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86|回复: 0

[史学] 大思想家王夫之的政治智慧

[复制链接]
阿土伯呀 发表于 2010-4-2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中国网
《读通鉴论》是现今一些史学专家很重视的史论著作,比如葛兆光先生就对此书很重视,写过评述;文化史的大专家冯天瑜先生曾说过,他把《读通鉴论》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放在枕边,经常阅读。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晚年的著作,也是他在史论方面最为系统的代表作。王夫之结合明末清初现实的社会政治状况,认真研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深入地思考明王朝败亡的严酷现实,对历史上治乱兴衰作了精彩评述。他据实而论,有感而发,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深刻地阐述自己独立见解,处处表现其真知灼见,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史论著作。
    《读通鉴论》在六十多万字、分为三十卷的叙述中,对每一个朝代的历史进行仔细述评,每卷卷内不分标题,只在卷末附有《叙论》。作者在述评历史的过程中阐述他的历史观点。他惋惜明王朝的灭亡,又非常痕恨明王朝的腐败政治,他在论史、评史的过程中总结历代政坛的经验,阐明其政治改革的主张,思古论今,以史为鉴。他以务实的历史观来批判务虚的道学思想,在论史的同时,阐明其政治思想理论,他的史论观点至今仍很有借鉴的意义。
    在王夫之看来,历史是进步的,不断更新的,宋明理学家们推崇“三代盛世”,王夫之则认为,唐虞以前完全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古三代“暴君横取”,社会处于蒙昧状态,他主张“趋时更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王夫之把国家的治乱兴衰与人的生死存亡相比,认为都是有“理”的,有规律的:“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读通鉴论》卷二十四)
    王夫之认为,历史上朝代的更替,国家的成败都是有“理”可寻的,成与败皆有其历史的原因,他主张从历史中去吸取经验教训,把历史看成是“求治之资”。有明朝灭亡的惨痛教训,他努力去总结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力图找到治国安民的诀窍。首先他清醒地认识到,清取代了明,并不是清怎样的强大,而不要还是明王朝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他说:“夷狄之蹂中国,非夷狄之有余力,亦非必有固获之心,中国致之耳。”(卷二十一)王夫之批评了腐败王朝的种种弊病,如君主与大臣聚敛钱财,君王贪功自矜、滥杀忠良,大臣拥兵自重强枝弱干,奸臣败坏纲纪蛀蚀国家,文人空谈学风日衰邪说日盛,商贾搜刮国资民财,叛臣引狼入室屈膝投降,高官互相倾轧勾心斗角等等,广泛涉及到历代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当然,他在这些方面的批评在历史上有一些睿智的史学家也曾有过叙述,王夫之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看出了导致这些社会弊病的原因是社会政治制度没能顺应现实的发展趋势而改变,他认识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卷五)
    作为深刻的思想家,王夫之显然比在他之前的一般史学家高明,他知道从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去看问题,他认为秦始皇改郡县制的成功是“势相激而理随以易”。(卷一)郡县制是随势而成。唐王朝前期顺应了历史趋势,“天下帖然受治”。(卷二十)通过对历朝历代的分析,王夫之得出了一个具有历史哲学意义的结论:“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矣。”(卷一)也就是说,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才是合理的。这种“理势合一”、“理因乎势”的历史观在当时是有其新颖性和深刻性的。
    这种观点让我们联想到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的著名论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在这位哲学家看来,“现实”不等于“现存”。“现存”的只有当它是顺应了客观的发展趋势时,它的继续存在才是“现实”的,也才是合理的;而如果“现存”的已经违背了客观的发展趋势,则它的继续存在就不是现实的了,也是不合理的,只有它的不存在,它的被更新,被别的“存在”所取代,才是“现实”的,才是合理的。这能启发我们去理解王夫之的“理因乎势”,“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矣”。
    以此观点审视历史,王夫之批判了封建史学中长期盛行的“正统论”。先秦儒家,特别是唐时的韩愈及宋明的理学家们,都主张“道统论”,封建君王的继位必须符合“道统”,忠孝标准成了评判历史发展的基本标准,政治伦理化,“三纲五常”不仅是伦理原则也成了政治准则。王夫之拿“正统论”开刀,他说:“统者,合而不离,续而不绝之谓也。”也就是说,“统”不是统一于“道统”,而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国家统一,是合理的延续。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处于良性的运行中,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以此观之,一个统一的国家如果能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其长久持续的政权,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获得的,或和平取代,或武力取得,或篡权而获,只要是顺应了大势,使国家能“合而不离,续而不绝”,它就是正统的,就是合理的,不管掌权者是姓刘、姓李、姓赵,还是姓朱。可见,这种“理因乎势”的史学观,在明亡后不久,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颇有胆识,颇有独创见解的。
    在王夫之的忆想中,曾几何时,大明王朝兴盛时,是何等辉煌:“财足自亿也,兵足自强也,智足自名也。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休养厉精,士佻粟积,取威万方。濯秦愚,刷宋耻,此足以保延千祀,博衣弁带,仁育义植之士m,足以固其族而无忧矣。”(《叙论一》)可转眼而过,明王朝却西里哗啦就倒塌了,在他看来,明代亡国的原因,在于“以一人疑天下”,“以天下私一人”,其实,“以天下论者,必遁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抑非一姓之私也。”(《叙论一》)。这样的论点包含着一个大胆结论:明王朝其实不是朱家的天下,不是“一姓之私”。这看法接近于黄宗羲观点:专制制度是以天下为一己之物,是该大力批判的。只不过黄宗羲是从明代的现实状况去作思想分析得出的结论,而王夫之则是通过对历朝历代的历史分析悟到的见解。这种见解是对宋元以来政治道统观念的大胆批判,那种天下一家一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统”观念,在明亡后已经引起了一些明智的思想家的质疑,更是受到了黄宗羲、王夫之的尖锐批判,如黄宗羲就喊出了振人发溃声音:“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王夫之历史发展趋势上来阐明“理因乎势”的历史观可以看成是黄宗羲观点的注解。
    当然,王夫之尽管有明智的历史见解,但他毕竟是传统文化培育的思想家,他依然是主张“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二,天子之位也”(卷十三),“天子之治,统于天子者也。”(卷十六)只不过他希望君王要有德行,要能顺“势之所趋”。在他看来,治理天下的还是依靠是有“厚德”的天子,他反对异端思想,指斥李贽等的反叛精神;他不反对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军。总之,他开明有创见的历史观和传统的保守观念混合在一起。
    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作为明王朝灭亡的见证人,王夫之没有消沉,没有因悲痛愤慨而失去冷静,而是能清醒地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刻的思考,并得出有创造性的见解,这已经很伟大了。
    《读通鉴论》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珍藏着富有启发性的政治智慧,我也是把它作为经常阅读的重要书籍的。
      作者:文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