於天下民眾,但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確實當首推三個楚人――陳勝、項羽、劉邦。其次,亡秦的決定性戰役就是在三戶水(今河北臨漳西)一帶展開,楚將項羽率軍戰勝秦軍主力,並接受其投降。從此,秦亡便成了不可逆轉之勢。以下即根據歷史記載,考察這句名言的應驗情況。

  一 、

  有關推翻秦王朝統治的那場全國大起義,其史料主要記載於【史記】,尤其以【項羽本紀】、【高祖本紀】、【秦楚之際月表】、【陳涉世家】、【張耳陳余列傳】、【田儋列傳】等爲最詳盡。作爲反秦的首倡者,陳勝的歷史功績在當時及後世均已被充分肯定。但其戰鬥精神及其堅定不移的反秦信念則未相應得到明確標識。

  眾所周知,陳勝和他的九百同伴謫戍漁陽(今北京密雲縣西南),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遇雨失期,按秦法皆當斬,陳勝便會同吳廣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就在這個事實的表象之下,掩藏著一個久被忽略的亡秦之志。 以陳勝等人的處境,反秦並非唯一選擇。類似情況下更通常的選擇應該是逃亡。劉邦就是這樣做的。[1]心懷不滿分子黥布、彭越也是這樣做的。[2]甚至在陳勝等人起義前夕,吳廣也有意揚言逃亡以刺激隨行的朝廷軍吏、發動自己的同伴。[3]這些都表明了『逃亡』是當時的最爲可取之策,但志在亡秦的陳勝從未做此想。在起義的醞釀階段,陳勝就專注於『死國』之大計;起事之後,他更以『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的戰鬥宣言激勵部眾向統治者直接開戰。這種戰鬥精神在陳勝部隊的奮鬥經歷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日後,陳勝的核心部隊始終以一種前仆後繼、必以滅秦而後快的氣勢不斷對秦王朝施以打擊。陳勝事跡,司馬遷論之甚詳,在此僅就其所部的滅秦決心、奮鬥軌跡稍事勾勒。

  陳勝在陳(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時,部眾僅數萬人,較之於吞滅六國的秦而言,這點力量殊微不足道。但陳勝不待稍歇,即令吳廣率諸將西向擊秦。吳廣受阻滎陽後,陳勝又令周文擊秦,又令宋留擊南陽入武關(今陝西商縣)。周文部很快就擊破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西南),深入關中腹地,直逼秦都咸陽。此時距陳勝起義於大澤鄉不足三月。[5]不久,周文部在秦軍的反撲下,敗出函谷關。陳勝又命令其舊部、業已在趙稱王的武臣發兵西擊秦。[6]吳广部下田臧不滿大軍久留滎陽城下,便殺吳廣,自任統帥,率精兵西進迎擊新勝氣盛的秦軍主力,結果全軍覆沒。面對來勢洶洶的秦軍,陳勝親自出戰,兵敗後爲其親近莊賈所殺。陳勝戰死前後,周文的部隊、宋留的部隊均被秦軍消滅,還有一些部眾另立分出。這樣一來,陳勝部隊的主體就不復存在了。但未過多久,陳勝部下呂臣集結殘部東山再起,殺了莊賈,收復了陳,重立『張楚』國號。[7]與此同時,遠在廣陵(今江蘇揚州)一帶的陳勝舊部召平爲繼續亡秦事業,矯稱陳勝之命,拜項梁爲上柱國,令其『急引兵西擊秦』。[8]嗣後,項梁及其所部就成了陳勝精神的繼承者。

  陳勝部的諸多戰略舉措並非無可指責,但其不顧一切,唯攻秦是務的作戰精神,則將其亡秦決心表現得淋漓盡致。除了向秦之統治中心攻擊之外,陳勝部還以陳爲中心向四面八方擴展,以至於可以這樣說:遍及全國的反秦烈焰,幾乎都是陳勝播下的火種。關於這一點,只要看一下參與亡秦的各路諸侯就一目了然了。

  楚國,由項梁奠定,並始終以得陳勝之統自居。

  趙國,始由武臣爲王,後由趙歇繼立;武臣原爲陳勝部將,略定趙地後,經部下張耳、陳余慫恿自立門戶;武臣死後,張、陳收其舊部立趙歇爲王。

  燕國,由韓廣而立;韓廣又是武臣舊將,原隸屬陳勝當無疑問。

  魏國,始由魏咎而立,後由魏豹繼立;魏地由陳勝部將周市克復,魏咎亦從陳勝處受封赴任;魏咎兵敗身死後,其弟魏豹得楚之助繼立爲王。

  韓國,由項梁所立韓成爲王,始終無立國之地,後由劉邦西進滅秦時將所克故韓地與之立國。

  諸侯中僅有齊國與張楚不相隸屬(容作後敘)。由此可見,司馬遷所言『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競相亡秦』之論確屬的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