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75|回覆: 0

[制度研究] 明清時期的運河鈔關(2)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9-3-9 10: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明清運河鈔關的設置以財政需要為目的,是政府利用稅收槓桿調節供求關係、收益分配關係的工具,同時運河鈔關的設置也在客觀上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政府不斷加大對稅關的管理,整頓鈔關內外環境,力圖從制度約束、考核檢查、強制力保障等多方面確保國家的控制和鈔關稅收功能的正常執行。乾隆時期,為撫恤民生或賑災的需要,曾三次不同程度對過往關卡的米麥等實行大規模的免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抑物價、刺激商品流通的作用。但是在稅收實際徵收的過程中,由於存在着控而不嚴、利益分成不均、吏治腐敗、商品市場混亂等問題,關弊仍不斷出現。從中央的官僚到地方的士紳以及把關的胥役都想從中獲利。官府逐漸增加稅收機構和稅收項目,提高稅額和稅率;地方官僚士紳私立關卡、額外苛索;把關的胥役則與地方無賴勾結,隨意攔截徵稅;在榷關附近為行商準備的塌房、官店、私店等服務設施,也被官府和牙行壟斷……層層盤剝加重了商民的負擔,妨礙了商人的經營和商業的資本積累,從而部分地削弱了鈔關的經濟功能。
  在具體的區域空間中,鈔關又與區域經濟網絡的建立和城鎮發展密切相關。首先,關署『事關政體』,是中央設在地方的直轄機構,由中央或地方派駐官員進行管理,並不斷加強軍事保衛措施,這不僅進一步提升了設關城市的政治地位,而且良好的治安環境也為商業的繁榮提供了保障。其次,鈔關都設在運河要衝之地,北京、杭州關分置運河南北,中間諸如天津、臨清、淮安、揚州、滸墅都是運河沿岸的重要城鎮,每到漕運盛時,『帆檣如林,百貨山積』,過往船隻往往在等待過關驗收同時進行商品貿易,進一步加大了商品貿易的流轉。同時等待過關的行商往往在鈔關附近的塌房、官店、私店內居住,帶動了鈔關附近商業和服務設施的發展。便利的交通和繁榮的貿易促使運河各鈔關所在城鎮逐漸成為區域經濟中心和流通樞紐,並進而輻射、帶動了周邊區域經濟的發展。最後,鈔關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關涉到城鎮人口數量與結構性變化。管關官員和依附鈔關生存的胥役、關棍、牙商、腳夫等社會群體在城鎮中大量增加,在明清傳統戶籍控制政策鬆動和僱傭關係進一步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這種依附關係部分地解決了破產農民、手工業者的生活來源問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