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37|回覆: 1

[史學] 【資治通鑑】的纂集與特點(10)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2-3-14 15: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三國魏明帝景初元年,劉p作百官考課法,百官議而不決,事竟不行。『臣光曰』說得更加明白:『為治之要,莫先於用人。而知人之道,聖賢所難也。是故求之於毀譽,則愛憎競進而善惡渾淆;考之於功狀,則巧詐橫生而真偽相冒。要之,其本在於至公至明而已矣。為人上者至公至明,則群下之能否焯然形於目中,無所復逃矣。苟為不公不明,則考課之法適足為曲私欺罔之資也。』同時表示反對『為之善法,繁其條目,謹其簿書』,認為劉p之法是『不得其本而趨其末』。[52]


    用賢為本,司馬光特別矚目東漢光武帝。對其即位後先訪求賢才,『臣光曰』評論道:『光武即位之初,群雄競逐,四海鼎沸,彼摧堅陷敵之人,權略詭辯之士,方見重於世,而獨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拔於草萊之中,置諸群公之首,宜其光復舊物,享祚久長,蓋由知所先務而得其本原故也。』[53]前秦苻堅甘露十二年(370),前燕宗室慕容垂降秦,秦相王猛忌其有雄略,勸苻堅殺之,苻堅不從,王猛又設計陷害慕容垂,苻堅仍然『待之如舊』。為此,司馬光寫了一段評論:『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得伍員而克強楚,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彼敵國之材臣,來為己用,進取之良資也。』[54]此外,在【稽古錄】等相關的著述中,也有類似的表述,如對唐在『六年之中,海內威服,何成功之速哉?』的回答:『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驅策英雄,網羅俊V,好用善謀,樂聞直諫……』[55]


    3、息征伐之謀,罷拓土之兵


    記歷代邊防,在【資治通鑑】中占有重要位置,明顯地是在『以史為鑑』。面對北疆遼、西夏的侵擾,司馬光不滿於熙、豐年間對西夏用兵,認為『朝之闕政,其大者有六』,其四曰『中國未治,而侵擾四夷,得少失多』,而『救急保安之道』中有一點就是『罷拓土開境之兵』[56],『息征伐之謀』[57]。元v元年,連上【論西夏札子】、【乞撫納西人札子】、【乞不拒絕西人請地札子】等,主張『返其侵疆』、『禁其私市』,認為放棄米脂等寨,可以顯示『帝王之大度,仁人之用心』,若『惜而不與,萬一西人積怨憤之氣,逞凶悖之心』,『長驅深入,覆軍殺將,將兵連禍結』,導致『天下騷動』,『雖有米脂等十寨,能有益乎?』[58]強調『凡邊境安,則中國安,此乃國家安危之機。』[59]


    這樣的施政主張帶進【資治通鑑】,凡窮兵黷武、開邊拓土,一概加以斥責。太初元年,漢武帝以寵姬李夫人兄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出兵大宛,『臣光曰』評論道:


    夫軍旅大事,國之安危,民之死生系也。苟為不擇賢愚而授之,欲僥倖咫尺之功,藉以為名而私其所愛,不若無功而侯之為愈也。然則武帝有見於封國,無見於置將,謂之能守先帝之約,臣曰過矣。[60]


    東漢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匈奴發生瘟疫,人畜死亡甚多,國力空乏,是用兵的絕好時機,然而光武帝拒絕了這『萬世刻石之功』,表示:『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百姓驚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處乎!』從此,『諸將莫敢復言兵事者』。在總評光武時,贊其『雖以征伐濟大業,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進文吏,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工事,故年恢復前烈,身致太平。』[61]


    歷來對胡三省所說『李德裕、牛僧孺爭維州事』認識不一,現將其事稍加介紹。唐文宗太和五年,吐蕃維州副使悉怛謀請降,盡帥其眾奔成都,西川節度使李德裕具奏其狀,宰相牛僧孺以受降會『失信』吐蕃,若其『怒氣直辭,不三日至咸陽橋』,即使『得百維州何所用之』,遂命西川節度使李德裕以其城歸吐蕃,悉怛謀及所與來降者悉歸之,『吐蕃盡誅之於境上,極其慘酷』。至武宗會昌三年,李德裕為相,追論此事,有詔追贈悉怛謀右衛將軍。『臣光曰』評論云:『唐新與吐蕃修好而納其維州,以利言之,則維州小而信大;以害言之,則維州緩而關中急。然則為唐計者,宜何先乎?悉怛謀在唐則為向化,在吐蕃不免為叛臣,其受誅也又何矜焉!且德裕所言者利也,僧孺所言者義也,匹夫徇利而亡義猶恥之,況天子乎!……以是觀之,牛、李之是非,端可見矣』。胡三省註:『元v之初,棄米脂等四寨以與西夏,蓋當時國論大指如此。』[62]正是指上述司馬光欲將米脂四寨及熙河等讓給西夏,終因安燾、孫路以地圖力爭而止。


    任何史書借古諷今、影射現實,都難免歪曲歷史、混淆是非,這是研讀史書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五月初夏涼 發表於 2012-5-14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新人報道

我是新人,來報個道,希望朋友們多關照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