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84|回覆: 0

[史學] 田餘慶:中國古代史上的國家統一問題(2)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6-11 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易
再看戰國的情況。戰國跟春秋,我們統稱東周,實際上是一個時代分成前後兩段而已。春 秋這個時代大概過了300年,就是暫時在盟會狀態之中維持秩序,局勢慢慢就有一種變化。最大的變化出現於公元前403年,這一年,西周分封秩序出現了一個 大缺口,就是所謂三家分晉。晉國是西周分封的一個大國,經過了長期發展過程之後,晉國內部秩序沒有維持住,盟會也阻止不了晉國內部的分化,這個諸侯被他底 下的三家給顛覆了,所以叫做三家分晉。這是一個政治上的偶然事件,但是卻是西周分封制度破壞的一個大標誌。接踵而來就有一點像多米諾骨牌,一個又一個事件 接題而來,三五十年出現一個。把幾個大問題,幾個年代一排比,可以看得出來秩序上的變化:公元前403年,這是三家分晉。到了公元前386年,齊國又出了 問題,齊國本來是受封於西周的姜氏,姜氏的齊國被下面的田氏所取代,這件事和三家分晉挨得很近。到公元前334年,又出現了一個新的事情,兩個強大的諸侯 國,一個魏國、一個齊國,在徐州相約稱王。稱王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大事,在此之前只有周室,周天子叫做周王,被封的國家最多只能稱公,這是一個封建秩序中的 等級問題。『徐州相王』說明諸侯也叫做王,意思是說和周天子是平起平坐的,而周天子則只是逃亡到洛陽來的一個流亡政府,沒有實力。諸侯與周王名分上平起平 坐,實力上超越周王,周的秩序更進一步破壞了。公元前288年,又出現了一個現象,兩個強國,西方的秦,東方的齊,齊秦兩個強國彼此相約,不稱王了,改稱 爲帝。在古人的觀念里,三皇五帝的帝,實際上已經進人人神之間,超越世俗的統治者,把周王壓到自己的腳底下。這個事情的出現是一個象徵,就是王之上還要出 現一個新的名號,才能維持秩序。齊秦互帝出現了一下,又取消了,條件還不夠成熟。再到公元前256年,一個後起的強國――秦國,冒冒失失的強國,又是個野 性比較強的強國,敢冒天下之大不匙,居然從西面跑到東面,把周王滅掉了。周不存在了,大家都是王,王以上必然要產生新的統治者,必然要出現一個帝。不能是 兩個帝,只能是一個帝,這一個帝誰來做?戰國後期,實際上就是爲這個惟一獨尊的帝的出現創造條件、敲鑼打鼓。
從這裡我們聯繫到當時輿論的動 向,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所謂諸子百家爭鳴。百家爭鳴的現象內容豐富,研究思想史,研究各種歷史的都很重視百家爭鳴的內容。我在這裡說到的,是一個新秩序 的出現所需要的政治輿論,從這個角度來看一看諸子百家和後來形成的政治局面之間的關係。周的分封秩序破壞以後,用什麼秩序來代替,春秋盟會沒能解決,戰國 時候硬打硬的打法,彼此抬高地位的辦法也還沒能解決。到底應該怎麼解決,而解決以後又是個什麼狀態,應當給未來的新秩序設想一些藍圖。諸子百家中間有許多 設計社會政治走向的學說,實際上就是爲未來的統一描繪藍圖,製造輿論。比如『九州說』,中國政區的劃分,不是一個國。一個地區分開,而是用九個州來區分。 九個州是在西周分封的地域之內劃分的,從北到南有冀州、青州、克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從這裡進人關內還有雍州、梁州。這九個州的名字並不是在過去 都存在,過去也不是這樣區劃開來的,這是戰國時人自己的設想,還說是當年夏禹治水的時候巡行天下,已經把這九個州劃開了,所以叫禹貢九州。禹貢九州之說就 成爲一種將來要形成的國家的行政區劃。實際上秦漢統一以後也超越了北方所有的九州而到了南方。將來形成的新的秩序應該是繼承夏、商、周的,而夏、商、周被 模糊地認爲是華夏的一統王朝,那麼就有人想到今後的制度也應當沿續夏、商、周。這個一統又要給它設計一個新的形式,中心區域是中央直轄,叫做王畿。王畿之 外有一個圈圈包圍著,這就是中央所必須配置的勢力,也可以是諸侯。在這個層次之外又有第三個圈圈,這個圈圈應該是可以用綏靖的手段把秩序安定下來。第四個 層次,則是可以用一些約定的辦法保持聯繫。到最外一個層次,就是少數民族,蠻夷戎狄,他們住在外頭,叫做內諸夏而外夷狄。這五個層次當時叫做五服,就是匈 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這也是一種對未來政區的設想。整整齊齊的五服自然是做不到的。這只是戰國時候爲將要出現的新秩序的一種說法。從理論上說, 夏、商、周以後應當出現一個新的朝代,朝代的代替有沒有規律可循呢?有人從這個方面思考,出現了所謂五德終始說。五德終始說認爲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 一種秩序代替另一種秩序,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用德來表示,形象化來說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用五行來表示五種秩序的代替也有不同的解 釋,有人認爲是五行相剋,也有人認爲是五行相生。秦統一以後,用五行相剋的說法,認爲在五德終始裡頭,周的德是火德,克火的是水,所以秦統一以後標榜自己 是水德,與水德相應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表徵,包括顏色、數字、曆法變化等等。拿曆法來說,夏曆,就是我們今天用的陰陽合曆的農曆據說是夏代所使用的曆法。 夏代以後,商有商的曆法,周有周的曆法,實際上是同一種曆法相因相革。夏曆正月爲歲首,可是商的曆法就不是用正月爲歲首,它是用十二月爲歲首,到周的時 候,它用的是十一月爲歲首。到了秦,它覺得要繼承這個東西,按這個東西的變化規律來說,秦的歲首必然是十月。所以我們現在看到歷史上記載秦的年月,都是以 十月爲歲首,一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才改回到正月。這也是一種爲統一地繼承夏。商、周的秩序而設計的秩序。至於民間社會秩序,也有一種辦法,就是主張井田制。 農民總是要有土地種,分土地得有一個辦法,把它系統化,把它規整化,把它理想化,因而形成井田制。看來,這種歷史的鋪墊,爲秦漢的出現,爲這個統一國家的 出現,呼喚了幾百年。秦的統一,上面有周製作爲源頭,中間有各種設想、各種藍圖,最後形成了秦的統一制度。 當然秦的統一不光是一個歷史的因革而已。秦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這麼多人所組成的國家,能夠接受這個統一,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文化的延續。同樣一 種文字,同樣一種曆法,同樣一種生活方式的人,對於戰國諸子的思想輿論是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文化才是中國統一真正的凝固劑。這樣就爲秦朝建立統一制度 打下了基礎。秦的統一,說起來是十年統一戰爭,實際上是水到渠成,並沒有太大的戰爭,確實是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歷史鋪墊造成的必然結果。由西周那種我們把它 說成是統一,而且古人還認爲是夏。商、周相沿一貫的統一,到我們認爲確實的、比較有內容的秦漢的統一,這是中國國家統一過程的第一個時期。
與 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漢所形成的統一否定了分封制,但是又不是絕對否定。分封制其實也有它存在的理由,因爲最高統治世襲,世襲者最可靠的親信就是自己的血 親。有了這樣一個原因,他認爲自己最安全的保證就是由他的血親來控制局面,所以就有這樣一個分封制度。後來分封制度造成了那麼大的禍害,要取消。但是取消 以後,統治者仍然是世襲的,他仍然認爲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還得有分封。秦統一以後,不得不把分封製作爲一個最大的對立面予以否決,郡縣制代替分封制,但 實際上在以後的朝代,爲了最高統治的需要,分封制的因素還不斷出現,就連西漢也是這樣。西 漢跟著漢王劉邦打天下,與其平起平坐的,都是這個王那個王,地位上沒有太大差別,所以劉邦做了天子,只好把這些人都封爲王。到後來尾大不掉,一個個都叛 變。封異姓王不可靠,就改封同姓王。同姓王后來也不可靠,而分封制度還又有必要,於是就限制封君的權力。最後定下來,分封只到侯一級,侯的地位相當於一個 縣,侯國的全部租稅所人由這個候所有,侯國的行政權是歸中央政府的,侯國的官員由中央派,用這個辦法暫時解決了問題。以後各朝各代都有分封制,因爲這是君 主世襲制下被認爲最可靠的一種統治秩序,只是具體辦法各有不同。
秦漢統一帝國,這樣一個帝國不同於世界上任何一個軍事――政治帝國。古希臘、 古羅馬,成吉思汗、拿破崙等等都形成過軍事征服,形成過一時的大帝國,但是這些大帝國到後來分崩離析了。爲什麼?就因爲他們所建立的大帝國沒有像中國出現 秦漢大帝國之前那麼一種幾百年來歷史的鋪墊,沒有這樣一種堅牢的基礎。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在進人中國,統治中國之前,它在歐洲、在中亞、 在西亞建立了幾個汗國,這些汗國有的也延續了很多年。但是蒙古人的業績只留在中國,建立了元朝,其他地方所建立的汗國一個一個崩潰了。蒙古人自己的歸宿還 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和中國相鄰還有一個蒙古人民共和國。因爲只有中國的土地,才有建立統一大國的傳統和完備的制度,能夠讓蒙古族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國 家,作爲一個朝代傳承久遠。這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
秦統一以後,對開發國上做過一件大事,就是遷徙七種共50萬身份低下的或犯了罪的人, 到嶺南去戍守,叫做『七科謫』。這是一件大事。從開發中國的邊疆土地來說,一撥一撥去是比較常規的。只有這一次是一個大的行動,從中國北方,一支50萬人 的戍卒被派到了嶺南,把中國南方的國土一直推進到南海邊上,把長江和珠江之間大片的還沒有開發的土地,包括生息其中的各族人民,一次圈到中國範圍裡面來。 這對中國以後逐步開發南方起了很大作用。50萬在當時是一個極大的數字,50萬七科謫的人到了嶺南以後,一方面必然要同化到當地的越人裡面去,另外一方面 這50萬人在當地越人中間勢必會起到傳播中原華夏文化的作用,對嶺南的開發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在在廣州發現了許多漢代南粵王的遺蹟,包括宮殿在內,所 涉及的人,他們本人或他們先人就是七科謫的時候到南方去的人。秦漢通西域,交通西南夷,也起了這種作用,但後代反覆較多,與戍嶺南不大一樣。當然,南方的 開發也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南方處在落後狀態,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麼容易完成。所以統一有可能在一定情況之下出現分裂,三國就是這樣出現 的。
三國鼎立的狀況,只能出現在長江邊上。從北向南開發,這個地帶開發的是比較早一些。只有這個地帶才有可能在此時出現相對獨立的國家,和北 方對抗,出現一種割據。另外一方面,這個地帶的發達程度也還不是很高,不能長期脫離北方,所以它能夠存在的割據時間不是一個長時期,而是一個短時期。此時 之所以有三國,具體說來是因爲在中國北方出現了動亂。大量的北方人口向南遷移,長江沿岸、南北兩面自然地形成了三個區域:一個是揚州,就是江東地區,開發 得早一些;一個是荊州,就是今天的兩湖區域;一個是益州,實際上是成都平原。這三個區域在東漢時候人口增加很多。東漢人口是大量減少的,從西漢的六千萬一 下減少到一兩千萬,後來慢慢地增加,到後期才接近西漢的水平。東漢北方各個州郡普遍減員,只有揚州、荊州、益州增員,而且增得很多,揚州大概增加了百分之 三四十,荊州百分之六七十,益州百分之六十。這個地區的發展,從人口來看,速度是相當快的。以後魏、蜀、吳三國爭權的時候,荊州爲什麼沒有能夠出現一個國 家呢?因爲荊州處在一個四戰的地理環境,不可能長期立國,所以荊州就是跟著吳國、蜀國一起和北方對抗。這是在中國南方開發中間出現的一個政治現象,一段插 曲。
南方開發的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事情,就是開發中的南方曾經兩次支持過北方政權的偏安,一次是東晉,一次是南宋。沒有南方的發展,不足以 支持偏安政權。南方要是蠻荒一片的話,政權在這裡就沒有立足的餘地。反過來說,要是南方的開發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南北的交往已經不可阻隔,在南北不可分 割的情況之下,要在南方搞一個偏安也不容易,因爲這個偏安也偏不成,割據割不了,南北是一起的。所以恰恰是在南方的發展中間,是在和北方差距縮小的過程中 間,足以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又沒有達到和北方完全平衡的狀態,還可以搞割據,是在這個情形之下出現了兩次偏安。中華民族歷史上,南北不平衡發展中間,所表 現出來的分裂的可能性,造成了兩次偏安的存在,我覺得對中國歷史來講是一種苦澀的成就。因爲畢竟有了南方這個地方,可以使北方的政權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能夠 到南方來偏安,而且是延續了很長時期。東晉的偏安連上南朝一共是200多年,南宋的偏安也是100多年。而且在這個偏安政權延續的過程中間,南方由於接納 了一個新的政權,它帶來了新的人口,有自己一套規模,有各種機制帶動南方進一步開發,加速了南方的發展,對於南方來說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傳統上說,這 個政權不是直接被消滅,而是能夠有一個可以去的地方,在那兒做一個偏安,這對民族歷史來說還算是有一定的成就,但是畢竟是被打過來的,被追過來的,被逼過 來,是在屈辱的狀態之下存在,所以又很苦澀。我們的歷史,包含著那麼多複雜的矛盾的現象讓我們去思考。
南北不平衡的發展過程大體上是結束在唐 五代之際,因爲唐五代的時候,南方的水平已經不低於北方,如果說沒有以後又一波的民族問題的出現,中國歷史會是另外一個樣。但是後面又一個波浪起來,南方 又被迫接受一個南宋偏安政權,南北不平衡表現出來的一種潛在的分裂又出現了。元以後中國的歷史,從國土開發的角度來說,不存在分裂的可能性。所以過去可以 有偏安,有東晉和南宋的偏安,到了蒙古人打過來的時候,南宋皇帝再想在這裡偏安已經不可能了。特別是明朝,明朝被滅以後有一個南明,南明的皇帝也是想搞偏 安,但是沒有一個皇帝搞成了,在清軍的追逐之下,一個一個被消滅掉,出不了一個割據的局面。爲什麼?因爲這個時候南北一體,已經達到了很難在南方建立偏安 局面的狀態,所以南明跟過去的東晉,過去的南宋都不一樣。從國土開發的角度看,再往後的歷史,應當是解決中國發達的東部和落後的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這 個任務在古代沒有條件解決,就是剛才我說的,中國缺少一個資本主義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到今天要我們這一代來加以解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