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69|回覆: 0

[論史] 明朝的宦官群體:中國歷史上最畸形的政治集團(2)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7-6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網論壇
明成祖朱棣時,宦官愈益受到重用,權勢越來越大。洪武時期的宦官雖已干政,但尚未專權,而永樂時期,宦官的地位越來越高,逐步開始專權。  
    這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的。朱棣起兵從親侄兒建文帝手中奪權,按當時的標準是犯上作亂,屬於謀逆性質,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竊取朝廷的種種機密,當時建文帝身邊的一些宦官,恰恰充當了朱棣的走卒。這就是史料所載的朱棣起兵,『刺探宮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為耳目』,而朱棣自己的宦官如狗兒等,在『靖難』之役中,更是出生入死,在戰場上立過大功,成了朱棣的開國功臣。因此,朱棣當上皇帝后,對宦官的態度比起乃父朱元璋,不但繼承衣缽,更加『多所委任』。首先,在名稱上讓宦官高升一步,使他們頓時抖了起來。原來,歷史上宦官的職務,秦有中車府令,漢唐時沿襲不變,至於中謁者、中常侍、中尉之類,都是以中字名宦官,而明代洪武初年,只以監正、監副、監丞名門正、門副之類,永樂初年,『始改監正曰太監』。這就是說,宦官由『中』字一躍而躋身為『太』字輩了。明朝人對此事曾有評論說:『夫天子之親,乃以太稱。今中人之職亦曰太,其視漢、唐、宋止以中名者卻盛矣!』永樂三年(1405),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下西洋;永樂八年(1410),都督譚青營內又派有內官王安等人,從而開始了宦官監軍;又命宦官馬靖鎮守甘肅,從而為宦官分鎮地方開了先例;更嚴重的是,永樂十八年(1420),置東廠,令宦官刺探臣民隱事,這就為宦官的特務活動開了方便之門。
    永樂年間宦官插手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更是洪武時期所不能比擬的。洪武年間,在蘇州天心橋東建織造局,着地方官督造。而到永樂時,督造者便由宦官充任,蕭月、阮禮都擔任過蘇、杭織造,從此『祖制始變。嗣後歲以為常,末造禍更烈』,本來那種織造歸地方官管理,『民不擾也』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永樂時,宦官還至西北地區索買駝,『且令專業者給官料織造五十匹,自後歲以為常』,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永樂元年(1403),『命內臣齊喜提督廣東市舶』。這樣,宦官便掌握了市舶大權。宦官手中的權力既已越來越大,橫行不法便接踵而至。假傳聖旨,屢有發生。如:永樂五年(1407),內使李進在山西以采天花為名,『詐傳詔旨,偽作勘合……假公營私,大為軍民害』,致使朱棣派御史往山西鞫問李進。永樂二十二年(1424)十月,內官馬騏偽傳旨諭翰林院出敕,再次往交趾閘辦金銀珠香。朱棣得知後,怒曰:『朕安得有此言,卿等不聞渠前在交趾荼毒生民乎?交趾自此人歸,人方如解倒懸,今又可遣耶?』有個大宦官到蘇州織染局上任,下車伊始,便藉故製造冤獄,致使多名無辜百姓在囚室活活餓死。
    宣德年間,皇帝不斷派出宦官到各地採辦,如蘇州一處就經常有五六個宦官坐鎮,其中羅太監呆的時間更長,『或織造,或采促織,或買禽鳥花木,皆倚以剝民,祈求無艾』。有的太監,備受恩寵。如司禮監太監金英、范弘,均在宣德七年(1432)被賜以免死詔。給范弘的詔書中,有謂:『免爾死罪於將來,著朕至意於久遠。』御用監太監王瑾,宣德四年(1429)時,明宣宗朱瞻基曾挖空心思,用迴文詩體,做了一首題曰【偶成】的詩送給他。其後,又賜給他銀記四塊,上面刻的字是『忠肝義膽』、『金貂貴客』、『忠誠自勵』、『心跡雙清』。當然,比較而言,朱瞻基在明朝皇帝中,頭腦還算是清醒的,宣德四年(1429)十二月,他下令召還採辦中官。這是因為山東泰安州稅課局大使郝智上疏,揭發京師派出的宦官采天麻、野味,『民被虐害,兼妨農務』,朱瞻基遂下令『悉召還治之,自今更不許輒遣人』。宣德六年(1431)十二月,朱瞻基還下令處死指使內使阮巨隊等在廣東『以採辦為名,虐取軍民財物』的內官袁琦,用的是凌遲這一極刑;次年正月,他還敕諭南京、應天等府,今後『凡出差內官內使,其寄附贓物在官員人等之家,許令出首歸官,與免本罪。若隱匿不首,事發,與犯人罪同』。因此,宣德時期,宦官雖受寵,但還不敢太放肆,故未形成專權的局面。
    這是明初宦官的大致情形。到了明中葉,也就是從成化至萬曆時期,宦官的情況比起明初來,就大不相同了:把持國柄,專權誤國,橫行無忌,已是愈演愈烈。
    英宗朱祁鎮登上九五之尊時,才是個年僅九歲的娃娃。太皇太后張氏委託著名的三楊--內閣大學士楊榮、楊溥、楊士奇輔政。三老德高望重,大權在握,宦官畏懼,尚不敢張牙舞爪。但隨着張氏、楊榮先後去世,楊溥、楊士奇年老勢孤,英宗年少無知,荒嬉無度,不理朝政,司禮太監王振便逐漸大權獨攬。這是明朝皇權轉換到宦官手中的開始。憲宗成化年間,宦官汪直也是勢焰熏天。到了武宗正德時,宦官劉瑾的專權又超過了王振、汪直,大肆亂政,對明王朝造成嚴重的禍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