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历史千年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从巩固新建立的封建政权出发,曾采取过一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措施。当时农业生产有一定发展,与此同时手工业生产也有某些进步,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丝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
北方和四川的丝织业一向很发达。隋朝时,今河北、河南一带是北方丝织业的中心。相州 (今河南安阳)的绫纹布非常精美,是上缴王朝的贡品。四川的蜀郡(今成都)一带“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指中原地区)” 。
隋唐制瓷技术的进步比较突出。隋代制瓷业在瓷土选炼和施釉技术上都有提高。在西安市曾出土过一件隋代的白瓷天鹅壶,质地坚硬,造型美观,是我国所发现最早的白瓷器之一。此外,在发掘李静训墓(大业四年,公元六○八年)和姬威墓 (大业六年)中也都发现了白瓷器。青瓷方面,所出土的青瓷器说明是以高火候烧成,硬度远远超过晋代青瓷。
隋代的造船业很发达。杨素督造攻陈用的五牙大战船,船上有五层楼,高百余尺,前后安置了六个长五十尺的拍竿,用以撞击敌船。炀帝杨广巡游江都建造了几千只船,消耗了大量的民脂民膏。这些船种类很多,有龙舟、翔螭、浮景、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等。龙舟为炀帝乘坐,规模最大,制作也最精。船长二百尺,高四十五尺,宽五十尺。船身分四层,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下层供太监居住。皇后乘坐的翔螭和宫妃乘坐的浮景也都极其华美。造这样大的船,自然是需要很高超的手工技巧的。
隋王朝曾有几个著名的能工巧匠,其中石匠李春的创造最值得记述。开皇末年至大业年间,李春在赵州(今河北赵县)建造了一座安济桥。桥为单孔石桥,全长五十四公尺,宽九公尺,桥拱跨距三十七・四五公尺。大拱上端左右各有两个小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的重量,又可在洪水时便于排水。安济桥的桥面平直,行人车马来往便利。公元七二○年唐中书令张嘉贞为桥作铭文,说李春造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两涯(端)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虽怀山(洪水)而固护焉。非夫深智远虑,莫能创是” 。由于桥的结构良好,虽然已经过一千几百年的漫长岁月,至今仍然保持完好,屹然无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