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5|回复: 0

[史学] 明代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

[复制链接]
家邻 发表于 2011-12-27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中华文史网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焯然也是比较早治明代史学者,写过丘F《世史正纲》、焦f史学研究的论文。大陆的葛兆光、罗仲辉、姜胜利、李小树、吴振清、赵承中、夏素清、殷梦霞,台湾、香港的林庆彰、杨永安、高春缎、吴金娥、姜公韬等也对明代史学有所研究。其中,葛兆光的《明代中后期三股史学思潮》、《明清之际中国史学思潮》两文,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明清之际中国史学思潮的演变轨迹,至今让人称道。

    第二是研究条件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研究明代史学史,在资料上有两个困难:一则是使用不便。明人所作史籍,按目前的古籍标准,入善本范围。一入善本,只能手抄,不能复印。二是收藏分散。明人史著,分散在全国各个图书馆,以一人精力,不易遍览。幸好,这些困难,在近10多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当归功于影印技术的广泛使用。台湾自影印《四库全书》后,又接连出了《元明史料丛书》、《明代史籍汇刊》、《明清史料丛刊》、《明代传记丛刊》等丛书。在台湾古籍影印风的波及下,大陆出版界也纷纷做起古籍影印工作。特别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中国野史集成》等大型古籍丛书的出版,将明代古籍的影印工作推向了高峰。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古籍数字化步骤在加快。《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汉籍电子文献》(台湾中央研究院)及建设中的《中国基本古籍库》、《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大型丛书的电子化,则使古籍的使用完全上升到了现代化水平。在电子版背景下,省略了复印与打字程序,使古籍资料的搜集与使用实现了“零接口”。几秒种的复制与粘贴,就可以使古籍资料变成自己想要的文本格式资料。明代史著的由由分散到集中,由“线装版”到“影印版”再到“电子版”,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自由纵情阅读、随意复制,这极大地便利了明代史学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明代史学研究的向前发展。

    第三是研究成果的繁荣。经过近十多年的研究,到了世纪末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明确宣告,明代史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成熟时期。这种成熟表现为:一是基础工作的扎实。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3册,1999)、钱茂伟《明代史学编年考》(2000)的出版,使明代史学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二是专题研究面广,且有一定的深度。明代史学史上重要或稍次的史家与史著,都有了研究论文。有的甚至有很多论文,形成过小小的热点。三是综合研究的进行。在专题研究基础上,写出了一系列宏观思考的文章。四是出了不少专题性的论著,如张建业《李贽评传》(1982,2000年又出过修订本)、杨永安《祝允明之思想与史学》(1987)、王慎荣《元史探源》(1991)、谢贵安《明实录研究》(1995)、李小林《万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1999)、任冠文《李贽史学思想研究》(1999)。五是明代史学思想史的出版。吴怀祺主编了一套多卷本的《中国史学思想史》,其中的明代卷(2002)是向燕南撰写的。作者选取了宋濂、王t、丘F、陈建、薛应纭⑼跏勒辍⒗铌薜戎名史家,就其史学思想作了深入的解剖,有一定的新意。六是明代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中国史学史教材中有所体现。李炳泉等主编的《中国史学史纲》(1997)的明代史学部分是笔者撰写的,大体上勾勒了明代史学的发展全貌,比之此前的史学史教材来说,明代史学部分充实多了。瞿林东的《中国史学史纲》(1999),于明代史学着墨不少,内容写得比较饱满。

    3.明代史学研究的展望

    至目前,明代史学史研究,已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期。今后的走向,除了继续开拓新专题、深化老课题外,主要是转换视角,对明代史学做出新的认识。如历史演义的发达、职业史家群的出现、史体的综合创新,就是一些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廉敏,正在就明代的历史理论,做一篇博士论文。这无疑是一个好题材。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