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華網論壇
東京(開封)是北宋的都城,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商業城市
一提到宋代,『積貧積弱』、『弱宋』等名詞幾乎成了這個王朝的代名詞。縱觀宋代的歷史,一個『弱』字足以概括宋代在對外政策上的表現。北宋與北方的遼政權和西北的夏政權長期對峙,景德元年(1004年)澶淵之盟,不僅承認契丹占有幽雲十六州的合法性,還每年送銀二十萬兩、絹十萬匹,開創了歲幣的惡例;慶曆二年(1042年)遼興宗索取周世宗時收復的關南十縣地,各增銀、絹各十萬。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西夏議和,北宋又每年大方地『賜予』銀五萬兩、絹十三萬匹、茶葉二萬斤,此外在節日贈夏銀二萬二千兩、絹二萬三千匹,茶一萬斤;元佑元年(1084年)司馬光、文彥博割安疆等四寨與西夏。以換取西北邊境的苟安。靖康元年(1126年)宋欽宗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以乞求女真貴族退兵。宋室南渡後,與金長期對峙,先後有紹興和議,規定每年向金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隆興年間,不僅把與金作戰失敗的韓的首級函封送給金,還要增加歲幣。這些和議的內容,從始至終貫穿著妥協退讓、甚至屈膝求和的特點。北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兵力有百萬之眾,實力與遼不相上下,且遠勝於西夏;南宋與金以西至大散關,東至淮水爲界。以後又有隆興和議等。爲何經濟、文化空前發達宋代在對外交往上始終底氣不足,和議頗多。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分析。
宋代立國之初的基本國策
1、重文抑武基本國策的推推行
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將領趙匡胤在開封附近的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地從後周世宗的孤兒寡母手裡奪取了政權,開始了宋代的統治。但是,這種奪取政權的方式,趙匡胤並不是始作俑者。早在趙匡胤之前的郭威(即後周太祖)就是利用這種模式登上帝位的。爲了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上演,宋初的統治者制定了以下的重要制度,並作爲基本國策予以執行。這些基本國策也爲後世的宋代皇帝所奉行,影響貫穿整個宋代。
首先,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即所謂:『重文教,輕武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八)。
具體措施,第一步是通過杯酒釋兵權剝奪中央及各地節度使的兵權;第二步,派文臣到地方任職,剝奪節度使的行政權;第三步,派專人任轉運使,剝奪節度使的財權。這樣就初步解決了自唐後期以來的武人專橫,藩鎮割據的問題。進而對武將實行種種限制,如最突出的『更戍法』,時人曾這樣描述它的消極作用『而又移換改易,地形山川未及知,軍員仕伍未及識,吏民士俗未及諳,已復去矣』(張方平語),其結果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校往過正的結果是以後發展成爲可笑的『恐武人症』。
開國之初,由於功臣宿將的存在,重文輕武政策的消極作用尚不明顯。對兵力較弱的南方諸國,包括北漢,還能取得軍事勝利。但在宋初的對遼作戰中,就顯出它的端倪了。宋太宗戰前對將領賜陣圖,不信任他們。所謂『權任輕而法制密』,使他們『不能奮於一戰』。對於他們進行限制、牽制,最終導致高粱河、雙歧溝戰役的失敗。在這樣的政權下,這樣的氛圍下,名將輩出確實是怪事。有宋一代,名將也確實是鳳毛麟角。象北宋初年的楊業,被逼得以死明志;曹彬雖被譽爲宋初名將第一,也不過是能遵命耳;其子曹瑋,在丁謂的排擠下,只能默默無聞地死去;狄青雖功勳卓著,位至樞密,但由於出身武將,最終也只能是外調;最冤莫過於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之死,『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武人也好,名將也罷,他們的命運只所以是這樣,就是因爲他們離皇帝的寶座太近,或者說是他們太容易危及到皇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