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44|回覆: 0

[史學] 試析與狐蘭支亡降旬奴事件有關的三枚漢簡新探(1)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12-8 14: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學術研究
論文關鍵詞:敦煌漢簡 西域史 民族史  
  論文摘要:本文對敦煌馬圈灣出土編號分別為敦85,敦86和軟127的三枚漢簡進行了新的考證。初步認為簡文所反映的史事很可能與始建國二年車師貴族孤蘭支亡降甸奴和戊己校尉史陳良反叛等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有關,而不是天鳳三年王莽征伐西域戰爭中的一些細枝末節。  
  1979年甘肅省文物考古工作隊在敦煌馬圈灣漢代烽隧遺址掘獲簡犢共1200餘枚,其中與漢代西域地區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等問題有關的材料約有300枚,為西域史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涉及車師貴族狐蘭支、戊己校尉史陳良、西域都護李崇等一些重要歷史人物的三枚漢簡進行新的探討。不妥之處,祈望專家批評指正。  
    為討論方便起見,先照錄與狐蘭支有關的兩枚簡釋文如下:  
    故車師後亡侯虜支將諸亡國千餘人(敦85 )故車師後亡侯弟虜布將兵二千餘人(敦86 )以上兩枚簡出於該遺址第五號探方,木質,敦85號簡長24.3厘米,寬0,9厘米,敦86號簡長23.9厘米,寬0.9厘米,二者字體相同、形制相近,出土前當屬於同一簡冊。  
    簡文中『車師後』即車師後國。【漢書・西域傳】(以下所引諸『傳』皆出自【漢書】,不再注出書名)載:『車師後,治務塗谷,去長安八千九百五十裏。戶五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五十四,勝兵千八百九十人。擊胡侯、左右將、左右都尉、道民君、譯長各一人。西南至都護所千八百七裏。  
    從下文來看,『故車師後亡侯虜支』應該是車師後國一重要人物。胡平生、裘錫圭二先生都曾指出此人可能就是【西域傳】所提到的『狐蘭支』,但未及詳細考證。  
    【西域傳】云:  
    『至莽墓位,建國二年,以廣新公甄豐為右伯,當出西域。車師後王須置離聞之,與其右將股鞋、左將屍泥支謀曰:「聞甄公為西域太伯.當出,故事給使者牛、羊、谷、當艾,導譯,前五威將過,所給使尚未能備。今太伯復出,國益貧,恐不能稱。欲亡入  句奴。戊己校尉刁護聞之,召置離驗問,辭服,乃械致都護但欽所垮姿城。置離人民知其不還,皆哭而送之。至,欽則斬置離。置離兄輔國侯孤蘭支將置  離眾二千餘人,驅畜產,舉國亡降句奴。是時,莽易單于璽,單于恨怒,遂受孤蘭支降,遣兵與共寇擊車師,殺後城長,傷都護司馬,及孤蘭兵復還入句奴。』閻案:簡文中『故車師後亡侯虜支』一語含義頗為複雜,其中心詞為『支』,顯然是人名,修飾詞『故車師後亡侯虜』在『支』之前,用以說明『支』的身份,如果我們再去掉其中『亡』、『虜』等表示感情色彩的文字,『支』的身份就比較明顯了,即『故車師後侯』。檢索【史記】、【漢書】所記,『車師後侯』只有上引文所提及的『輔國侯狐蘭支』,別無他人。  
    少數民族人名較長,古人往往取其中一二字代替全名,如上引【西域傳】中以『置離』代『須置離』即是一例。此種情況在漢簡中十分多見,如與上引二簡同時出土的敦89簡:『尉與車師前侯詡、車師伯、卑愛索諸子俱求,度以己巳到。如律令』,此處『卑愛索』用全名,但在敦90簡中『卑愛索』就省寫為『索』了:『五校吏妻子,議遣烏孫歸義侯索諸子女到大煎都侯郭』。茲不一一列舉。  
    因此,筆者認為簡文既稱『車師後侯』又名『支』,其活動恰好又可以與【西域傳】互相印證,則此人非車師後國『輔國侯狐蘭支』莫屬。  
    前引兩簡都在『車師後』前冠一『故』字,說明當時車師後王須置離已死,狐蘭支又帶領國人逃亡匈奴,車師後國已不復存在。  

    關於簡文中『亡』字的含義,吳扔驟先生認為是『王莽詛咒西域諸王為「亡』」,『司恐怕不太合適。首先,『王』與『侯』是不同的爵位,此處『亡』、『侯』二字連用,若『亡』釋作『王』,則於情理上講不通,因為狐蘭支不可能既稱『王』又稱『侯』;其次,當時車師後國已亡,狐蘭支已逃亡匈奴,再沒有稱『王』的機會;再次,始建國元年王莽已在西域『改王為侯』,而狐蘭支『亡降匈奴』之事在始建國二年,即使狐蘭支真稱過『王』,作為官方文書的這批簡犢材料中也不可能再稱其為『王』。其實,簡文中的『亡』作為『侯』的修飾詞,就是『逃亡』的意思,『亡侯』就是『逃亡之侯』,其含義非常明了,無需我們做出過多的猜測。  
    『虜』字在本批簡犢材料中一般指敵對少數民族,表示輕蔑、仇恨等意思。有時單獨使用,如敦74簡『自東西即虜取』、敦98簡『珍滅逆虜』;有時和族名及人名連用,如敦159簡『共(匈)奴虜』、敦65簡『故焉首虜』、敦149簡『焉曹虜邏且』等,本文所討論的敦85,86兩簡中『虜』字的用法同於後者。  
    從這兩枚簡中『故』、『亡』、『虜』等一些特殊用詞來看,簡文所反映的事件當發生在始建國二年須置離被殺之後,這與前文判斷是一致的。敦86簡中『布』當即狐蘭支之弟,可補史缺。  
    由於與此二簡同一探方同時所出大批簡犢所反映的史實多與天鳳三年王莽征伐西域的戰爭有關,過去有些研究者認為此二簡所反映的史實補充了這一戰爭中的一些細節。筆者認為此觀點還有進一步商榷的餘地。  
    首先,與此二簡出於同一探方的紀年簡既有天鳳三年、四年的,也有居攝三年、始建國元年、始建國二年、天鳳元年等年代的,因此我們把所有第五號探方所出簡犢僅與天鳳三年或四年聯繫起來是不恰當的。  
    其次,【西域傳】明言狐蘭支『亡降匈奴』,但【漢書】與其它史籍都無匈奴或狐蘭支參與天鳳三年西域戰爭的記載。【王莽傳】、【西域傳】對天鳳三年西域戰爭的記載是較為詳備的,【西域傳】細緻羅列了卷人這次戰爭的西域小國,有焉首、莎車、龜茲、姑墨、尉犁、危須等,而不提匈奴、車師後或狐蘭支。  
    第三,上引簡文所反映的情況似乎不像是一次軍事行動。簡文中是把『將兵』與『將諸亡國』分開記載的,可見『兵』與『亡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亡國』即『亡國之人』,也就是普通民眾。既然兵民有別,那麼『支』『將諸亡國千餘人』肯定不是去打仗。反觀前引【西域傳】『置離兄輔國侯狐蘭支將置離眾二千餘人,驅畜產,舉國亡降匈奴』的一段記載與簡文所述是基本吻合的,只是人數略有差異,可見簡文所述的情況很可能就是這次逃亡行動。  
    若此判不誤,則上引二簡很可能是始建國二年狐蘭支逃亡匈奴事件發生之後西域都護但欽等人向朝廷匯報情況的上奏文書或其副本在馬圈灣一帶的遺留,而不是戊己校尉郭欽等將領對天鳳三年王莽征伐西域戰爭的記述。【王莽傳】載:始建國二年『十一月,立國將軍建奏:「西域將欽上言,九月辛巳,戊己校尉史陳良、終帶共賊殺校尉刁護,劫略吏士,自稱廢漢大將軍,亡人匈奴。』或可為佐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