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46|回復: 0

[史學] 失而复得的《旧五代史》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07-2-28 0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人教网

繁盛的唐王朝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较长期的分裂时期,南方叫作“十国”(其中一个是山西的北汉);北方中原地区先后嬗替着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历史上称为五代时期。有关这一段历史的正史,便叫作五代史。和唐书分为新、旧一样,五代史也有两种;《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都是北宋时期成书的。前者的名义主编为薛居正,后者的作者为欧阳修。后来史学家常常把前者简称为“薛史”。后者简称为“欧史”。  

《旧五代史》撰于北宋初年。那时五代时期的各朝“实录”基本没有散失,又有范质的《五代通录》作底本,再加上编书者对史料比较熟悉,因此成书时间很快,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下诏修书,至第二年书成,仅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从宋朝藏书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记载看,《旧五代史》的实际作者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P等诸人。他们是当时的学者名流,在《宋史》里都有传。史称卢多逊少年成名,甚有“笃学”;扈、张二人也是“少能文”,“幼而好学,有才藻”;李P更是知识广博,曾主编过《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大部头类书。他们大部分又在五代时期生活过一段,对那段历史比较了解,因此《旧五代史》材料较为丰富。尤其是保存了许多后来已经散失的当时的诏令公文和当时人写的“行状”、墓志铭等,这都是人物传纪的第一手的资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其时秉笔之臣,尚多逮事五代,见闻较近,纪、传皆首尾完具,可以征信。”因此,宋初《旧五代史》编成后,受到文人和史家的重视。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以及后来胡三省撰《通鉴注》”,皆从中取材甚多;北宋文坛名家沈括、洪迈等人的著作也多加援引。又因为此书修于北宋太祖开宝六年,此时南方诸国尚存,许多编者对南方史事更为熟悉,因而更多地编进了有关十国的第一手资料。直到明清之际,史家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时,还有记载说他曾向当时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借过《旧五代史》,  

这足证在《旧五代史》里包含着许多南方十国的可贵的资料。  

《旧五代史》共一百五十卷,纪六十一,志十二传七十七。按五代断代为书,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各十余卷至五十卷不等。对于南方和北汉十国以及周围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吐蕃等,则以《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来概括。因此这部书虽名为五代史,实为当时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各民族的一部断代史。  

《旧五代史》也有不少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成书太快,因而来不及对史料加以慎重的鉴别,有的照抄五代时期的实录,以至把当时人明显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歪曲史实和溢美人物的不实之辞录入书中。如对后唐的权臣张全义,传中就大肆赞美他他的治洛(阳)的功勋,而讳言其大量丑行。而这些丑闻在后来宋人王禹写的《五代史阙文》中揭露甚多。正由于这样,赵翼的《廿二史记》对《旧五代史》指责很多,专门写了“薛史书法回护处”和“薛史失检处”两个专题,举了好些例证说明薛史的不实。 但是从史料角度说,“薛史”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这毕竟是它的功劳。尤其经过长期南北分裂混乱,许多五代时期的“实录”和其它第一手材料大部散佚,因而这部近乎“实录”压缩本的史书,价值就更高了。  

北宋仁宗皇v年间(1049―1054年),出自文史大家欧阳修之手的《新五代史》撰成。此后,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就开始不那么流行了。到了金代,金章宗又断然下令学官服读“欧史”,“薛史”更被冷落,后来就逐渐散失。明朝初年只有内府才有传本,到清朝时这本书就完全散失了。一直到乾隆年间,组织修《四库全书》,命修史官邵晋涵又从明成祖时修成的《永乐大典》中辑出当时散录进去的《旧五代史》部分,共辑出原书的十分之八九,然后又分别从《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五代会要》、《契丹国志》等书互相补充参证,才又恢复了原书的基本面貌。乾隆命令将这一辑本刊进二十四史,这才使《旧五代史》又成为二十四史的一部。民国年间会刊二十五史,这部书当然也就成了二十五史的一部。  

因为收进二十四史的《旧五代史》毕竟还是“辑本”,有些纪传零落不全,十二篇志中序言仅及其半,后世史家对此深以为憾,总期望有全貌的《旧五代史》从民间再现。本世纪三十年代,曾有信息说安徽藏有一套金朝刊本《旧五代史》,后又传说藏在上海,但经辗转查询,至今犹未问世。今辑本《旧五代史》经诸家研究考实,发现乾隆时从《永乐大典》抄出的原文,已被清朝史官篡改。著名史学家陈垣曾专著《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三卷,依次用《册府元龟》对比了乾隆辑本凡一百九十四条,总结出清朝史官增删挖补的十类,都有政治用意。因此,今天我们在研究和引用《旧五代史》时,是应当有所鉴别的。  
作者:韦唐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十五史随话》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