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48|回覆: 0

[論史] 決定楚漢人才流向的是天下大勢與劉項集團背景(6)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12-13 11: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
西楚內部上層存在派系紛爭,同樣下基層地方勢力亦是異常龐大。楚漢戰爭期間,多數地方勢力參與戰爭,如蕭公角抗彭越,被彭越所殺(59);楚將軍薛公於東阿被彭越所殺(60);柘公王武等人(註解14)投降劉邦,又反,被曹參;灌嬰擊破;留公救齊亦被擊破(61);楚將公杲在魯北被灌嬰擊破(62);項羽使薛公、郯公復定淮北,郯公在下邳被灌嬰擊破,薛公被殺(63);終公守成皋,被劉邦所破(64)等等。楚制度中公者即爲縣令(註解15),以上所敘述的諸公未見其功績,卻在楚漢戰爭中或處於戰事之關鍵或屬於重要之角色,估計是地方勢力,項羽不得不在一定的時候所依靠他們,而他們或是能力不足或是隨風倒,亦可證實西楚國內部基層之鬆散。
西楚王國內部集團的鬆散,使其缺乏足夠的向心力,凝聚力,不但對外作戰效率低下,而且其內在成員亦無同舟共濟的精神,存在勝則挾敵自重,敗則各奔東西的局勢。由上所論,西楚集團的內部鬆散亦是導致其人才外流的根源。
5,劉邦與西楚集團的關係決定了人才的外流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知道劉邦的豐沛故人集團是個嚴密的利益性集團,故項羽想分化瓦解劉邦集團難上加難。反之,劉邦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其出身楚集團,和諸多西楚權貴有交情而對其分化瓦解收買。
典型的如項伯,正是因爲張良曾經和其有過命交情被劉邦收買。同樣楚漢時期另有兩個事例不容忽視,漢二年四月,劉邦兵敗彭城,項羽手下大將丁公『丁公爲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鱸眨 膘妒嵌」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65)。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寧陵侯呂臣的功勞有一項:『爲上解隨馬』(66),學者周騁懷疑其人就是蒼頭軍領袖呂臣,因爲『所謂解追兵,無非是與追擊者套交情,而能如此者,肯定是大有面子之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有此面子者,也只有陳勝、楚懷王的老臣呂臣能辦到。』(67)。從這個兩個例子看,劉邦和西楚集團內部權貴有藕斷絲連之關係,並利用這種關係多次在自己危機時救命,而西楚內部集團的鬆散亦使這些西楚權貴們樂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兩方之間的交情,甚至劉邦戰敗時,不少劉邦的將士暫時寄居在項羽那裡,轉而又投奔回來(註解16)。而項羽勢弱時,這些人憑藉和劉邦的老交情或恩惠又重新轉變立場,改做劉邦之臣,可謂是萬全之策。
由此可見,劉邦出身於楚集團,與西楚集團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而這種關係使得劉項就算對立,其屬下依然保持相當的友好關係,而人才流動亦是牆頭草的生存之道。
總上所論,天下大勢,集團背景是楚漢時期人才背楚亡漢的主要根源,而把它簡單的歸結於主觀用人,失之淺薄。

四:劉,項用人優劣之探討
通過上面的研究,我們可以斷定楚漢時期人才背楚亡漢主要是客觀局勢所左右,在主觀上劉,項都是求才若渴,欲收天下之英才爲己所用。雖然兩人都有用人才的主觀意願,但是是否在實際用人方法上策略上有所優劣呢?我們來具體探討這個問題。
在楚漢時期,劉,項的用人方法一致公認的是劉邦慢而少禮,但是能饒人以爵邑;項羽恭敬愛人,但是不能給人以利。後世把這種現象當成項羽小氣或剛愎自用。由上面論述可知,項羽『行功爵邑,重之』的主要原因不是其人小氣或妒忌賢能,而是有客觀形式所決定。如果把這個當成用人的方法略顯淺薄。
1,項羽的用人手段
關於項羽的用人手段,由於史料的缺失以致歷代研究者都沒有涉足這個課題。從零散的歷史資料或可以勾勒項羽的用人手段。早期,項羽叔父項梁在吳中陰以兵法收羅人才,項羽亦參與之『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68)。這裡項梁陰以兵法不知道其何手段,想必有一套用人方法,項羽以後的人才運用上必然受其影響。項羽出身軍事世家,又以帶兵起義出身,項羽早期的用人經歷都以軍事帶兵有關。『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韓信語);『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爲士卒先』(隨何語)。項羽早期的用人主要體現在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精神力量,由此項羽軍也顯示強大的戰鬥力,史記多次有項羽出現而漢軍畏懼逃走的描寫,亦證明項羽在當時具有偶像般巨大精神作用,一致項羽死後,魯地不下『(劉邦)爲其守禮義,爲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69)。
僅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在早期軍事領域中項羽是無敵的,但是隨著項羽由軍事家轉變爲獨霸一方的領袖是不夠的。項羽成爲政治家時在用人上不但保留了軍事上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作風,而且增加了不少政治權謀的手段。這種轉變是從巨鹿戰後開始的,項羽利用滅王離軍的威勢震撼諸侯,又以章邯的威脅整頓諸侯,最後用分封來打動諸侯,把諸侯牢牢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對章邯項羽也顯示恩威並用的手段,先是武力打擊,再是許諾封王,『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爲言趙高。』(70),可見這種手段的有效。
後世都認爲項羽剛愎自用或自持勇武不屑於用人才,這種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范增被項羽尊爲亞父,韓信,陳平都是項羽親自提拔,對王陵等人的拉攏可見項羽相當重視人才。至於有人以項羽親征勝利,不親征則失敗認爲項羽個人能力強而不重視人才,這種說法是沒有看到西楚內部勢力的紛亂而導致項羽無法盡用人才的尷尬。
恭敬愛人,禮賢下士一直是項羽用人的核心思想,這種核心思想使得『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陳平語),使得敵方亦讚嘆其『仁而愛人』(高起、王陵語)。這種核心思想是個性使然還是家庭薰陶(註解17)不得而知,或兩者皆用。後世或有看到項羽這種核心思想,但是忽視項羽用人權謀的一面。以遠者近之,賤者貴之,這種傳統權謀之術收諸侯以爲己用;以權利平衡來維持西楚王國的內部矛盾;甚至還以他人之軍爲我所用(註解18)。由於史料的缺失,對項羽的總體用人手段亦是很難一窺全豹。
2,項羽的用人缺失
無可瑋言,項羽在用人上亦有很多缺陷。下面根據有限史料來探討項羽用人的失誤。
第一缺陷是不善於用小人。陳平曾指出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多不歸附項羽,估計除了得不到封爵行賞外,主要還是項羽不善用小人。鴻門宴前劉邦左司馬曹無傷眼見劉邦將爲覆滅,暗中通信項羽,以求封賞。雖然曹無傷是典型的小人,但是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內線。但是項羽顯然不屑用這等小人,輕易就賣給了劉邦(71)。

第二缺陷是個人能力太強,不能發揮屬下的獨立性。滅秦戰爭及楚漢戰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項羽的帳下將領基本都是屢戰屢勝;而失去項羽的統率,幾乎都是屢戰屢敗。典型的如英布在巨鹿之戰英勇無比,但是後來背叛項羽輕易就被擊敗。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了項羽個人能力太強,而且也不注重培養手下獨當一面的能力,以致手下對其有嚴重的依賴心理。另一方面項羽對其士兵的巨大精神力量使得其他人無法有效的用來獨當一面,可以說項羽的軍隊被項羽培養成失去項羽就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雖然在軍事上項羽是無敵的,但是顯然達到這樣的形式,顯然不利於屬下的培養。韓信亡楚歸漢,很大程度上亦是在楚營得不到發揮的緣故。
第三缺陷是不能全面的用一切手段拉攏人才。學者閻盛國總結劉項在勸降方面的優劣認爲『(一)劉邦的勸降態度是積極的,主動的;項羽勸降是被動的,消極的。(二)劉邦「降城即以侯其將」;項羽以人質威脅。(三)劉邦對待投降的將士優禮有加,破格提拔任用;項羽大肆殺戮,很少利用』(72),雖然其總結有不少片面之處,不過卻指出一個很關鍵的地方。項羽相比劉邦,多是運用戰爭手段,而沒有充分發揮勸降,收買,拉攏等多方面手段。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