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7|回復: 0

[狭义文字学] 凝视镶嵌在尘封历史中的古文字(2)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5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西夏文泥活字版《维摩诘所说经》

    1987年,在甘肃武威地区的山岭里,农民们挖出了一本古代经书,上面有一些奇怪的符号。乍一看有点像繁体的汉字,但细细一看,一个字也不认得。经过学者鉴定,这种文字是已经消亡的西夏文,这本经书是《维摩诘所说经》。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王国主体民族党项羌族语言的文字,属表意体系。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大庆元年(1036年),命大臣野利仁荣(?-1042年)创制。野利仁荣耗时三年,冥思苦想,终于创制成功。西夏文共五千余字,是模仿、借用汉字笔画创制的方块字,又有其特点: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用点、横、竖、撇、捺、拐、拐钩等组字,斜笔较多,没有竖钩。明朝中叶以后,西夏文逐渐被世人遗忘。现在文献有文书、条令、文字、作品、题记,碑刻、木简、符牌、印章、钱币等。

    古文字陈列馆中所收藏的,就是西夏文的《维摩诘所说经》。根据经书印刷的一些显著特征,国内外专家判断它是泥活字印刷品。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印刷术正是大名鼎鼎的北宋人毕N发明的。西夏人采用泥活字版,也体现了先进的技术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学者们发现经书上印有西夏仁宗尊号题款“奉天显道耀武宣文神谋睿智制义去邪醇睦懿恭”,所以断定其印制年代为西夏仁宗大庆二年(公元1141年)之后的仁宗年间,为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实物。

    镶有藏文“吉祥如意”的首饰盒

    如果您看过反映西藏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一定会记得藏族人那句充满温情的问候:“扎西德勒!”翻译成汉语,意为“吉祥如意”。现在您看到的,是古文字陈列馆中展出的一件首饰盒,上面最大的那几个字,就是藏文“扎西德勒”。

    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创始人为吞弥・桑布扎。他遵照松赞干布的意愿,以梵文50个根本字母为楷模,结合藏语言特点,创造了藏文30个根本字母;又从梵文的16个元音中造出4个藏文元音字母。而在历史上,藏文先后经过多次大的修定,文字体制相当完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

    藏文书写习惯为从右向左。字体分两大类,即藏文有正楷体(乌金体)和行楷体(乌梅体)两大书写体。乌金体常用于印刷、雕刻、正规文书等,乌梅体主要用于手写。显然,这个首饰盒上的藏文属于乌金体。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认识藏文,但这漂亮的文字,依然能带给大家一种劲健的美感。

    水民族的水书马尾绣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水族是为数不多的既有民族语言,又有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水族的文字,水语称之为“泐虽”。“泐”读lè,是文字的意思;“虽”是水族的自称。汉语将其译为“水书”。

    水书是一种汉字变体为主的文字,常用字只有500个左右。这种文字由于无法记录水族语言,所以称“水书”而不称“水文”。水书产生年代不详,其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汉字变体),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

    从字形结构看,水书应属表意体系的文字。其书写形式是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水书多为水族书师掌握和使用,但在水族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2002年3月,水书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古文字陈列馆中的水书,是一件马尾绣作品,象征着“吉祥如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是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它保留了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法,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马尾绣作品色彩明快,造型生动,堪称一绝。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马尾绣和水书一起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水族驰名天下的“双璧”。

    已经消亡的察合台文文字印章

    在保留古代文字方面,文献发挥了很大作用。不过,古代印章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载体。虽然印章不可能像文献那样保留大段的文字,但是印章质地坚硬,比纸质文献更容易保存,而且一般都刻得非常精细,印出的文字比较清晰,对于当代学者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古文字陈列馆中就保存了不少印章,上面有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字。其中有一枚印章,所刻的文字颇为神秘,看上去和阿拉伯文有点像,但却是一种已经消亡的文字――察合台文。

    提起“察合台”这三个字,您一定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当中,成吉思汗有个儿子就叫察合台,而且历史上确有其人。察合台于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1227年建立起著名的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41年察合台去世。他的后裔笃哇汗统治时期(1274年-1306年),察合台汗国开始用察合台文。此外,莫卧儿王国和埃及也曾使用过这种文字。

    察合台文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有28~32个字母,有11个字母主要用于拼写阿拉伯-波斯语源的词语。除基本字母外,还使用阿拉伯文的辅助符号,使用较广的有5个。察合台文献,除较晚的铅印本外,多用阿拉伯字母的纳斯塔里克体(正体字)传抄。察合台文虽然消亡了,但它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以至于成为现代维吾尔文的前身。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