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49|回覆: 0

[史學] 讀【資治通鑑】:特殊主義和普遍主義(4)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11-2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浪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以筆者的功力,估計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但無論梁漱溟所說的『以意欲自爲、調和、持中爲其根本精神的』,還是許R光所分析的『情境中心主義』和『相互依賴』都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中國文化的特質。這種人倫情感至上、血濃於水的『相互依賴』使得中國人不可能有西方意義上『普遍主義』,而更多地是『憑藉與行爲者之屬性的特殊關係而認定對象身上的價值的至上性』的『特殊主義』。正因爲此,中國人寧肯犧牲事實,也要維護價值的正當性,給人一種是非不明的味道:  
  
  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

  
  這個『子爲父隱,父爲子隱』的故事在以法治國的今天肯定不再提倡。但在我看來,正是這種『父子相隱』切中了中國文化的實質,父親偷了東西,兒子要爲父親隱瞞,兒子偷了東西,父親也要爲兒子隱瞞,而不是互相告發。『大義滅親』在中國之所以成爲一種美談,正是因爲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在中國人眼裡,情感和價值遠遠比是非曲直更重要。今天我們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尷尬: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因爲利益糾葛父親和兒子對博公堂的情形,但在他們據理力爭的背後更多的則是憂傷、失望和孤獨。即使打贏了官司又如何呢?雙方都將是失敗者,因爲父子之情已經不再了。這就是我們的文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