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3|回覆: 0

[史學] 國學經緯之"二十五史"簡介(4)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1-5-6 08: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後漢書

    【後漢書】九十卷,南朝宋范曄撰。范曄字蔚宗,順陽人。出身於一個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寧曾任晉豫章太守,著【穀梁集解】一書。【十三經註疏】中的【穀梁傳註疏】就是以【穀梁集解】為基礎寫成的。他的父親范泰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是宋武帝劉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覽群書、潛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曄有很深的家學淵源,一直以名門之後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節,仕宦不甘居人後,著述也不甘居人後。以此成名,也以此喪身。

    元嘉九年,范曄在為彭城太妃治喪期間,行為失檢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范曄鬱郁不得志,就藉助修史來寄託他的志向,開始寫作【後漢書】。元嘉二十二年,當他完成了本紀、列傳的寫作,同時又和謝儼共同完成【禮樂志】、【輿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時侯,有人告發他參與了劉義康的篡位陰謀,因此下獄而死。謝儼怕受牽連,毀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後漢書】只有紀傳部分流傳了下來。

    在范曄【後漢書】之前,已問世的有關東漢歷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曄以【東觀漢記】為基本史料依據,以華嶠書為主要藍本,吸取其他各家書的長處,刪繁補缺,整齊故事,超越眾家,後來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曄【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稱"三史",盛行於世。而諸家【後漢書】,除袁宏【後漢紀】外,都相繼散亡。於是范曄【後漢書】成為我們現在研究東漢歷史的最基本的依據。

    范曄【後漢書】的記述,起於劉秀起兵推翻王莽,終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詳載了東漢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

    三國志

    【三國志】,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作者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生於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一年,死於晉惠帝元康七年。他在蜀漢做過官,三十歲時,蜀漢政權滅亡,入晉後做過晉平令、著作郎。

    陳壽寫【三國志】以前,已出現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換)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三國志】中的【魏書】、【吳書】,主要取材於這些史書。蜀政權沒有設置史官,無專人負責搜集材料,編寫蜀史。【蜀書】的材料是由陳壽採集和編次的。陳壽寫書的時代靠近三國,可資利用的他人成果並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沒有條件獲得大量的文獻檔案。我們閱讀【三國志】時,就會發現陳壽有史料不足的困難,內容顯得不夠充實。陳壽沒有編寫志。我們要了解三國時代的典章制度,只好藉助於【晉書】。

    【三國志】善於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毀棄了自己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獨有陳書可以同【史記】、【漢書】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一直流傳到現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