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華夏風韻 其次,北宋經學要通經致用,特別強調社會、政治改革。提倡改革,力求創新,一時成為宋儒的學術精神。歐陽修、王安石等古文家, 說是要『復古』,實際上是要摒棄流俗傳統,借『先王意』來闡發新見解。這在王安石表現得尤為明顯。王安石撰【周官新義】,按【四庫全書提要】,『安石之意,本以宋當積弱之後,而欲濟之以富強,必為儒者所排擊,於是附會經義,以鉗儒者之口。』說明王安石的新經義是為變法提供學術和理論上的依據。這裏說王安石『附會經義』,是否定的說法。正面的說法就是按新思想去理解經的本義。王安石是改革家,借經學提倡變法自不待言。而那些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也無時不在談變革,他們反對的只是變法中具體的措施,並不反對變革的精神。他們同樣認為改革是必須要進行的,而且也是從經學中找到依據。如理學家程頤、程顥,他們雖然觀點不同於王安石,但也提倡變革。他們解釋【易】中【革卦】,這樣說道:『推革之道,極乎天地變易,時運終始也。天地陰陽推遷改易而成四時。萬物於是生長成終,各得其宜,革而後四時成也。時運既終,必有革而新之者,王者之興,受命於天,故易世謂之革命。湯武之王, 上順天命, 上應人心,順乎天而應乎人也。天道變革,世故遷易,革之至大也。』『觀四時而順變革,則與天地合其序矣。』[12]社會人事也要像『天道變改』一樣,隨時而變革。程頤說:『三王之法, 各是一王之法,故三代損益文質,隨時之宜。』[13] 他們通過對【易】的新解釋,他們把變革說成是『天地之道,』所以是非改不可。可見易學這樣一門經學,即便是在後來趨於保守的理學家看來,也可以為變革提供理論依據。
宋代經學中表現出來的另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對所謂『天命』的懷疑。『奉天承運』、『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是漢以來經學的重要指導思想,具體的表現就是用陰陽、災異、讖緯等解經。宋代學者對『天命』表示懷疑,或認為其不可測,所以強調『人情』、『民心』。講學是宋代經學的一種風氣,孫復、石介、胡瑗等在各地講學,都開始對經籍提出新解,提倡明體達用。[14]胡瑗撰【洪範口義】二卷,系針對漢代陰陽災異的解釋而發。他闡釋『天錫洪範』是帝堯所賜,而非天命神龜所賜;反對漢儒陰陽五行妄說,把它作為歷史事件解釋。雖然還沿用天人合一說,但精神本質已不一樣,強調的是『人』, 而不是『天 』。他解釋為什麼『庶征』在『稽疑』之後說:『夫龜筮共從於人,神明胥契其道, 則庶征莫不至。』[15]只要人事做好了,各種好的徵兆自然就會到來。二程也說,『聖人創法, 皆本人情。』天命觀的變化,必須涉及與之相關的天文災異論說。而歐陽修則對『天命觀』提出了最大膽的懷疑,對宋代的天文災異論說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歐陽修看來,朝代興盛,並非天命,天命不可知,惟謹人事而已。 他對天命的這種看法,在他主持撰修的【新唐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新唐書】各卷之後的『贊』,大多為歐陽修的親手筆。在【高祖本紀】後的『贊』中, 歐陽修提出,自古帝王受名,其統治有長有短,說明『天命豈易知哉!』 關鍵在於兢兢自勉,用好的的制度紀綱進行維持,這樣就自然有德,而『自古受命之君,非有德不王。』所以『天命』實際上在於『人事』。這種思想落實到經學上,就是疑古, 就是堅持要通過『人情』來理解經典。如果經疏用陽陽、災異、讖緯等神秘的違背常情的東西來解釋經典,那一定是妖言異說,不是說經,而是『亂經。』 歐陽修著有【詩本義】,提出要正本清源,以意逆志, 求詩人之意,達聖人之志,其中對鄭【箋】中的讖緯成分提出批評。例如,【商頌・玄鳥】:『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鄭玄解為『吞鳶卵而生契。』歐陽修質之以人情事理, 認為『人必因父母而生,非自生也。…無人道而生子, 與天自感於人而生之,在於人理皆必無之事, 可謂誣天也。』[16]在【易童子問】中, 他指出:『何獨【繫辭】, 【文言】、【說卦】而下, 皆非聖人之作。』『十翼』中的六篇被他認為是非聖人之作。[17]這一論斷, 石破天驚,連他的得意門生曾鞏(字南豐)、蘇軾(字東坡)也都難以置信。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一易云:『歐陽公以【河圖】、【洛書】為怪妄。東坡云:「著於易,見於論語, 不可誣也。」南豐云:「以非所習見,則果於以為不然。是以天地萬物之變,為可盡於耳目所及, 亦可謂過矣。」蘇、曾皆歐陽公門人, 而論議不苟同如此。』[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