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學習大篆,覺得筆法簡單,中鋒用筆就行,但爲什麼有些人可以把大篆寫得靈動自然又不失厚勁,而有的人則寫得很僵硬笨拙呢 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因爲把篆書的筆法想得太過於簡單,沒有關注到很多細節的用筆方法。例如常常被大家忽略行筆時的提按以及『點』的寫法。越小的筆畫越容易被忽略,其實它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
篆書中的『點』其實也就是一個短的線
篆書中的『點』其實也就是一個短的線,這個往往會被書寫者忽略。很多人從筆尖到筆腹輕輕一按來寫,這樣出來的不是一個筆畫,而只是一個墨點而已。正確的寫法就是一點要有起、行、收,注意筆畫的運行,逆鋒落筆、輕輕捻管,根據點的勢態,把它寫的圓渾飽滿。 絞轉筆法在大篆筆法中不見常用卻價值重要。絞轉與頓挫筆法,在大篆筆法中所對應的技法形態與圓筆中鋒基本相類,唯有線質厚重中更見凝練、遒勁,鐵畫銀勾。若絞車轉動中的麻繩,五股合力,被相互裹挾、絞轉,合成一股。千里陣雲中若現龍騰翻轉,萬歲枯藤上又見煙嵐、垂露。
大篆的經典作品
大篆的經典作品相比其它書體要少很多,而且其共同特點就是無墨跡可尋,我們只能通過青銅器上的銘文的澆鑄、風化及捶拓的效果來還原我們先人的書寫狀態。也正是因爲沒有墨跡的參照,才恰恰爲我們金文的書寫表現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可以追求先人書寫的原生態的美,也可以追求斑駁與自然的書寫意味。 書寫性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以吳昌碩臨【石鼓文】爲例,強化了篆書的書寫性和線條的表現性,打破了自古寫篆書絕對使用中鋒的教條,復興了商周大篆古法,並爲大篆古法注人了新的活力和現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