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來源: 鳳凰網 在為父親守孝49天後,右眼失明的陳寅恪攜妻將雛,離開了已經淪陷的北平,踏上了流亡之路。在離開北平之前,陳寅恪把他的藏書寄往將要去的長沙,但趕到長沙,還沒等到這些藏書,便又匆匆隨清華大學南遷雲南。可是當書到長沙,竟悉數被焚毀在戰爭的大火中。
陳寅恪做學問的方式不是做卡片,而是在書上隨讀隨記,也就是古人說的『眉批』,眉批上寫滿了他的思考、見解和引證,這是他學術研究的基礎。書燒毀了,而他隨身帶着的常用的、備用的書,在繞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部分竟也被盜走了。這意味着,他以後的學術研究,將主要依靠他積攢的記憶了。
『家亡國破此身留,客館春寒卻似秋。』就在幾乎沒有參考書籍的情況下,陳寅恪撰述了兩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他把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書基本上都看過,然後回過頭來,好像是一段段的史料,然後是一個『寅恪按』,實際上是以論帶史,而絕對不是一個考據家。跟早年做的那種,從語文學到歷史學精細的對照,完全不一樣。
在中古研究裏面,他注意到的若干解釋中古中國的架構和因素,至今仍是很多研究者繞不過去的課題。比如對於文化種族的關注,對於家族的關注等。說陳寅恪是一個了不起的學者,是因為他並不是在具體的領域裏奉獻了什麼具體的結果,而是說他開創了一個研究的範式。
這是兩本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著作。陳寅恪寫書的種種細節,至今仍被後世記憶着。在四川李莊的時候,鄧廣銘先生住在陳寅恪的樓底下,傅斯年對他說,陳先生如果有什麼事一跺地板,你就馬上跑上去。有一次鄧廣銘跑上去,看見陳先生躺在床上呻吟,說我要快死了,我這個身體快不行了,我堅持不住了。但是他又說,我不寫完這兩稿,我不死。
在國際漢學界具有廣泛影響的【劍橋中國史】在提到陳寅恪時,給予了異乎尋常的褒獎:『解釋這一時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個大貢獻是偉大的中國史學家陳寅恪作出的。他提出的關於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觀點,遠比以往發表的任何觀點紮實、嚴謹和令人信服。』
牛津大學1939年曾正式聘請陳寅恪擔任該校漢學教授,並於此後數年一直虛席以待。因為他們認為,陳先生是當時『最優秀的中國學者』。
『國可以亡,史不可斷』
就是這樣一位『最優秀的中國學者』,『一個天生的導師』,此時卻身處戰火之中,他的工作條件驚人地惡劣。陳寅恪之女陳美延回憶說:『父親工作的時候汗流浹背,在一個茅草房裏,風雨一來,把房子都能刮塌的那種房子裏頭,也沒有桌子,就是一個箱子,搬一個小凳寫文章。』『他寫完,需要休息,就帶我出去散步,我那時候很小,就穿個木板鞋,在山上跑,滿山的映山紅啊……父親只能在休息的間隙,感受到一種遠離戰亂的歡愉。』
『那時我還放羊,為什麼放羊呢,因為實在沒有營養,只好買一隻母羊,生了小羊,可以給父親擠一點奶。那時候父親還能看得見,帶着我出去散步,在路上他還問我,羊喜歡吃什麼,羊的脾氣是怎麼樣的,一隻鄰居的狗在前面引路,他問為什麼狗要在那兒撒尿做記號啊?說這些的時候他都挺開心的。』
由於長期用高度近視的左眼工作,陳寅恪的視力急速下降。當他輾轉來到成都燕京大學,到學期期末考試評卷時,他已經難以把學生的成績,及時無誤地填入欄格細小的成績單裏了。為避免出錯,他只能無奈地讓大女兒代他把批好的分數抄到表格上。
1944年12月12日,陳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後一種【元白詩箋證稿】基本完成了。但就在這天早上,陳寅恪起床後痛苦地發現,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只得叫女兒去通知學生:今天不能上課了。
他在成都的醫院做了眼科手術,但手術沒有成功。半年後,二戰結束,依然記得他的牛津大學,請他赴倫敦治療眼疾。然而數月奔波,他的雙目還是沒能看見光明。
在抗戰如此嚴酷的境遇裏,陳寅恪頑強地為後世留下了他對中國唐代歷史的系統研究。他在大災難面前,恪守着一個民族的史學傳統:『國可以亡,史不可斷,只要還有人在書寫她的歷史,這個民族的文化就綿延不絕。』
永不熄滅的學術之光
抗戰勝利了,雙目失明的陳寅恪由人攙扶着重新回到清華園,這時他57歲。失去了學者治學讀書第一需要的雙眼,他將如何度過後半生的學術生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