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書摘 三、胡亥沒有政治野心。
前面我們講過,始皇帝突然死於巡遊途中,趙高策劃沙丘之謀,勸誘胡亥銷毀始皇帝的遺詔,取代扶蘇,搶班奪權。這件事情,一開始被胡亥一口回絕。胡亥說:『父皇的安排是當然的事情。明君知悉臣下,明父知悉兒子。父皇去世,不言封賞諸子,我作為兒子沒有多話的餘地。』可謂乾脆利落,毫無戀念政治權力的思緒。
胡亥沒有政治野心的特點,在他做了皇帝以後仍然沒有改變。他即位以後,多次顯露出生命苦短、及時行樂的心理傾向,他曾經感嘆說過:『人生在世,宛若乘坐六馬快車馳過缺隙,轉瞬即逝。』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方才二十歲。一個二十歲的青年,為什麼產生如此超前的人生遲暮感,實在是一個發人深思的事情。我曾經在【復活的歷史:秦帝國的崩潰】中解釋這件事情說,多年來,胡亥目睹父親一生汲汲於政務,宛若堯王禹帝般勞苦,而當天下偉業大成時,卻面臨病痛的折磨,苦於生命的短暫,到處尋藥求仙,苦苦期求得不到解脫,終於違願逆情,突然撒手葬身於黑暗冷徹的地下。正是這種貼近父親一生真相而早早地生出生命苦短的強烈感受,影響了胡亥的人生觀。
胡亥的人生觀,是追求人生的享受,滿足自然生命的快樂,與政治權力和政治功業完全無緣。也許正是出於這種人生觀,相對於父親輝煌偉大的政績而言,胡亥更多地關注的是父親的生命和健康。他的這種關注,出於他的真情本性,直率而不加掩飾。想來,胡亥的這些特點,對於陷身政治旋渦中心的始皇帝來說,是一種難得的撫慰,或許最能使始皇帝感受到父子間的真情,從而對胡亥生出格外的憐愛來?
7 指鹿為馬的人性解讀
胡亥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近於盲目,也成了他生存的依賴。始皇帝死後,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移情轉移到了老師趙高身上,最終釀成了身死國亡的悲劇。胡亥人性中的這樁隱情,隱藏在一個有名的故事當中,這個故事,就是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故事,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故事大概如下: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想篡位,怕群臣不服,設法預先測試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忍不住笑了說:『丞相搞錯了吧?把鹿說成了馬。』他當即問左右的臣下們,臣下們或者沉默,或者說是馬,也有說是鹿的。事後,趙高網羅罪名,將說是鹿的人一一處治。從此以後,群臣都畏懼趙高。
指鹿為馬,已經成為漢語的常用成語,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這個故事,也廣為流傳到海外,日語中說傻瓜為『馬鹿』,詞源就在這裏。中文以指鹿為馬比喻顛倒黑白,着眼點在於趙高,是基於趙高的行為生出的意義。日語以『馬鹿』比喻傻瓜,着眼點在二世,是基於二世的行為生出的意義。這件事情,作為故事來聽,非常有趣,傻瓜加騙子,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作為歷史來看,非常離奇,難以令人相信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這個歷史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呢?
我今天的回答是,這個歷史故事,是一個有特殊背景的歷史故事。這個特殊的背景,就是胡亥與趙高之間的特殊關係。胡亥與趙高之間究竟有什麼特殊關係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注意這樣一個問題,趙高為什麼敢於在二世面前如此顛倒黑白,二世又為什麼在趙高面前如同瞎了眼的傻瓜?
胡亥這個人,不善言辭,不喜歡交往,做事無城府而有些莽撞。他一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信任的人依賴極深,幾乎到了盲信的地步。秦始皇在世時,他對秦始皇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講到的,秦始皇之所以格外寵愛他的原因之一。胡亥的這個特點,在始皇帝去世以後,非常明顯地轉移到他與老師趙高的關係上來。
趙高是始皇帝親自為胡亥選定的老師。始皇帝之所以選中他,首先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再就是看重他出類拔萃的才能。趙高早年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秦宮擔任尚書卒史,相當於秦王的秘書,長期在秦王嬴政身邊從事機要工作,後來被嬴政提拔為中車府令兼行璽符令事,就是秦王的御前車馬班長兼管秦王的璽印,可謂是得到嬴政絕對信任的心腹內臣。趙高曾經犯有大罪,蒙毅治以死罪,削其宦籍,秦王嬴政憐惜其才,赦免其罪,官復原職,可見嬴政對趙高的器重。
趙高做了胡亥的老師以後,深得胡亥的信任。始皇帝去世以後,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任移情於老師趙高,他以後人生中所有的行動,都是在趙高的指導下進行的,可以說是事事聽從趙高。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舉出七件事例來說明。
一、沙丘之謀,二十歲的胡亥之所以上了賊船,偽造遺詔,逼迫長兄扶蘇自殺,是聽了趙高的勸誘。
二、即位以後,他之所以誅殺兄弟姐妹,斷絕了人間的親情,也是出於趙高的主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