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廣州日報 【皇明祖訓】
從政治層面限制中國向海外擴張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經過十幾年的奮鬥,打敗各路起義軍,推翻元朝的統治,建立大明王朝。他身經百戰,深知創業不易,守業更難,登基後『憂危積心,日勤不怠』,每天天沒亮就起床批閱公文,直到深夜。
朱元璋辛苦一生,是想爲明朝的鞏固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他認爲自己打下的江山已足夠大,後代子孫的責任就是使江山永固,沒有必要再向外拓展。他擔心後代子孫中有人『不自量力』侵占『四方諸夷』,在晚年立下【皇明祖訓】頒示中外,並刻在京都右順門的西廡上。
在序言中,朱元璋說:『創業之君,備嘗艱苦,閱人既多,更事亦熱,以視生長深宮之主未諳世故,及僻處山林之士自矜己長者,甚相遠矣。』意思是說後代子孫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未嘗試過艱苦的日子,閱世不深,不能和自己相比。朱元璋接著又說:『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處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度量來擾我邊,則彼爲不詳;彼既不爲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詳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以干天和,此甚不可。』朱元璋還下聖旨:『後世有敢言更制者,以奸臣論,毋赦。』
從這段『祖訓』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目中,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心,『四方諸夷』都在山海之外,無論『得其民』還是『得其地』都無價值可言。如果『四方諸夷』來侵擾中國,當然要用軍事手段來制裁他們,但如果他們沒有不利於中國的舉動,就沒有必要對他們動武,因此他嚴禁後代子孫『無故興兵』。朱元璋的【皇明祖訓】是寫給後代繼承者和天下臣民的最高指示,這也是後來明政府實行閉關自守的政治根源。
朱棣用兵安南,是因爲安南侵擾中國邊境,又襲殺由明朝軍隊護送回國的前安南國王陳天之弟陳天平,並沒有違背朱元璋的【皇明祖訓】。朱棣派鄭和率艦隊下西洋,也並非爲了向海外擴張,其主要原因是朱棣聽說被他打敗的侄子建文帝並未自焚而死,而是出走海外,所以命令鄭和出海尋找他的蹤跡,同時『耀兵異域,以示中國富強』。所以鄭和的遠航艦隊雖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從來沒有對南洋諸國進行武力掠奪,與後來入侵印度洋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及其他歐洲人有明顯區別。歐洲人每到一處都以掠奪財富爲目的,葡萄牙水手們甚至說:『我們不是來乘船,而是來開炮作戰。』歐洲的崛起是依靠不斷進行海外擴張,明朝中國的保守是因朱元璋看不到海外蘊藏的機會,從政治層面限制了中國向海外擴張。
再有遠見的皇帝
也不可能看到未來幾百年的發展
從經濟層面來講,中國歷來是農業大國,農業在封建社會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中國幅員遼闊,山脈眾多,水系豐富,既有黃河長江等大江大河,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大小湖泊也星羅棋布,這種地理環境極有利於農業生產。司馬遷說,天下萬物無不『待農而食之,虞(山林湖海的管理者)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表明中國歷來把農放在首位,商放在末位,重農輕商是一貫的傳統。
【明史・食貨志】稱:『取財於地而取法於天,富國之本在於農桑。』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一直致力於發展農業生產。他通過實行移民墾荒政策,把農民從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田多人少的地方去墾荒,並給牛具種子,三年不徵稅,路途遠的政府還給遷移路費,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他還大力興修水利,從而保障了農業的恢復和發展。
朱元璋還把強本節用作爲理財原則,他認爲,『不節用則民財竭』,經常告誡所有王室成員不得生活奢侈,對各級官吏的俸祿也嚴格限制,爲防止消耗糧食,還多次下禁酒令。
朱元璋把國家視爲一個大農村,他的治國理念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卻不利於經濟的多元化。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爲:『他所規劃的長久影響則只有令人扼腕,這等於向中外宣布:中國爲世界上最大的農村集團,他大可以不需要商業而得意稱心,政府本身既不對服務性質之組織與事業感到興趣,也無意於使國民經濟多元化。』
受朱元璋治國理念的影響,他的繼承者對商業和貿易都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把海外貿易視爲可有可無。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十二月,南洋某國來朝,並帶來了胡椒做貿易,當時有司請征其稅,朱棣不同意,他說:『商稅者,抑逐末之民,豈以爲利。今夷人慕義遠來,乃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多矣。』根本不把海外貿易所得利益放在眼裡。後來明英宗下令停止造船,主動放棄海外貿易,顯然也受到其先祖以農爲本思想的影響。
平心而論,在以農業爲主的經濟方式尚能維持國民經濟穩定的情況下,明政府放棄海外貿易是『理性』的選擇。明政府靠農業維持國民經濟固然不易,但沒有理由放棄農業去追求另一種沒有把握取得成功的經濟發展方式。即使是再有遠見的皇帝,也不可能看到未來幾百年的世界發展潮流。(鍾 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