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新浪 動機表達的是一種意願,表達的是自己想得到什麼,然後再去付諸行動,滿足自己的這種需求。但問題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能否會給我們一個萌發意願的『間隙』?我們有多少情況是先理性地了解了自己需要什麼,然後再去追求?在行爲面前,理智往往是情感的奴隸,這一點,休謨早就說過了。
在西方哲學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布利丹的驢子』。故事說一位名叫布利丹的哲學家養了一頭驢,這頭驢和別的驢不同,它喜歡思考,凡事總喜歡問個爲什麼。比如說,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兩堆體積、色澤都一樣的乾草,給他做午餐。這下可把它給難住了,因爲這兩堆乾草沒有任何差別,它沒法選擇先吃哪一堆,後吃哪一堆,最後,這頭驢子面對兩堆草料,餓死了,當然,它也因此而名垂哲學史。
布利丹的驢子之所以餓死,就因爲它太理性了,總是想在比較出兩堆草的優劣以後再採取行動,以至於活活地餓死。
其實,這頭驢所面臨的局勢才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有一個問題經常會被人提及,而且多出自女人口中:『如果有一天我和你母親一起掉進水裡,你會先救哪一個呢?』
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因爲對於這樣責任深重的情況,任何人都不會用『我不會游泳』來搪塞,至少都得跳進去。
然而就算你可以把兩個人都救出來,這個『先』字卻是要命的,有一種孰近孰遠的抉擇在裡面,而抉擇之所以被稱作抉擇,是因爲你要在『擇』的基礎上『抉』出一種大義凜然來。
有人說應該先救母親,因爲老婆可以再娶,娘卻只有一個;也有人說應該先救老婆,因爲即使可以再娶,但感情卻不能再複製,所以也是唯一的,而老娘嘛,當捨得時就要捨得。
當然,後者的回答不出意料地被嗤之以鼻,但是群眾的態度一致卻不能說明抉擇的容易性,因爲幾乎對於所有人,不管你多麼振振有辭,真要面臨這種情況大概也是茫然,有時候大道理和自己的條件反射是兩回事。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讓成人左右爲難的問題,一個天真的孩子確給出了簡單而乾脆的答案:『管他的,哪一個離我近我就先救哪一個。』
不錯,也許這就叫抉擇,抓住那一剎那間離自己最近的東西,對人如此,對世事也應該這樣。在此,人類的理性顯得是如此地蒼白
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在特定局勢中所做出的近乎本能的選擇卻被所謂的『理智』強意粉飾,好像在做那些正確的抉擇之前,都要先讀遍萬卷書或者強烈的思想鬥爭,否則就被斥之爲『武斷』甚至『荒謬』。
所以我說,田忌不是真想謀反,也不是真不想謀反,是特定的局勢讓他做出了選擇。後來,威王死了,宣王上位,特定的局勢緩和,力道破解了,田忌的復出,不是因爲當權者知道成候陷害了天忌這個事實,從而爲田忌『撥亂反正』,而是局勢使然。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