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中,90%以上的姓氏都出自黃帝及其後裔。事實上,黃帝不只是最早定姓氏的人,父子同姓也是從他開始的。他的25個兒子中,有兩人和他同姓。到了如今,兒子跟父親同姓、親生兄弟同姓已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中華姓氏中,90%以上的姓氏都出自黃帝及其後裔
中華姓氏 90%以上出自黃帝一脈 黃帝,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與炎帝共同被後人尊為人文始祖,還與伏羲、炎帝等被尊為姓氏始祖。 他是少典的兒子,原本姓公孫,後來因為長居姬水邊而改姓姬。其生在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所以被稱為軒轅氏。因為建國在有熊(今河南新鄭),所以也被人稱為有熊氏。傳說中,養蠶、舟車、文字、音律等發明都跟他有關。 史書記載,他有25個兒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個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已經去世的姓氏專家謝俊祥認為,所謂25個兒子很可能是25個氏族,由此也可以看出黃帝族是一個巨大的部落聯盟。 據資料顯示,黃帝之子的12個姓發展到101個屬地(方國、諸侯國),又派生出510個姓。其中的姬姓,作為黃帝的嫡系,勢力最為龐大,擁有61個屬地,衍生出432個姓。 在黃帝文化研究方面造詣頗深的河南新鄭本土『大家』劉文學稱,因為黃帝在歷史上的地位,各朝各代的皇帝總說自己是黃帝的子孫。『言外之意就是,既然都是黃帝的子孫,都流着黃帝的高貴血脈,你能做皇帝,我當然也能做皇帝。』 在劉文學看來,這也是出自黃帝一脈的姓氏很多的原因之一。他統計發現,中華姓氏中,90%以上的姓氏都出自黃帝及其後裔。另外,河南新鄭作為黃帝故里,也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僅源於新鄭的姓氏就有300多個。 父子同姓,是從黃帝開始的 【國語·晉語四】中說,黃帝有25個兒子,其得姓的有14個人,一共12姓。這其中,只有青陽與倉林氏這兩個兒子跟黃帝同姓,都姓姬。 如今在咱們看來,這麼多兄弟都不同姓,實在是不可思議。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李紹連說,倘若大家了解原始社會的習俗,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原來,早期的姓氏都是從出生地、母親的氏族而得的。也就是說,一個氏族的名稱和族員的姓氏大都是由居住地來的,也有人以圖騰為姓。當一個氏族因人員增多而分裂時,新的氏族和成員要搬去別處,就會衍生出新姓氏。 李紹連舉例說,比如黃帝、炎帝兄弟族跟父母氏族少典族就不同姓,炎、黃兄弟二人也不同姓(炎帝姓姜)。 為什麼黃帝的那麼多孩子中,只有兩個人跟他同姓姬呢?因為當時實行的是族外對偶婚。也就是說,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雙方,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由一男一女組成配偶,保持較穩定的同居生活。這種婚姻中,一個女子往往有許多丈夫,她並不能確定孩子是哪個丈夫的。 而在黃帝時代後期,出現了一夫一妻的個體婚姻家庭,有了可確認的子女,而且母系氏族社會轉為父系氏族社會,也就有了父子同姓的基礎。 所以,在中華大地上,父子同姓從黃帝開始,也就不難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