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鳳凰網歷史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0年)的八百年,太原地區的經濟由於政權更迭頻繁,戰亂四起,加之匈奴南侵,天災不斷,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社會經濟經歷了戰亂衰退――恢復發展――重遭破壞――再度興起的多次往復。
農牧業的恢復與變革
中華民族是『以農立國』的民族,農牧業生產是古代太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
一、農業的衰退與變革
戰國末年到秦漢之交,社會經濟在爭戰災禍的滌盪之下,嚴重凋敝。秦王朝建立後,雖然國家統一,戰爭平息,但秦始皇大興土木、徭役、賦稅苛繁,生產力遭受嚴重摧殘。到西漢初年,面對國家元氣喪失的狀況,臣民極力主張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實行無為之治。人民開荒生產的積極性高漲,農業生產恢復迅速。當時的西漢王朝認為,河東、太原、上黨郡若能供應關中糧食,則可避免漕運之繁費和砥柱之險,所以三郡農業深受西漢政府重視。
西漢於文帝時始行屯田制度。因太原以北為漢政府抵禦外族入侵的軍事要地,軍屯制度首在太原以北施行。這一帶的土地迅速開發,出現了大片農田。由於移民屯墾和推行軍屯,改進革新農具,推行旱作技術,農作物產量比三晉時期有了較大提高,河東、太原、上黨的糧食均可供給京師,說明當時太原農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然而,由於漢政府日趨腐敗,土地兼併激烈,農民在兼併中流離失所,加之匈奴連年南下擄掠,以至東漢中期以後,屯墾停止,邊境空虛。接着東漢政府分裂,戰亂四起,汾水下游土地荒蕪,無人農耕。從人口變化情況看,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太原郡所轄21個縣,土地面積51750平方公裏,住戶169863家,人口680488人,每縣平均居住8089戶,人口密度13.1人/平方公裏;到東漢元和五年(公元140年)出現人口銳減的現象,太原郡當時所轄16縣,土地面積45360平方公裏,住戶30902戶,人口200124人,每縣平均僅居住1931戶,人口密度4.4人/平方公裏,縣均住戶和人口密度分別比西漢初期銳減76.1%和66.6%。直到曹魏時期,為籌集軍糧,復在河東、并州等地設立屯田管理機構,農業有了恢復。
綜觀秦漢以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社會動盪的混亂時期,農業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正如曹操詩【蒿裏行】所寫:『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無一,念之斷人腸。』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親率大軍擊敗袁紹所轄并州刺史高幹,任命梁習為并州刺史。梁習治理并州,致力於農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使山西境內『邊境肅清,百姓布野,勤勸農桑,令行禁止。貢達名士,咸顯於世』。
魏滅晉興,司馬騰任并州刺史。公元306年,并州遭遇大饑荒,又被劉淵部攻掠,并州人口只剩下不滿2萬戶,農業經濟再次受到嚴重破壞。
北魏初年,豪強地主勢力強大,『并州王氏……一宗近將萬室。煙火連接,比屋而居』『百室合戶,千丁共籍』。蔭戶完全隸屬於豪強宗族的莊園經濟,不向國家承擔賦稅義務,嚴重影響了國家按戶徵收賦役制度的執行。北魏孝文帝為了與豪強地主莊園爭奪人口與勞動力,緩和農民的反抗,鞏固封建統治,便在公元485年於平城發佈均田令。主要內容是按農民人數與官吏等級分配無主荒地。
由於均田制把游離的勞動人口重新與土地結合起來,獎勵農民從狹鄉遷居寬鄉,朝廷編戶齊民數字增加。東魏孝靜帝武定年間(543~549年),太原郡轄10縣,共有住戶4.5萬戶,人口20.8萬人,戶均人口4.6人,比西漢元始二年太原郡戶均4人有所增加。
秦漢時期,官民興辦農田水利的積極性較高。西漢武帝以後至東漢末年,太原境內的水利工程逐漸修復。史載:元初二年三月,安帝詔令在最富裕的地區太原修理舊渠,通利水道,以灌公私田疇。
曹魏時期,官府以屯田制為手段籌措軍糧,在實行屯田的地方,極力開發農田水利。如在河東、太原,就曾利用當地的水利條件,灌溉農田,提高農作物產量。
二、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
太原農業在西漢時期有較大發展,從作物種類、品種的增加和園圃經濟的發展等方面,反映出它前進的步伐。
【晉乘搜略】載:武帝『思富養民,教民為代田,勸種宿麥,利民食也。並北地寒,故不能種宿麥,……又麥之別種曰燕麥,俗稱莜麥,夏秋種,勝寒,宜邊地。太原……近山諸屬胥有之曰蕎麥,秋種,有紅黑斑三種。諺曰:中秋有月,蕎麥多實。』『禾稻之美甲於通省』。這段史料說明,當時太原地區已種植了冬小麥、莜麥、蕎麥和黍,還有了水稻。
園圃經濟始於漢。武帝時張騫開闢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從此不斷從西域引入園藝作物。
漢代太原增加了種植葡萄,並能釀製成葡萄美酒,被視為佳品。
三、畜牧業興盛繁榮
秦漢時期,因戰爭需要,馬、牛類的大牲畜急劇增加。【後漢書.馬援傳】載:『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秦末漢初社會動亂,邊境不穩定,社會經濟凋敝,軍馬嚴重缺乏,甚至出現了『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狀況。為此,西漢朝廷在邊郡大力發展官營牧場,同時也在內地廣建官馬廄,並且採取鼓勵民間養馬的措施。當時并州太原就置有『家馬官』一職。
北魏在兼併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戰爭中,將數以千萬計的馬、牛、羊掠至平城地區,平城地區成為北魏王朝最大的牧場。北魏遷都洛陽時,在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西)重置牧場。為了使牲畜適應南部炎熱的氣候,每年自河西牧場徙牲畜於并州,再由并州漸次南徙,使其適應水土,最終聚於河陽牧場。
據【北齊書.斛律金傳】載,北齊於晉陽『飼馬數千匹』。可知當時太原乃至山西是國家畜牧業基地所在。
工礦業的開發與提高
一、礦物的開發
秦漢之際,太原工礦業同農業一樣,經受了戰爭的浩劫。到西漢初年,才漸漸恢復生機『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據古籍記載,秦漢時,太原郡有鐵;『懸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安邑、晉陽、婁煩有鹽。』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4年),對鹽、鐵產銷實行官營。當時全國設置鐵官49處,山西4處,其中有太原郡的大陵(今文水縣內);設鹽官36處,山西5處,其中有太原郡的晉陽。宮營鹽鐵業從採礦到產品運銷都由官府經營管理。
漢代山西還有採金者。太原東太堡出土的漢代文物中,有馬蹄金五件,共重1205克。【漢書・武帝紀】載:『聯禮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為黃金。』(首山在永濟市南。)
煉鐵要用石灰石作熔劑。石灰石和硫磺的開採,還有白礬,也當是漢代山西開發的礦種。
二、手工業的普及提高
秦漢時期,手工業發展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生產規模和生產技術有較大提高。魏晉南北朝時期,手工業仍在緩慢發展。
太原青銅手工業歷史悠久。秦漢時期,青銅業並未因製鐵工業的發達而衰退。1961年,在太原東太堡發現了銅鼎、銅鏡及玉璧等文物。同年8月,又發現了銅鐘、鼎、鑒、盆、劍、博山爐和大量的半兩錢等文物,還有銅鈁1件,上刻銘文為″晉陽容六斗五升重二十斤九兩″。說明其規模、工藝和經營比較宏大、完整,可見晉陽是漢代銅業發達的地區。
北齊時,晉陽冶、原仇冶(位於今盂縣)見於史書記載。特別是北齊綦母懷文把生鐵熔液灌注到柔鐵(即熟鐵)中的煉鋼法,說明鐵的冶練技術又有新的進步。
晉陽城釀酒業發達,出現了汾清等名酒,遠銷到鄴都。武成帝在晉陽曾經敕河南康舒王高孝瑜:『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