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79|回覆: 0

[論史] 中國歷史上最窩囊最沒骨氣的王朝南宋(1)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1-10-18 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網論壇
一般來說,一個王朝在其開國初期總是生龍活虎,朝氣蓬勃,滿含着勝利者的喜悅與自豪的,可是,南宋王朝卻是個例外。幾乎從一開始,與其開國皇帝一樣,如漏網之魚,僥倖從金人的羅網中逃脫出來,張皇失措的只管沒命地逃竄,即使是後來好不容易擺脫了金人的追擊,氣喘吁吁的放慢了腳步,並最終在長江之南苟活了下來,但從始至終都病怏怏的打不起精神,而且老是窩窩囊囊的受人家的欺負,忍氣吞聲地看人家的眼色,毫無血性、毫無尊嚴地向人家稱臣,又是向人家稱侄,其奴顏婢膝把整個帝國的臉都給丟盡了。
    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儘管有宋一朝前後共319年,除去劉漢王朝,它的國祚是最長的,但是,若論國格與尊嚴,與秦、漢、隋、唐、元、明這些大的封建王朝相比,它卻是活得最窩囊最沒有骨氣的一個王朝,特別是南宋一朝,即便是與鴉片戰爭之後腐敗無能的清王朝相比,也顯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道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國家與人一樣,也有氣節,也有尊嚴。可是,南宋王朝竟然忍辱偷生到這般地步,也實在是古今罕見,令人嘆息。
    誠如我們所知道的,南宋是在特殊的情境下分娩的一個特殊的王朝,從一開始,這個小生命就似乎營養不良,而且還帶有先天性殘疾,這並不奇怪,也很容易理解,甚至,人們對高宗趙構在異常險惡的環境下逃亡與歷險、掙扎與奮鬥還給予了深深的憐憫與同情。因為畢竟――北宋滅亡不是高宗趙構之罪,而且,當中原淪陷,國破家亡之際,他能夠死裏逃生,不僅僥倖保存了趙氏王室的最後一支血脈,還使宋室王朝得以在夾縫中繼續存活下來,客觀公道地說,這本身就是一件非比尋常、功不可沒的事情。
    可是,讀南宋的歷史,讓人讀不懂也想不通的是,綿延苟活了152年的南宋王朝,竟然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懦弱的王朝,一個沒有血性的王朝,一個沒有記性的王朝!
    就像遺傳基因一樣,南宋皇帝的懦弱幾乎代代相承,從高宗到帝m,共有9任皇帝,說句不雅或者說是罵人的話,這些皇帝,除了孝宗與寧宗皇帝,當然還有幾個少不更事的幼帝,在面對外敵時幾乎全都『陽痿』,即便是孝宗與寧宗,雖都曾有過短暫的勃興與雄起,但也只是『舉而不堅』,無果而終。
    當然,懦弱的也不僅僅只是趙宋皇帝,許多大臣也都患上了嚴重的精神恐懼症,先是恐遼,接着恐金,到後來又是恐蒙,好像老是『恐』個不停,『恐』個沒完,也正因此,兩宋的上空總是籠罩着恐怖的陰霾,而在這樣一種政治大氣候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每當外敵入侵,朝廷內求和的聲浪總是佔據了上風,而屈辱求和也就始終成了宋帝國懦弱外交的『主旋律』。
    所以,就這樣的一個懦弱王朝,就這樣的一些懦弱的皇帝,懦弱的朝臣,也就註定了南宋王朝是一個斷了脊樑的王朝,是一個沒有血性的王朝,寡廉鮮恥深入骨髓,畏敵如虎浸透血液。而一部南宋史,也便毫無疑問,自然而然,成了一部喪權辱國的歷史,一部忝顏偷生的歷史。
    有這樣一個例子似乎可以佐證,說是在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十一月,當一心想收回失地的孝宗皇帝在早朝時又一次對輔弼大臣們談起恢復故疆的事情時,同知樞密院事劉珙當即表示反對。劉珙的意見確乎代表着當時許多朝臣的觀點。
    劉珙道:『復仇雪恥,誠乃當今之要務,但臣以為,若非積十年之功,內修政事,恐怕未可輕動。』
    如果說,劉珙希望皇上要取法古代的賢王周宣王『側身修行以格天心,任賢使能以修政事』,這種『攘外必先安內』的觀點雖然保守但還相對比較理性,平心而論,也還符合當時的實際的話,那麼,在此四個月前,朝廷修治前線重鎮揚州的城隍,諫議大夫陳良v深表反對,其觀點說出來讓人覺得就不僅是『怯懦』兩字可以概括的,而且是非常之迂腐、非常之荒唐可笑了!
    良v出於一片愛國之心,向孝宗進諫,認為備戰絕不能招致敵人之疑,而修揚州城可謂完全徒勞無益。而他的這一觀點在當時卻又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朝臣的意見。
    孝宗對此很是不解,他反問良v:『備戰如何無益?』
    良v振振有詞:『萬一敵人突破時我不能守,則豈非為敵人所築?今遣二三萬人過江治城備戰,敵人一旦探知,便有挑釁藉口。』
    在良v們看來,與其備戰讓敵人抓住把柄,找到藉口,還不如不備戰,與其修築防禦工事將來萬一被敵人奪取,無異於為敵人所築,則還不如不修築,這種冬烘先生炮製的近乎束手就擒、坐以待斃的觀點真的是讓人讀不懂也想不通,也由此窺斑全豹,足以看出我們的帝國那些治國理政的上層精英們都是怎樣的榆木腦袋?國家大事到他們手裏又豈能不被搞得一團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