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6|回覆: 0

[史學] 商代即有元氏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1-10-30 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全球華社網
元姓之爲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姓氏,最具體的證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銑。關於元銑,清代學者張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書】上曾有介紹說:『帝乙廢棄立受辛,太史元銑據法力爭,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可見,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是不容置疑的。   


    這位以識之明而反對帝乙把帝位傳給紂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銑,自然是後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過,他並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爲,到了周代的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和衛國又分別出現了兩支元姓;南北朝之際,改姓爲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來源多端,血緣方面也不甚單純。   


    較爲複雜的元氏姓源,可以從下列古書的記載,獲知大概――   


 【風俗通】:『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後爲元氏。』這一支元氏,出現於距今大約2200年以前,春秋時的魏國,是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代畢萬所建,則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黃帝子孫了。當時的元氏邑,據考證就是現在河北省的元氏縣,換言之,該地即爲此支元氏的最初發源之地。   


    【韻會】:『左傳有衛大夫元喧。』――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後裔,其發源之地亦爲河北、河南一帶。   


    【魏書高祖紀】:『後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爲元氏。』――這一支元氏,是鮮卑族的後在漢末的魏晉之後,我國南北分立,鮮卑族的拓跋氏曾經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傳到考文帝之時,崇尚漢族文化,於公元四九六年下詔改姓爲元,並且遷都於洛陽。因此,後來這一支源自鮮卑族的元氏,就活躍於河南一帶,並且世代匯爲當地的望族,能人名士輩出。  
  

    【魏書官氏志】:『紇骨氏,是雲氏,均改爲元氏。』――這兩支外族的元氏,後來繁衍的人數較少,主要亦活動於我國北方。   


    由以上的分析看來,我國的元氏,雖然頭緒眾多,但仍可歸劃爲兩大主流:一支爲漢族的周文王之後,一支則爲後來被漢族所同化的鮮卑族拓跋氏之後,他們的最初活動地區,都是在黃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帶。這一點,從歷史上許多元姓名人的籍貫,也可以猜得佐證,譬如,唐代的大詩人元稹與名臣元結,就全是河南人。   


    現在姓元的中國人,如果想要弄清楚自己的出處,也就是查明自己的祖先究竟是漢人還是鮮卑人,如果沒有完整的家譜,恐怕是很困難的,因爲,我們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大熔爐,任何外族一旦接觸了漢族文化,就沒有不衷心嚮往面不知不覺被同化的。所以,元姓的中國人之中雖然有一部分是源自鮮卑族的拓跋氏,但拓跋氏在我國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之後,卻全心全意地接受漢族文化,時日一久,根本就跟漢族完全一樣,其間再也沒有絲毫分別。因此,把心思花在分分辯自己祖先的來源,實在是大可不必的。   


    南北朝之後的隋唐時期,河南的元氏光芒畢露,元結、元稹二人,就是最好的代表。   


    元結是天寶年間一位享有盛名的文人,據說韓愈每次談到唐代的文人,就頭一個對他推崇備至。根據後世學者的評論,元結在文學上的貢獻,是其文章簡淡高古,一變當時所習以爲常的排偶綺靡之風,對後世文壇具有深遠影響。他並且曾出任容管經略使,身諭蠻豪,綏定八州,軍民皆樂其教,爲後世宦者塑立了典範。   


    元稹更加是大名鼎鼎了,他的詩,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與當時的大詩人白居易被歷來的言詩者並稱『元白』,他們二人那種坦夷的詩體,也被號爲『元和體』,對我國詩壇的貢獻,垂爲不朽。這位大詩人官運非常好,一開始就以詩歌爲唐穆宗所賞,曾經高官至中書門下平章事,顯達當朝。據傳,當時皇帝的後宮嬪妃也都熱愛他所作的詩,所以宮中都呼他爲『元才子』而不名,可見得他在帝王面前的寵眷之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