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歷史千年 陶瓷業在唐代是一個輝煌發展的時期。著名的唐三彩,是在高嶺土胎(個別的也有陶胎)上施以黃、綠、青 (或藍)三種色釉燒制而成。這種三彩器的色彩美麗,形態生動,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唐代的制瓷已和制陶分開進行,成為一個專業的生產部門,產量、品種和質量都有很大發展。當時各地多有瓷窯,其中不少是名窯。南方的越窯和北方邢州的邢窯(在今河北內丘),前者生產青瓷,後者生產白瓷,都有盛名。江西昌南鎮 (今景德鎮)在唐前期也逐漸聞名,所產青瓷和白瓷有假玉之稱。陸羽在【茶經】中分析越、邢二瓷,認為邢不如越。其實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各具特點,互有短長,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唐代前期還發明了雕版印刷術,這是我國手工業史上的一件大事。所謂雕版印刷術,就是將文字製成印版,在印版上面加墨,再印到紙上去。雕版印刷術的出現,是需要一定的物質材料的,而這些材料在公元七世紀時已經具備。首先,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的兩漢已經發明了紙。其次,在四、五世紀之間出現了易溶不暈的煙墨。加以從唐朝起,封建政府廢除了六朝以來士族世官的制度,改用科舉取士的辦法。讀書的人多了起來,對書籍的需要量大大增加。於是,雕版印刷術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了。從現有資料看來,可以認為我國的雕版印刷術在唐代前期已經出現,唐初已有印刷品。【雲仙散錄】引【僧圖逸錄】說,玄奘用回鋒紙印普賢像,施給僧尼和善男信女。既然能用紙刻畫印像,想必也能印字。公元八三五年(大和九年)文宗曾下令禁止各道私置曆日板。從這個禁令中可以推測到,當時印刷日曆已經普遍了。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人類文化傳播的一項重大貢獻。
唐代的手工業和過去一樣,有官營和私營,後者又包括富豪經營的大手工業作坊和廣大的個體手工業者以及農民家庭副業。官府手工業機構龐大,分工很細。主要設少府、將作、軍器三監以及下設的若干署,集中了全國『材力強壯,技能工巧』的工匠。少府監掌管百工技巧,其最主要的業務是織,有工匠一萬九千八百五十人;將作監掌管土木建築工程,有工匠一萬五千人;軍器監製作軍器,人數不詳。官府手工業的產品專供封建統治階級和軍隊的需要,不在市場上銷售。私營手工業多經營紡織、造紙、染色、冶鑄等。當時的私營作坊也有規模很大的,據說定州(今河北定縣)富豪何明遠家有綾機五百張,但一般說都規模較小,最普通的還是農民的家庭副業和個體手工業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