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35|回覆: 0

[論史] 宋元時期的瘴疾與文化變遷(3)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1-9-5 15: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二、風土改良:宋元醫家視野中的瘴疾

  
    宋元時期的醫書醫方是以另外的方式來表述嶺南一帶的文化變遷的。在醫家的眼中,瘴疾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疾病,或者至少是致人患病的因素。在面對瘴疾的威脅時,他們首先關心的是如何解釋其病因病機,以及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救治並阻止其蔓延。然而這種努力要受到醫家的知識背景和醫療水平的制約,醫家的知識水平決定了他認識疾病的方式,其醫療水平則決定了疾病救治的有效程度。唐以前的醫家對瘴疾還處於感性認識的階段,在治療方面也顯得比較粗略;而兩宋時期的醫家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大有進展,在此主要從三個方面加以分析:其一,醫家根據【內經】等醫典中的風土觀對瘴疾的原因給予了合理的解釋;其二,醫家對瘴疾在治療上的爭論與改進;其三,醫家面對瘴疾所提出的風土馴化與改良的要求。


    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肇基之地,在宋以前這裡一直都是文明的中心地所在,其周邊的民族則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這使黃河流域的人們認爲他們所生活的地方就是『中國』,是文物豐盛的禮儀之邦、世界的中心。這裡地處暖溫帶,四季分明;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草木豐茂,因而造就了發達的農耕文明。在如此優越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中,人們所形成的風土觀,就是認爲這裡土厚水深,陰陽合和,最利於萬物的生長發育,即所謂『中國,天地之中,陰陽之際也,日月經其南,斗極出其北,含眾和之氣,產育庶物』。(註:【鹽鐵論・輕重】,王利器校注,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第100頁。)其四周則是蠻夷戎狄所生活的地方,爲積陰或積陽的『不毛之地』,不利於人的生存,特別是南方地區,陽氣常泄,水土惡弱。這一風土觀在中國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構成了中醫理論的基礎,(註:此亦可參考前引蕭[之文的有關論述。)並且始終影響著醫家對地方風土的評價。(註:梁其姿在【疾病與方土之關係:元至清間醫界的看法】一文中,談到了元以後醫界的方土觀經歷了從五方觀向南/北或東南/西北二元模式的轉變,洵爲的見。梁文進一步指出:『元以後醫家的方土觀強化了西北與東南的對比,他們認爲西北水土高爽,外在致病因素較少,人的稟賦又較強,不易產生疾病。而東南方人的稟賦較弱,容易被卑濕水土所產生的各種致病因素影響……中國這個古老的帝國,直至明清仍以西北及北方爲文明的起源,雖然當時無論在經濟上、文化上,東南、甚至嶺南地區已是較發達的地區,但是歷史上的政治與文化中心仍然被視爲有最強元氣的地域。』(載【性別與醫療】,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年,第165-212頁)筆者以爲,北方之所以一直被視爲元氣最強的地區,是因爲中醫早期的理論體系、治療方法,以及由此撰成的醫書如【黃帝內經】等,都是以北方的氣候、地理環境爲依據的,它們被後世的醫家奉爲圭臬,從而使北方的風土成爲了人們認識的『原型』。)


    南方的瘴疾從其出現之日起就被認爲與外部環境的暑濕密不可分,如【後漢書】卷54【馬援傳】、【隋書】卷31【地理志下】說『下潦上霧,毒氣重蒸』,『自嶺已南二十餘郡,大率土地下濕,皆多瘴癘,人尤夭折』,醫書中則說瘴疾的產生是因爲『南地暖,故太陰之時,草木不黃落,伏蟄不閉藏,雜毒因暖而生』,(註:(隋)巢元方:【巢氏諸病源候總論】卷10,溫病諸候之瘴氣候條。)都表達了類似的思想,所以瘴氣最初多指山嵐溪源蒸郁而生的毒氣,到北宋末年時,這樣的認識隨著醫家對瘴的了解增多而不斷深化。如宋徽宗時編撰的【聖濟總錄】,就詳細地論述了瘴氣發生的原因、時間及拯治方法,其中對瘴氣原因的分析,顯示出編撰者極力將它嵌入傳統中醫理論框架內的企圖,其文曰:『傳言:瘴氣乃山川毒厲之氣,又雲江山霧氣多瘴,凡以其氣鬱蒸而然也……且陽生於子,盛於巳;陰生於午,盛於亥;陽不極則陰不萌,陰不極則陽不長。而廣南位當巳午,則陰陽之氣蘊積於此可知矣。天不滿西北,地不滿東南;西北陰也,土地高厚;東南陽也,地土卑下,而廣南屬東南,則土地之卑下可知矣。以土地卑下而陰陽二氣所蘊積,是以四圍之山,崇高相環;百川之流,悉皆歸赴。及秋草木不凋瘁,冬令蟄蟲不伏藏,寒熱之毒,蘊積不散;霧露之氣,易以傷人,此岐伯所謂南方地下水土弱,蓋霧露之所聚也,故瘴氣獨盛於廣南。』(註:(清)程林:【聖濟總錄纂要】卷5,瘧疾門之瘴氣條。)這一段話先轉述了前人關於瘴疾的種種傳言,繼而按照宋代官方所推重的五運六氣學說和【內經】的思想來闡述瘴之緣由,雖然將廣南劃歸到東南部顯得有些削足適履,但它不再僅僅以南方暑濕的特性一言以蔽之,而是從經典醫書中找尋依據進行解釋,使之較爲圓滿地進入了中醫理論體系,爲後來的醫家進一步的探究指明了一條合理的路徑。至南宋初期,李G撰成【瘴瘧論】,開篇即論述瘴氣所生之由:『嶺南既號炎方,而又瀕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陽燠之氣常泄;瀕海地卑,故陰濕之氣常盛,而二者相薄,此寒熱之疾所由以作也。』接著他又從嶺南的氣候環境與人體病理之間的關係上仔細加以論證,強調要根據西北、嶺南之人不同的體質狀況來用藥:『大抵西北地寒,土厚水深,又人食酥酪之類,病者多宜發散轉利,傷寒、溫疫至有汗不得出而斃者,氣常收斂故也;嶺南陰氣不收,又復卑濕,又人食檳榔之類,氣疏而不實,四時汗出,病者豈宜更服發散等藥,此理明甚!』(註:【嶺南衛生方】,中醫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10頁。)這就完全立足於中原傳統醫學理論,使人們對瘴疾有了清楚的認識,從而爲臨證治療確立了基本原則。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