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船山學刊 李達從經濟史的角度分析中國社會的變遷。1941年,李達發表【中國社會發展遲滯的原因】一文。他主要依據生產力的發展來考察中國歷代社會的狀況,進而分析中國封建社會發展遲滯的原因,力圖"把一切障礙生產力的發展及不能孕育新生產力的原因,都要聯繫起來加以考察"(註:【李達文集】第3卷,第704頁。)。關於中國封建社會發展遲滯的原因,李達列舉了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等因素的作用,其中經濟的因素是李達考察的重點。李達運用唯物史觀對中國社會史進行分期,其研究途徑是正確的。
李達關於中國社會性質問題和社會經濟史的研究,對中國史學的發展影響重大。他立足於生產力的歷史發展,從經濟史的角度探討中國社會變遷,最早按經濟形態劃分歷史發展階段並自成體系,從而論證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五種社會形態學說的普遍適用性。李達關於中國歷史分期問題的主張,特別是所提出的殷商奴隸說和西周封建說,對呂振羽等中國馬克思主義家有著影響。
作者:洪認清 來源:船山學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