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文匯讀書周報 ――爭議始於十六年前,如今再起波瀾
早在二十三年前,【光明日報】史學版曾發表安徽定遠縣一位中學教師的文章,題為【項羽究竟死於何地?】(1985.2.13.)。文章徵引【史記】、【漢書】等史籍記載,聯繫當地的一些歷史遺蹟,對項羽慷慨悲歌、烏江自刎這一歷史悲劇提出了不同觀點,認為項羽應是戰死在安徽定遠東城。文章發表後曾有過幾家報刊轉載,反響並不大。1992年,【南京社會科學】雜誌第二期刊發了知名學者呼安泰先生文章【也談項羽殉難於何地】,對前文提出了駁議,認為項羽自刎烏江信而有徵,無可質疑。爭議雖然有了開端,似乎也並未引起史學界的關注。
這番爭議一度冷卻了下來。直到十六年後的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的【中華文史論叢】(總第八十六輯)刊發了著名國學教授馮其庸先生長文【項羽不死於烏江考】(下稱馮文),作者經過長期實地調查和史料梳理,並『從司馬遷對項羽自垓下至東城的戰鬥歷程的敘述』中,論證項羽是死於(定遠)東城而不是死於烏江。接着,協同馮教授調查考證的定遠縣文化局長計正山先生,又在【江淮時報】(2007.7.10.)著文【項羽並非死於烏江】(下稱計文),繼續論證項羽乃戰死在定遠東城。不久,婁彥剛先生以【項羽『烏江自刎』有依據】為題,在【新安晚報】(2007.9.30.)發表文章(下稱婁文),對項羽戰死定遠東城一說提出商榷。今年初,呼安泰先生再次著文【無魚作罟習非成是――再談項羽殉難於何地】(【南通大學學報】2008年第一期),堅持認為項羽自刎烏江的史實不能憑臆度和推測改變(下稱呼文)。這場爭議終於再起波瀾。
爭議的起因
這場爭議的起因,緣自對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有關項羽之死記述的不同理解
【史記・項羽本紀】云: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亦身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在以上這段文字中,引發爭議的焦點就是太史公所說的『身死東城』四字。按馮其庸先生的說法,『如項羽真死在烏江,則司馬遷的論贊就應該說「身死歷陽」或者徑說「身死烏江」,而不應該說「身死東城」。』馮文還進一步指出:『因【史記】原文敘述上的矛盾,引起各家疏解上的矛盾。』就是說,一些【史記】疏解文本也因原著的矛盾而存在矛盾,不可不加考核、分析地作為論證史實的依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