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74|回覆: 0

[史學] 論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下最高權力的交接(9)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2-21 15: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反觀努爾哈赤,他一手創立的『八旗領主制』把滿洲一分為八,皇子們擁有其中六旗,各立山頭,實力雄厚,武裝精良,恰恰是『預立嫡長制』的剋星。不僅如此,在漢族皇室、臣民中根深蒂固的『嫡長繼承制』,在滿洲並沒有什麼基礎,對他們來說,這個外來的虛弱無力的意識形態遠遠起不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其實對於漢族來說,這一制度不僅僅是意識形態。已經徹底等級化的漢族,在家庭內部按嫡庶長幼、男尊女卑的原則把子女們也分成了若干等級,在他們中間也形成了相應的利益格局和權力架構,這既是歷史傳統也是既成事實,違反它所帶來的震盪必然是巨大而難以承受的。同樣,滿洲也有自己的歷史傳統和既成事實,一旦違反,既得利益者的反抗也是十分強烈的。所不同的只是滿洲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漢族早已不存在的民主、平等的特點罷了。
  於是乎,把兩種制度強行捏合在一起的結果就是,漢族制度固有的矛盾由於滿洲自身的特點更加激化,而漢族保障『預立嫡長制』的有利條件滿洲卻不具備。種種無法克服的困難,註定了努爾哈赤預立儲君的嘗試必然失敗(他曾先後試圖立嫡長子褚英、長子代善為儲君)。兩次碰壁後他不得不改弦更張,重新回到『貴族民主選舉制』上來,這在他1622年三月初三發佈的『共治國政』的制度中得到了充分體現[34]。
  (2)『貴族民主選舉制』的破產
  『貴族民主選舉制』的優點有二:一是當選者一般是既有實力又有才能、威望,能夠勝任領導者的工作;二是直接產生最高領導人,略去了太子這個過程,避免了貴族內部的鬥爭。實踐證明,經這種方式產生的兩位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皇太極、多爾袞,堪稱當時滿洲乃至全國最傑出的人物。這個小小民族,當時處於北滿的『極寒蠻荒』之地,即使在吞併了相對富饒的南滿之後,所有成年男丁不過十萬出頭,其中滿洲男丁只有六萬二千多人(清軍入關前的數字,來源於【中國通史】第十卷【中古時代・清時期】(上冊)第三章【入主中原】第一節【君臨天下】),滿洲兵只有四萬一千多人(多爾袞入關時的數字,來源同上),真正是『地瘠民少兵寡』;而當時中國的總人口是五千萬左右,『反清兵將二三百萬』(來源同上)。但是,滿洲族在連續三位卓越領導人的帶領下,短短四十多年就建立了對全中國的統治。探求其奧秘,『貴族民主選舉制』居功至偉。
  但這種選舉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貴族之間並不是總能達成協議。一旦雙方都不肯妥協,由於各擁武力,內戰即起。這種情況在遼、金、元屢有發生。滿洲的兩次貴族選舉會議雖然都達成了協議,但也不是一帆風順,每次都有若干貴族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尤其是第二次,已經到了內戰的邊緣。
  由於皇太極生前未確定繼承人,他死後,分別以皇太極長子正藍旗旗主豪格、皇太極弟正白旗旗主多爾袞為首的兩派就皇位展開激烈爭奪。擁護豪格的兩黃旗大臣事先『令兩旗巴牙喇兵張弓挾矢,環立宮殿』[35]以備不測。在推舉皇帝的貴族大會上,輩份最高而主持會議的正紅旗旗主代善首先推舉豪格,但未獲多爾袞一派認可。兩黃旗大臣遂『佩劍而前』[36],聲明『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而已』[37]。在這種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危險時刻,本應充當調解人的代善,唯恐干戈一起,血濺當場,竟然托口『當時朝政,老不預知,何可參於此議乎』[38],溜之大吉。本來支持豪格的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此時不敢再火上澆油,默不作聲。千鈞一髮之際,雙方各退一步――立六歲的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多爾袞則攝政掌握實權――等於是在最後一秒鐘掐滅了燃燒的導火索。回頭再看,如果有一方稍不理智,有一方不肯妥協,內戰即開,兩敗俱傷,明軍乘機進剿,滿洲到此結束;即便能逃過此劫,他日尚有力在山海關與李自成一決雌雄乎?
  本來這次會議還留下一個很大的隱患:多爾袞是以攝政王身份掌握權力,一旦六歲的福臨十年後到了親政的年齡,多爾袞就必須交出大權。可多爾袞不但一向大力打擊擁護順治的大臣,而且竟然於順治五年接受了『皇父攝政王』的封號,大權獨攬到了『代天攝政』[39],『賞罰等於朝廷』[40]的程度。若非他三十九歲就突然暴死,順治要想順利親政難上加難,一場皇帝與宗王之間你死我活的奪權鬥爭是完全可以預料的。其時滿清入關七年,統治並未完全鞏固,內亂一旦爆發,局勢未可預料。可這麼一個天大的隱患,就因為多爾袞的暴死而消彌於無形。
  (3)『直接繼承皇位制』的初步嘗試
  順治臨終前進行了兩項改革,一是取消了貴族會議推舉新君的傳統,命年僅六歲的第三子玄燁繼位;二是為避免再次出現類似多爾袞大權獨攬、威脅幼帝的局面,決定不讓宗室貴族代管軍國要務,而是委任久經考驗的異姓大臣為『顧命大臣』。由於索尼等四輔臣已然大權在握,宗室貴族即使有心也無力再爭奪皇位。『直接繼承皇位+異姓重臣輔政』的方式,避免了貴族大會推選皇帝可能出現的火爆場面和宗室諸王篡位的威脅,確實實現了皇位的平穩繼承。但是請注意,僅僅是『皇位』而不是最高權力――君權的順利繼承。由於輔政大臣鰲拜篡權,十四歲的康熙皇帝通過政變才真正掌握了君權。
  貴族大會推舉皇帝,能保證『素質』,不能保證『順利』;指定小兒當皇帝,『順利』保證不了,『素質』更得聽天由命。然而滿洲就有這樣好的運氣,皇太極――多爾袞――順治――康熙,最高權力的繼承一路上驚心動魄,卻始終有驚無險,而且繼承人個個出類拔萃(順治非英主,但也及格)。尤其要強調的是,滿清的統治到康熙才真正穩固下來,這之前的任何一次繼承如果出了亂子,或者『所託非人』,後果都足以致命。
  後人感嘆滿洲的運氣實在好得驚人之餘,竟不由地生出一絲疑惑:『難道真是天命所歸?』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