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企明
趙孟\【秀石疏林圖】(見封二),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趙孟\(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鷗波、水晶宮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入元後,經程矩夫推薦,仕刑部主事,後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國公,卒諡文敏。工詩,善書畫,有【松雪齋集】。
趙孟\這幅畫,是我國畫史上一幅很著名的作品,畫作裏體現的美學思想,曾在我國畫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畫幅正中,繪一湖石,石旁分別綴以枯木、稚竹。湖石用飛白之筆畫出,橫拖豎抹,筆畫似斷欲續,疏鬆秀逸。稚竹用八分筆法寫出,樹木用籀書(大篆)筆法寫出,構成全圖秀美蕭逸、幽淡的畫境。圖卷後有柯九思、危素、王行等人的題詩,又有畫家自題一絕: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題詩並未模寫畫面具象,卻直截了當地發表畫法通書法的議論。首句,論述畫石用飛白筆法,畫樹木用大篆筆法。次句論述畫竹要與『永字八法』相通。『籀』,即籀書,也叫『大篆』。『八法』,即永字八法的簡稱,以永字為例,說明楷書的八種用筆方法,指側(點)、勒(橫畫)、弩(豎畫)、(勾)、策(斜畫向上)、掠(長撇)、啄(短撇)、磔(捺)。石、木、竹都是畫面具象,詩句所發議論,都緊扣畫面,絕非空論、泛論。第三、四句,對上述議論作總結性闡發,進一步強調書畫用筆同法的觀念。題詩反映了畫家的『書畫同源』的畫學主張,也體現出他注重筆墨情趣的藝術追求。清代八怪之一的黃慎,以草書筆法畫人物,海上畫派吳昌碩以籀篆筆法畫花卉,極具金石味,都是受到過趙孟\極深的藝術啟迪。趙孟\這幅畫,這首題詩,也就成為『畫論詩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歷來畫家喜歡在創作中滲透、貫串自己的美學思想和畫學主張,也就是用畫來體現畫論。題畫詩人或則畫家自己又用詩歌來挑明這種藝術理念,使畫論詩化。題畫詩有純寫議論之一格,或則半寫畫面、半涉論宗。所發議論,分兩大類:一類對畫幅的題材內容發出政論式、史論式的議論,如沈周【題墨蠶】:『牡丹論花不論葉,桑柘論葉不論花。饒爾五陵歌舞地,未如辛苦養蠶家。』這是很典型的政論式題畫詩。另一類對畫幅的構思立意、藝術技法發出畫論式的議論,如趙孟\【秀石疏林圖】。前者與畫論無關,這裏專門討論畫論詩化的問題。
詩人觀看畫幅後,既不具體描繪畫面具象,也不抒發主觀情思,更不停留在再現畫境美的層面上,卻對畫境作深入的理性探索,將視角投向審美理性的層面上,寫出闡述美學思想和畫學觀點的題畫詩。有的畫家,寄畫論於畫幅裏,為了便於讀畫人理解自己的構思匠心、藝術創作的經驗以及『畫藝三昧』,便題詩以自明之。於是,畫論不再是用題跋、隨筆的形式寫出,卻成為詩化了的藝術見解和畫學理念,形成了詩畫藝術融通的最高形態,詩化的畫論,將題畫詩和詩畫融通美引進到藝術哲學的殿堂。
先看看純發議論的一類題畫詩。
清王有一幅臨摹明代畫家王紱的【枯槎竹石圖】,惲壽平為作【石谷臨九龍山人枯槎竹石】詩,云:
心忘方入妙,意到不求工。
點拂橫斜處,天機在此中。
全詩句句發表繪畫理論。首句稱讚石谷『心忘』而畫藝入妙。蘇軾早在【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裏便論及『嗒然遺其身』的創作精神狀態,只有達到身心兩遺、物我兩忘的境界,筆下才能產生奇妙的藝術品。次句稱讚石谷崇尚『意到』的藝術追求,這是歐陽修【盤車圖】『古畫畫意不畫形』藝術思想的直接傳承。三、四句說,畫家隨意點拂,蘊含着無窮的『天機』。惲壽平用詩句論說畫家應有脫塵出俗的胸襟,方能創造出真趣天縱、逸氣飛動的藝術妙品。我們讀一讀惲氏的題跋(同一幅畫上):『枯槎竹石,非倪非黃,玩其率意落筆,脫盡畫家徑路,始見天趣飛翔,逸氣動人也。』便能領悟到整首詩所闡發的畫理。
元趙孟\【題蒼林疊岫圖】:
桑r未成鴻漸隱,丹青聊作虎頭痴 。
久知圖畫非兒戲,到處雲山是我師。
這是趙孟\的自題詩,不寫畫面景物,專談自己的藝術觀點,純發議論。首句自謂一生仕宦順達,做過高官,不能像陸羽那樣,成為隱居桑r間的人。『鴻漸』,即唐代文學家陸羽,自號桑r翁,生平大部分時間閉門讀書,不願出仕,有【茶經】傳世。次句說姑且做一個像顧愷之那樣『痴絕』於繪畫事業的人。『虎頭』,晉代畫家顧愷之的小字。後兩句,徑直道出『師雲山』的藝術意想,也就是『師法自然』的畫學觀點。這種觀點,早在唐代的張翟已經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見【歷代名畫論】卷一GA996#┧畏犢硪燦小壩肫涫θ耍不若師諸造化』(夏文彥【圖繪寶NFDA7!罰┑囊帳踔髡擰5攪嗽代,趙孟\用詩句再次表述了『師造化』的藝術觀,難能可貴。
以上這些純發議論的題畫詩,雖然沒有具體描繪畫面,但是畫家、詩人們總是就畫題發論,論由畫生,有時還在論述時偶爾點及畫面,充分反映出題畫詩的藝術特質,與單純的畫論迥然不同。
再看看半寫畫面(兩句)、半發議論(兩句)一類的題畫詩。
元鄧文原【題危太僕所藏滎陽鄭虔畫秋巒橫靄圖二首(其一)】:
鄭君胸次有江山,應識區區只一斑。
山色空濛斜日裏,鬱林遙指碧雲間。
前兩句,純粹說理,稱讚鄭虔胸中原自有丘壑,【秋巒橫靄圖】只是他胸中很小的一部分。後兩句,具體描繪畫面景物,斜陽裏,山色空濛,遙指碧雲暮靄之間,樹木鬱鬱蔥蔥,滿目秋光。畫面描繪的正是『區區只一斑』的景物,與前兩句的說理相照應,思致清幽,意境深遠。元王蒙【題范寬畫卷山水】:『范寬墨法似營丘,散落人間二百秋。咫尺畫圖千裏思,山青水碧不勝愁。』題詩前兩句,先涉論宗,指出范寬的山水畫師法李成,這與【宣和畫譜】『始學李成』的說法是一致的。這幅畫散落在人間已有二百多年。兩句詩論述了畫家師承和畫作流布的問題。後兩句,就落到畫面上,描寫范寬這幅畫卷具有咫尺間有千裏之思的筆勢,一幅青碧山水,逗起人們無邊的愁思。畫面實景與畫論相配合,引導讀畫人深入地欣賞范寬的這幅山水畫卷。以上兩詩,都是先發議論,再寫畫面的例證。
</p>
本文為全文原貌 請先安裝PDF瀏覽器 原版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