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36|回复: 0

[医药临床] 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发表于 2019-3-29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吴勉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出版)。

(1)头部及肢体颤抖、摇动,不能自制,甚者颤动不止,四肢强急。

(2)常伴动作笨拙,活动减少,多汗流涎,语言缓慢不清,烦躁不寐,善忘,神识呆滞,行走不稳,头晕目眩等症状。

(3)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呈隐袭起病,逐渐加重,不能自行缓解。

2.西医诊断

参照《神经病学》(贾建平,陈生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1)程度不一的帕金森样表现,以强直、少动为主,静止性震颤很少见,多以双侧起病(除皮质基底节变性外),对左旋多巴治疗不敏感。

(2)伴有其他征象,如不自主运动、垂直性眼球凝视障碍(见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早期出现且严重的痴呆和视幻觉(路易体痴呆)、皮质复合感觉缺失和锥体束征(皮质基底节变性)等。

(二)证候诊断

1.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证:肢体僵直,行走不稳,肢体颤动,头晕眼花,起则晕剧,甚则晕厥,面色少华,记忆下降,四肢乏力,动则加重,小腹坠胀,小便失控,大便费力,心烦不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肾两虚、痰浊内阻证:活动缓慢,姿势异常,肢颤不止,行走不稳,记忆减退,神识失控,时清时昧,胸脘痞闷,夜寐不安,惊惕肉𥆧,心中懊恼,大便溏薄,夜尿频多,遗精易泄,舌质白,苔白腻,脉濡滑。

3.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肢体颤抖,行走不稳,双目凝视,目光呆滞,反复跌倒,头昏目涩,言语不清,吞饮咳呛,项背前倾,面色晦暗,言语不利,步态慌张,皮脂外溢,发甲焦枯,舌质紫暗或夹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涩。

4.阴阳两虚、痰瘀互阻证:肢体扭转,不能站立,肢颤不已,表情呆板,头晕眼花,面色晄白,筋脉拘紧,言语謇涩,吞饮呛咳,反应迟钝,失眠惊惕,目涩耳鸣,腰酸腿软,小便失禁,畏寒肢冷,舌质淡白或夹瘀斑,舌体瘦小,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涩。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 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证

治法:健脾升清、补益气血

(1)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葛根、薏苡仁、肉桂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

①体针

选穴:肩隅、曲池、合谷、髀关、伏兔、足三里。

操作: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5日后进行下1个疗程。

②耳针

选穴:脾、胃、交感、皮质下。

操作:每次选取2~3个穴位,轻刺激。或王不留行贴耳穴。

③艾灸:足三里、血海、脾俞、三阴交。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每穴灸3~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 脾肾两虚、痰浊内阻证

治法:补脾益肾、豁痰化浊

(1)推荐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药物组成:茯苓、山药、山萸肉、郁金、肉桂、制附子、熟地黄、泽泻、牡丹皮、车前子、川牛膝、陈皮、半夏、远志、五味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

①体针

选穴:百会、四神聪、风池、丰隆、阴陵泉、中脘、阳陵泉。

操作: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②耳针

选穴:交感、皮质下、胃、肾、脾、三焦。

方法:每次选取2~3个穴位,轻刺激。或王不留行贴耳穴。

③艾灸

选穴:中脘、阴陵泉、阳陵泉。

操作:每穴灸3~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通络

(1)推荐方药: 补肝散合丹参饮加减。山萸肉、当归、五味子、山药、川芎、木瓜、熟地黄、白术、独活、酸枣仁、丹参、檀香、桃仁、全蝎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

①体针

选穴:脾俞、肝俞、足三里、肾俞、太溪、关元。

操作: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②耳针

选穴:足三里、肝、肾、交感、皮质下、三焦。

方法:每次选取2~3个穴位,轻刺激。或王不留行贴耳穴。 每日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

③艾灸

选穴:足三里、肝俞、肾俞。

方法:每穴灸3~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选用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中药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次,每次15~30min,水温宜在37~40℃。

4. 阴阳两虚、痰瘀交阻证

治法: 滋阴补阳\祛瘀化痰

(1)推荐方药: 龟鹿二仙胶加味。药物组成:鹿胶、龟胶、人参、枸杞子、肉苁蓉、当归、山萸肉、郁金、菖蒲、姜黄、赤芍、川芎、地龙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灸治疗

①体针

选穴:三阴交、复溜、太溪、脾俞、肾俞。

操作: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②耳针

选穴:皮质下、交感、脾、肾、心。

方法:每次选取2~3个穴位,轻刺激。或王不留行贴耳穴。

③艾灸

选穴: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肾俞。

操作:每穴灸3~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温阳补肾、活血通络中药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次,每次15~30min,水温宜在37~40℃。

(二)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头针

取穴: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足运感区。

操作:取患侧对侧穴位,头针选用1.5~2寸毫针,进针时针身与头皮呈30°在帽状腱膜下将针身进到2/3后快速平稳捻针,使局部产生热、麻、重压感,每隔5~10min行针1次或配合电针,留针30~40min,10次为1个疗程。

(2)推拿治疗

按揉头面百会、印堂、太阳穴等穴各2min。捏拿上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从肩部到腕部,反复5~10遍。用拳背点按腰部脊柱旁脾俞、肝俞、肾俞穴各1min。动作轻柔和缓,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三)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松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方法。

(四)西药治疗

参照《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规范应用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同时针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进行对症治疗。

(五)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忌肥甘厚腻之品,忌烟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食瓜子、杏仁、芝麻等,多饮绿茶。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应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进餐时缓慢进食,防止吸入性肺炎。

2.预防跌伤:共济失调者需有专人护理,防止跌伤。

3.预防感染:加强口腔护理,翻身叩背,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的发生。

4.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西医疗效判断标准: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

(1)主要指标:

①UPDRSⅢ部分运动检查的总评分治疗后相对基线的变化。

②UPDRSⅡ部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总评分治疗后相对基线的变化。

(2)次要指标:

①UPDRSⅠ至Ⅳ部分总评分相对基线变化≥30%的病例数。

②UPDRSⅠ(精神行为和情感)和Ⅳ(治疗并发症)总评分相对基线的变化。

③左旋多巴每日剂量相对基线的变化;

④服左旋多巴出现“开关”现象的患者,基于患者日记,评价每日总的“关”期时间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关”期时间占觉醒时间的百分数;

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拟订。

临床痊愈: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积分减少100%。

明显进步: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积分减少50~99%。

进步: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积分减少20~49%。

稍有进步: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积分减少1~19%。

无效: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积分无变化。

(二)评价方法

1.疾病有效率:采用UPDRS进行评价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根据上述疗效判断标准,以Ⅰ至Ⅳ部分总评分治疗后相对基线的变化≥30%为有效病例,分别统计有效病例数、无效病例数。并分项评定UPDRS各部分分值,与基线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

2.证候有效率:采用按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进行证候评价,并根据公式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与基线水平比较,计算出积分及减少百分率(%),从而判断其有效性。证候结局一般以疗程结束时作为计算单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81-383.

[2]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1.

[3]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6):55.

牵头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
牵头人:
杨文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
鲍远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汪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怀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谢道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文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