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鳳凰網 4,項羽的用人唯親之辯
項羽的用人唯親亦是歷代研究者公認的楚漢時期人才流向的主因。陳平對劉邦說自己背楚亡漢的原因:『......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37),這段話要具體分析,陳平投靠劉邦,遭到絳侯、灌嬰等咸讒,引起劉邦懷疑。自然不能解釋背楚亡漢的原因是自己犯了錯,所以才推給項羽這個責任,事實上陳平亦非諸項或項羽妻之昆弟,卻得到項羽信任重用。酈生說田廣亦是游士一面之辭,當不得真。
當然項羽軍中有大量諸項身居要職是事實,但是用人唯親卻談不上。項羽本就靠家族起兵,又是接管叔叔項梁的大攤子,軍中多諸項以及在很多方面要依靠家族勢力是必然的,但是沒有證據顯示是項羽主觀原因。對比劉邦,學者周騁認為劉邦有『任人唯親傾向』,不過周騁先生卻又認為『只不過劉邦的任人唯親並未影響到劉漢陣營的對敵鬥爭。在戰場上,基本上還是做到了人盡其材,物盡其用。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而是用賞以厚爵的方式來落實這種偏愛......因此,劉邦的任人唯親,還沒有如項羽般到了感情用事的地步......』(38)。周騁先生對劉邦的任人唯親傾向認識深刻,但是顯然對項羽有片面之言。劉邦的情況和項羽不同,早年劉邦靠豐沛故人集團起家,亦是用人『唯故』。張良亦言『(劉邦)所封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39),據學者夏增民統計『初置18侯中,劉邦起事的基地――豐沛碭地區的人員佔了11個,而餘下的幾乎全部與這三角地帶鄰近。【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侯年表】中載147侯,籍貫在豐沛碭三地的51人,佔了1/3強。』(40)事實上51人並未統計因外戚而封侯者。周騁先生言劉邦『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也非實情,如『代王劉仲棄國亡,自歸雒陽,廢以為合陽侯』(41),可見用能力不足者委以重任劉邦亦有之。再如燕王盧綰、荊王劉賈、楚王劉交、齊王劉肥都是把親愛委以重任的例子,其中盧綰後來背叛,劉賈,劉交平英布叛亂時明顯能力不足。學者劉敏經過深入研究,得出劉邦不僅功封,並且封親的結論『代秦而興的漢,雖承秦制,但有變通,不僅功封,而且親封,從漢初『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卷一四,【諸侯王表】第二),此後歷代皇帝封皇子為王,封王子為侯,體現的均是親親而封的原則,這不是秦制,而是承繼周制。』(42)。
由此分析,項羽劉邦都有任人唯親的傾向,但是都非主觀,而有其必要性。用項羽任人唯親來解釋楚漢時期的人才流向亦是不通。
5,項羽取人以親以尊之辯
學者王銘在其文中對項羽種種用人失誤作了個探討,認為項羽和劉邦抱有不同的人才觀,項羽取人以親以尊,形成親親尊尊的人才觀;劉邦取人以實以賢,形成尚賢任能的人才觀,並得出『判別人才的標準和人才觀的正確與否,是劉,項用人得失的根源。』其根據就是項羽出身貴族,劉邦出身貧寒,像韓信,陳平這樣不得項羽所用的都是出身貧寒。
上面曾經分析到韓信,陳平在項羽那裏並非不得重用,相反不論是出身貧寒的劉邦早期與項羽共事,就是英布等手下亦是出身貧賤,亦未見其不用或不屑。史記記載項羽『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又有『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為士卒先』(43),可見項羽不屑貧賤,取人以親以尊並不能成立。
另有學者(如邱永明)認為項羽好苛禮,不能得有才卻貪利無恥者歸附。證據就是漢三年,項羽急攻劉邦於滎陽城,劉邦問策於陳平,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考察陳平這番說辭,更多的是把項羽恭敬愛人能得廉節好禮者視為優勢而無貶抑的意思。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卻是有其客觀原因,非是主觀。所以項羽好苛禮而導致人才外流也沒有證據。
總上所論,歷代研究者把楚漢人才流向的根源視為項羽,劉邦的主觀用人態度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矛盾性,簡單性,無助於歷史真相的研究與探討。
三:楚漢人才流向根源之探微
楚漢時期人才背楚亡漢是個普遍的現象,亦是導致楚滅漢興的主要原因,應該受到應用的重視。而前人把其歸於項,劉的用人態度亦難以解釋這個普遍的現象。如果從當時的天下大勢以及集團背景或可一管而窺豹。
1,天下大勢決定了人才的流向
漢元年十二月,項羽帶領各路諸侯入關,殺子嬰,滅秦宗室。當時擺在項羽面前的是如何利益分配的問題。顯然稱帝是下下之策,當時天下地盤為舊諸侯的勢力所盤踞,經過三年滅秦時間又湧現出無數新興勢力,在這個新舊勢力盤根錯節,項羽又缺乏足夠的力量可以控制新舊諸侯時,如何利用對自己有利的力量,壓制對自己不利的力量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項羽雖然為諸侯從長(44),具有一定的支配權,但是利益的分配中總是有失勢者不滿。項羽實行的是分封制度,也就是在承認各個勢力所已有的權益下儘量削弱他們。比如把關中之地一分為三,齊地一分為三等。自己卻盡收舊楚勢力,改稱西楚,並收其四周的戰略要地,如東魏之地,如舊韓之地(註解6)。
無論項羽怎麼分封,總會有人不滿意。沒有封到的則怨恨之,如齊王田榮,彭越等人。封到但嫌少者亦恨之,如英布,陳余等。這些人勢必要和劉邦聯合起來反對項羽。而封到又受到厚遇者亦不會感激之,本來這些人都有自己的地盤勢力,和項羽沒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掛鈎,只會隨風倒,誰勢大,則投靠誰,萬不會對項羽鼎立支持。而項羽楚地之強大亦受諸侯所忌,聯合劉邦對抗項羽也是必然之勢。當時很多人亦看穿了此點,如隨何遊說英布:『使楚勝漢,則諸侯自危懼而相救。夫楚之,m足以致天下之兵耳。』(45)。
滅秦後,項羽主宰天下,分封諸侯,為天下共主。雖然利用這種權利可以增強自己,削弱對方。但是接下來勢必被不滿足現狀大大小小的野心家所嫉恨,這些人希望得到封地,其結果必然是匯聚在代表挑戰現狀的劉邦集團的身邊,背離代表了維持現狀的項羽集團。如張良對劉邦語:『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46);韓信亦云:『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47)。學者汪夢川認為『劉邦最終得定天下,人多以為緣於其善於用人,其實未必如此......所以當時的人依附劉邦,真正的原因完全是他們自身強烈的功利心態,為誰所用的關鍵是他們在誰那裏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而不是因為誰的人格感召。』(48)。這種狀況與主觀的用人態度無關,而是由當時的現狀所決定的。
項羽在分封天下後,就處於尷尬的地步。一,是可分配的利益分封完畢,得不到封地及利益者自然希望打倒項羽重新瓜分天下,得到封地利益者亦因不能再得到更多好處而希望可以跟隨劉邦獲得更多好處。二,西楚的強大亦遭到各路諸侯忌諱,聯合劉邦抗衡項羽是早期諸侯的共識。三,身為天下共主,代表現狀的維護者。不滿現狀的利益追求者,野心家極力想打破這個現狀重新分配利益,而劉邦則是挑戰現狀的最強有力者。
總上所論,楚漢人才的流向是由天下大勢所決定,而非主觀的用人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