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82|回覆: 0

[史學] 大思想家王夫之的政治智慧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4-28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網
【讀通鑑論】是現今一些史學專家很重視的史論著作,比如葛兆光先生就對此書很重視,寫過評述;文化史的大專家馮天瑜先生曾說過,他把【讀通鑑論】和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放在枕邊,經常閱讀。
    【讀通鑑論】是王夫之晚年的著作,也是他在史論方面最為系統的代表作。王夫之結合明末清初現實的社會政治狀況,認真研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深入地思考明王朝敗亡的嚴酷現實,對歷史上治亂興衰作了精彩評述。他據實而論,有感而發,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深刻地闡述自己獨立見解,處處表現其真知灼見,是一本十分難得的史論著作。
    【讀通鑑論】在六十多萬字、分為三十卷的敘述中,對每一個朝代的歷史進行仔細述評,每卷卷內不分標題,只在卷末附有【敘論】。作者在述評歷史的過程中闡述他的歷史觀點。他惋惜明王朝的滅亡,又非常痕恨明王朝的腐敗政治,他在論史、評史的過程中總結歷代政壇的經驗,闡明其政治改革的主張,思古論今,以史為鑑。他以務實的歷史觀來批判務虛的道學思想,在論史的同時,闡明其政治思想理論,他的史論觀點至今仍很有借鑑的意義。
    在王夫之看來,歷史是進步的,不斷更新的,宋明理學家們推崇『三代盛世』,王夫之則認為,唐虞以前完全處於未開化的野蠻狀態,古三代『暴君橫取』,社會處於蒙昧狀態,他主張『趨時更新』,『事隨勢遷而法必變』。王夫之把國家的治亂興衰與人的生死存亡相比,認為都是有『理』的,有規律的:『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亂有亂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違生之理,淺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國家之治亂存亡,亦如此而已矣。』(【讀通鑑論】卷二十四)
    王夫之認為,歷史上朝代的更替,國家的成敗都是有『理』可尋的,成與敗皆有其歷史的原因,他主張從歷史中去吸取經驗教訓,把歷史看成是『求治之資』。有明朝滅亡的慘痛教訓,他努力去總結歷史上的成功經驗,力圖找到治國安民的訣竅。首先他清醒地認識到,清取代了明,並不是清怎樣的強大,而不要還是明王朝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他說:『夷狄之蹂中國,非夷狄之有餘力,亦非必有固獲之心,中國致之耳。』(卷二十一)王夫之批評了腐敗王朝的種種弊病,如君主與大臣聚斂錢財,君王貪功自矜、濫殺忠良,大臣擁兵自重強枝弱干,奸臣敗壞綱紀蛀蝕國家,文人空談學風日衰邪說日盛,商賈搜刮國資民財,叛臣引狼入室屈膝投降,高官互相傾軋勾心鬥角等等,廣泛涉及到歷代王朝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當然,他在這些方面的批評在歷史上有一些睿智的史學家也曾有過敘述,王夫之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看出了導致這些社會弊病的原因是社會政治制度沒能順應現實的發展趨勢而改變,他認識到『事隨勢遷而法必變』。(卷五)
    作為深刻的思想家,王夫之顯然比在他之前的一般史學家高明,他知道從歷史發展的自然趨勢去看問題,他認為秦始皇改郡縣制的成功是『勢相激而理隨以易』。(卷一)郡縣制是隨勢而成。唐王朝前期順應了歷史趨勢,『天下帖然受治』。(卷二十)通過對歷朝歷代的分析,王夫之得出了一個具有歷史哲學意義的結論:『勢之順者,即理之當然者矣。』(卷一)也就是說,只有順應歷史的發展趨勢,才是合理的。這種『理勢合一』、『理因乎勢』的歷史觀在當時是有其新穎性和深刻性的。
    這種觀點讓我們聯想到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的著名論題:『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在這位哲學家看來,『現實』不等於『現存』。『現存』的只有當它是順應了客觀的發展趨勢時,它的繼續存在才是『現實』的,也才是合理的;而如果『現存』的已經違背了客觀的發展趨勢,則它的繼續存在就不是現實的了,也是不合理的,只有它的不存在,它的被更新,被別的『存在』所取代,才是『現實』的,才是合理的。這能啟發我們去理解王夫之的『理因乎勢』,『勢之順者,即理之當然者矣』。
    以此觀點審視歷史,王夫之批判了封建史學中長期盛行的『正統論』。先秦儒家,特別是唐時的韓愈及宋明的理學家們,都主張『道統論』,封建君王的繼位必須符合『道統』,忠孝標準成了評判歷史發展的基本標準,政治倫理化,『三綱五常』不僅是倫理原則也成了政治準則。王夫之拿『正統論』開刀,他說:『統者,合而不離,續而不絕之謂也。』也就是說,『統』不是統一於『道統』,而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國家統一,是合理的延續。用現在的話說,是一個社會的發展處於良性的運行中,長治久安,和諧發展。
    以此觀之,一個統一的國家如果能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其長久持續的政權,無論是採用什麼方式獲得的,或和平取代,或武力取得,或篡權而獲,只要是順應了大勢,使國家能『合而不離,續而不絕』,它就是正統的,就是合理的,不管掌權者是姓劉、姓李、姓趙,還是姓朱。可見,這種『理因乎勢』的史學觀,在明亡後不久,能提出這樣的觀點,是頗有膽識,頗有獨創見解的。
    在王夫之的憶想中,曾幾何時,大明王朝興盛時,是何等輝煌:『財足自億也,兵足自強也,智足自名也。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休養厲精,士佻粟積,取威萬方。濯秦愚,刷宋恥,此足以保延千祀,博衣弁帶,仁育義植之士m,足以固其族而無憂矣。』(【敘論一】)可轉眼而過,明王朝卻西裏嘩啦就倒塌了,在他看來,明代亡國的原因,在於『以一人疑天下』,『以天下私一人』,其實,『以天下論者,必遁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盜逆之所可屍,抑非一姓之私也。』(【敘論一】)。這樣的論點包含着一個大膽結論:明王朝其實不是朱家的天下,不是『一姓之私』。這看法接近於黃宗羲觀點:專制制度是以天下為一己之物,是該大力批判的。只不過黃宗羲是從明代的現實狀況去作思想分析得出的結論,而王夫之則是通過對歷朝歷代的歷史分析悟到的見解。這種見解是對宋元以來政治道統觀念的大膽批判,那種天下一家一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統』觀念,在明亡後已經引起了一些明智的思想家的質疑,更是受到了黃宗羲、王夫之的尖銳批判,如黃宗羲就喊出了振人發潰聲音:『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訪錄・原君】)王夫之歷史發展趨勢上來闡明『理因乎勢』的歷史觀可以看成是黃宗羲觀點的註解。
    當然,王夫之儘管有明智的歷史見解,但他畢竟是傳統文化培育的思想家,他依然是主張『天下所極重而不可竊者二,天子之位也』(卷十三),『天子之治,統於天子者也。』(卷十六)只不過他希望君王要有德行,要能順『勢之所趨』。在他看來,治理天下的還是依靠是有『厚德』的天子,他反對異端思想,指斥李贄等的反叛精神;他不反對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軍。總之,他開明有創見的歷史觀和傳統的保守觀念混合在一起。
    我們不能苛求古人,作為明王朝滅亡的見證人,王夫之沒有消沉,沒有因悲痛憤慨而失去冷靜,而是能清醒地對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的思考,並得出有創造性的見解,這已經很偉大了。
    【讀通鑑論】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還珍藏着富有啟發性的政治智慧,我也是把它作為經常閱讀的重要書籍的。
      作者:文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