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65|回覆: 0

[論史] 蓋世英雄項羽的軍事生涯(10)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1-12-13 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
五月,齊國實力派田榮首先發難,三齊王就國,田榮在短短兩三個月之間就打敗了三齊王,統一了齊國,隨後他聯絡彭越,拜其為將,結為盟友。田榮挑起的戰火立即引起了諸侯挑戰項羽霸天下體系的連鎖反應。
陳余因為不滿項羽封張耳為常山王,卻只給他封了三縣的地盤,向齊王田榮借兵奪取了張耳的地盤,從代地迎回趙王歇,趙王歇拜陳余為代王。失去地盤的張耳本來想投奔項羽,後來聽從星相家言,投奔了正還定三秦的劉邦。
八月,燕王臧荼打敗遼東王韓廣,吞併全燕。
更大的威脅來自西方,漢元年八月,漢軍兵出陳倉道,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都投降了漢軍,唯獨章邯堅持抵抗,漢軍圍困章邯於廢丘(漢二年六月城破章邯戰敗身死)。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論年紀,項羽只能算各地起兵豪傑的子侄輩;論根基,項羽三年前只是有個名將之後名頭的平民,就這麼一個既無家世、又無根基、無德可立的年輕人,居然主宰天下,成為天下霸主,只是因為他超乎尋常的作戰指揮能力。現在秦王朝的威脅已經解除,諸侯已經不需要他來領導聯軍來推翻秦王朝了。諸侯就國不滿半年,天下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諸侯的挑戰,項羽只能採取極端做法,以武力經營天下。他唯一可以憑藉的,就是他在巨鹿之戰擊敗秦軍主力的赫赫聲威。
當時,對項羽威脅最大的是齊、漢,齊地處於項羽的北方,對項羽根據地的威脅最大;漢王劉邦已經平定關中,是項羽潛在的強敵。面對這個局面,項羽的確深感棘手,反覆權衡,項羽決定先解決北面的田榮,西部暫時對劉邦採取守勢。漢二年一月,項羽北上擊齊,大敗田榮,田榮被齊地百姓所殺。本來齊地的戰爭可以就此凱旋,可是項羽此時倒行逆施,在齊地大肆破壞,他的暴行立即遭到齊地百姓的強烈抵抗,田橫得以收聚齊地的士兵繼續抵抗項羽,戰爭自此陷入僵持狀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收取關中的劉邦在知道項羽的動向之後,出關東向準備與項羽一決雌雄,懾於劉邦軍隊的威勢,河南王申陽投降,魏王豹出於對項羽的怨恨,帶領軍隊加入劉邦的聯軍,殷王司馬n被俘,陳余遣軍加入劉邦的聯軍。出關的短短幾個月間,劉邦的軍隊迅速膨脹到56萬人,項羽的西部防線無法阻擋劉邦的席捲,四月,劉邦聯軍攻入彭城。這些諸侯之所以敢於協同劉邦攻入彭城,主要是因為項羽首先選擇了強齊作為打擊目標,並且在齊地的戰爭陷入僵持,使得他在巨鹿戰勝秦軍的威勢嚴重動搖。劉邦攻入彭城之後,一時為勝利所麻痹,產生了輕敵思想。這支56萬聯軍,看似強大,其實戰鬥力有限。其一,各路統帥與劉邦同床異夢,他們更多持觀望態度,屬於典型的牆頭草,他們既想打敗項羽再次宰割天下,同時又害怕項羽的威勢,劉邦實際上可以倚重的部隊只是他從關中帶出的數萬核心部隊,一支如此龐大的聯軍,自身核心軍隊所佔比例卻如此之小,那麼戰鬥的勝負必然大大為這些盟友的態度所左右了;其二,56萬大軍不全是戰鬥部隊,必然有大量後勤部隊,而且這龐大的人群也給後勤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其三,龐大的軍隊給指揮帶來極大阻力。因如上缺點而導致軍事行動失敗,我們在戰史中不難找到相應的典型例子。
彭城東南北三面水網密佈,且有小山橫亙,泗水自北向南貫穿其全境,蘇軾論及彭城地理位置的時候曾說:『徐州為南北襟要,京東諸郡邑安危所寄也。其地三面被山,獨其西平川數百裏,西走梁宋,使楚人開關延敵,真若從屋上建瓴水也。』呂蒙談及彭城的地勢,認為徐州西面『地勢陸通,驍騎所騁』。項羽聽聞漢軍的動向,立即率領三萬精銳南下彭城,自齊地走了一個s型行軍路線繞到彭城的西面,劉邦的56萬聯軍根本無法抵抗項羽三萬軍隊的襲擊,短短一天之內就全線崩潰。項羽調回齊地的士兵追擊漢軍,一直追擊到滎陽、成皋一帶,雖然他沉重打擊了劉邦所部,但是不得不放棄在齊地的戰果。

對於彭城之戰,這裏需要澄清一下學界流傳已久的謬論,即彭城之戰項羽所部三萬部隊為『三萬騎兵』一說,我不知道此說來自何處,小編對於書籍涉獵有限,然而至少已經在【中國軍事通史・西漢卷】與【佈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兩書中看到此說,而且此說在網絡上也頗有市場。小編以為此說實屬謬論,首先,司馬遷【史記】從未有此說,只說三萬精兵,從未談及是三萬騎兵,【史記】中談及軍隊騎兵、步兵,幾乎沒有不指名的,如記長平之戰,『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記垓下之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其二,當時尚未發明馬鐙,騎兵的作戰能力是較為有限的,作戰主要以襲擾為主,衝鋒能力極為有限;其三,從戰史上看,當時一個非游牧民族聚集三萬騎兵,是需要異常強大國力做保證的,而且一個農業民族的軍隊在一次戰役中百分百的使用騎兵,在戰史上恐怕沒有先例。誠然,的確有史料表明當時項羽在彭城之戰使用了大量騎兵,彭城西面利於騎兵作戰,劉邦因彭城的戰敗而重視騎兵建設也是事實,但是由此推斷項羽的三萬精兵是『三萬騎兵』則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彭城之戰項羽展其戰無不勝的赫赫武功,再次建立了其霸主地位,諸侯紛紛再次投到項羽旗下。然而項羽在彭城之戰中殲滅了大量諸侯聯軍,項羽的西方藩籬三秦王、河南王、韓王盡數覆滅,趙、齊、魏都在軍事行動中遭受重創,日後漢將韓信能夠在短短三年之內滅魏吞趙降燕並齊,不能不說有項羽彭城之戰的一份功勞。
自漢二年六月起,項羽劉邦一直在成皋、滎陽一帶對峙,劉邦憑藉關中的地理優勢,以弱勢兵力牢牢守住成皋、滎陽,同時開闢多線戰場。南線,遊說野心家英布反楚,來分項羽的兵勢;北線,韓信以數萬兵力橫掃諸侯,奪取了魏、趙、燕、齊,贏得漢軍陣營對於項羽的絕對優勢;項羽側背,彭越不斷襲擾其補給線,讓項羽疲於奔命。項羽兵疲力竭,急需休整,尤其是彭越對於後勤補給線的襲擾讓他不勝煩惱,劉邦那邊也不好過,雖然目前整體上取得了對項羽的絕對優勢,可是韓信、彭越愈來愈擁兵自重,不聽調遣,而且自己的父母妻子也在項羽手中。漢四年九月,楚漢議和,項羽東歸,歸還劉邦的父母妻子。
當時,劉邦、項羽、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的關係可以說是相當微妙的。劉邦、英布、彭越都害怕項羽的威勢,所以聯合起來對付項羽,可是無論是作為漢將的韓信,還是比較獨立的英布、彭越,他們都害怕劉邦殲滅項羽之後劉邦做勾踐,之後大家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所以這三人既害怕項羽又希望項羽對劉邦的威脅一直存在。假如項羽堅持在成皋、滎陽一線與劉邦對峙,那麼韓信、彭越、英布等人也樂得維持現狀,可是劉項一旦求和,那麼休整之後的項羽極有可能會首先來對付韓信、彭越、英布……漢五年十月,劉邦害怕項羽休整之後東山再起,立即發兵追擊,與韓信、彭越約定共擊楚軍,漢軍追擊項羽到固陵,韓信、彭越不見有發兵跡象,項羽反擊漢軍,再次擊敗劉邦!這個時候劉邦慌了,幸虧有張良的提醒,於是劉邦約定破楚之後給韓信、彭越益地加封,韓信、彭越這才發兵,大會垓下。韓信、彭越的心態相當矛盾,他們之前不發兵是在觀望,一旦發現劉邦再次被項羽大敗之後,他們覺得他們還是應該聯合劉邦倒項,可是又害怕倒項之後劉邦來收拾他們,張良估計是透視了他們的心態,於是請求劉邦給他們加封土地,這樣,即使劉邦之後想對付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了。
漢五年十二月,聯軍以絕對優勢合圍項羽於垓下,項羽兵敗如山倒,率領八百騎兵突圍,最後自刎烏江,一代英雄,就此結束了他年僅32歲的生命。關於項羽自刎烏江說,中國紅樓夢學會名譽會長馮其庸老先生另有解讀,2007年他於第二輯【中華文史論叢】發了洋洋兩萬言的【項羽不死於烏江考】,認為項羽不死於烏江邊而死於距離烏江120千米的東城,馮老先生此說雖觀點新穎,但是證據不足,為了支持他的結論,他必須推翻很多史料。以小編之見,秦漢時期的東城縣包括烏江的沿江一帶,司馬遷談到項羽『身死東城』,與項羽自刎烏江並不矛盾。
同時,結合我們上文的分析,小編在此猜測,項羽能夠突破聯軍60萬大軍的重重包圍一直到烏江方才自刎,是否有韓信、彭越想故意放走項羽養寇自重的因素?因為只要有項羽的威脅存在,劉邦就可能暫時不會對付他們,而以江東地廣民稀的態勢,項羽就是再能征善戰,也很難威脅到韓信、彭越,這將是怎樣的一個和諧盛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