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
人類何時踏上青藏高原並開始在這一地區發展自己的文化?目前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和觀察,考古材料仍是最重要的證據,這包括田野考古中人類文化遺存的發現,也包括對其他學科有關高原人類及其環境變遷分析的關注。
此前曾在西藏羌塘地區和藏南河流階地發現過h1些石器遺存,如定日縣蘇熱、日土縣札布和夏達錯東北岸、班戈縣色林錯各聽、吉隆縣哈東淌和缺得淌、日土縣貢崩等地點。研究者根據地貌環境和石器工具特徵分析,認為多屬於晚更新世的文化遺存,表明人類在高原的活動可能早至舊石器時代晚期。近年來高原北部發現一批晚更新世的石器遺存,為考察人類最早向高原進發的時空特點提供了新證據。
青海地區早年發現過小柴旦地點等舊石器時代遺址,近年又有青海冷湖1號地點、黑馬河1號地點、江西溝1號地點、婁拉水庫地點、溝後001地點、下大武地點和冬給錯納湖1―5號地點等遺存的發現和研究。經實驗室測試,這批石器遺存都在距今1~3萬年之間,與西藏發現的舊石器多有相似,總體上是一種小型石片工具、石葉和細石器工業傳統,石製品包括有石核、細石核、石片、石葉、細石葉、刮削器,修理石葉及修理石片等,一些『石核與石葉均體現了與勒瓦婁哇石葉剝製技術相似的風格,這種技術特點與寧夏水洞溝遺址出土的石製品相近似,年代也大體接近甚至更早,似乎讓入窺見有這種技術標識的人類群體向高海拔地區探索的步履』。這個觀察對探討高原人群的來源是一個重要提示。在遺址中發現用於堆砌火塘的礫石和火塘中的『燒石』、數十件中型哺乳動物的碎骨、蛋殼碎片等,都顯示了當時高原人群是小規模群體的狩獵和採集。在石器工具組合上,也可以明顯看到這是與草原荒漠地貌區狩獵、採集活動相適應的人工製品。在中國北方乃至更廣大的東亞北部地區,這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最主要的工具類型和生業標誌。
古環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在距今12,5萬年和距今3,5萬年左右的『廣義末次間冰期』中,平均氣溫比現在高出5℃f當時全球平均值僅為高1―2℃),此時正是現代人類形成的關鍵時刻,相對溫暖的『間冰期』氣候環境使晚期智人具備了更強的移動能力,他們突破了早期人類沿海岸線移動的局限。開始涉足內陸高原等更廣闊的未知地區,人類在不同地理單元之間長距離、大跨度的頻繁遷徙和交融,大大提升了晚期智人的行為能力、技術水平和人口規模,在距今3―5萬年的時候,晚期智人幾乎擴散到了新舊大陸的每一個地區。
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認為,約6萬年前現代人類祖先的一支曾沿着南亞近海地區自西向東擴散,攜帶Y染色體D―Ml74的人群由南向北進入了東亞,其中一個帶Y染色體Ml22突變的人群在2―4萬年前到達北方的黃土地區,他們是現代漢藏語系人群的祖先。這個觀點來自國內外分子生物學有關東亞和中國現代人類來源的最新研究。青海地區迄今所知的舊石器晚期遺存都在距今3萬年以內,明確的時間範圍和空間特徵表明,最早向青藏高原進發的人群應主要來自高原東北緣的黃土地區,他們是 Y染色體Ml22人群中最勇敢的一支,可以稱為『亞洲現代人類高原群』。他們從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北緣起步,克服了低溫缺氧、可食用資源分布不均勻等各種阻礙,在生產技術和生業方式上從此形成了與眾不同的高原特色。
西藏史前人類活動在距今7000―5000年間出現了第二個高峰期。古氣候研究認為,青藏高原在距今8700―7000年到4000―3000年期間,是整個全新世氣候的最佳期、多數地區(尤其是高原東部和南部)距今7000―6000年時的平均氣溫比現代要高4―5℃,年降水量比現代要多l00―200毫米,十分有利於人類活動。地處高原東部橫斷山區的昌都卡若遺址,正是這個時期人類活動的代表。卡若遺址兩次考古發掘都出土有栽培作物『小米』(粟)(Setaria italica (L)Beauv),這是5000年前高原種植農業的標誌,也是目前所知西藏最早的糧食作物。粟的出現,從此改變了高原人群的採食結構,其居住方式也開始從移動性狩獵採集的散居,有可能轉變為固定的村落聚居,同時也使高原人類活動出現更大規模的聚合。一方面,北方粟作農業的擴散,顯示了鄰近黃土地區人群可能向高原遷移,從『卡若文化』陶器、石器、骨器等文化因素上,可以看出藏東橫斷山區與黃河上游『這相鄰的兩個地區之內,古代的文化交流似乎非常密切』。黃河上游大地灣、廟底溝、石嶺下、馬家窯等新石器文化都是以粟作農業為主,距卡若遺址最近的甘青兩省東南部新石器時代遺址海拔多在1800―2200米,最高為3000米,對這些遺址時代海拔、數量、規模等諸要素的統討顯不,距今5500―5000年間有文化擴散的趨勢。北方新石器時代具有優勢文化特徵的小米(粟)能在5000年前移種西藏高原,這個文化行為極有可能包括了掌握粟類種植技術的人群向高原的遷移,他們在這一時段將粟作技術帶。到高原,實現了5000年前小米在西藏高原的成功移植。體質人類學的分析也表明,青藏高原的藏族與陝西及河北的漢族的體質特徵最為接近,與南方漢族相距較遠。他們『是從西藏地區新石器時代居民發展而來,經華北古代居民的不斷遷入和混雜,逐漸形成了今日藏族的體質類型』。
另一方面,西藏高原農業的擴散和『大暖期』出現、還導致高原內部人群發生新的聚合與流動。高海拔區的狩獵一採集人群可能通過近距離貿易交換得到糧食、陶器和工具等生活,必需品,從而在廣袤的羌塘高原形成了既有遊動區域,又與相鄰文化有交流接觸的狩獵文化群團:軻谷低山區以種植農業為主的定居人群,除了與狩獵文化群團保持着互動關係,還發展了有穩定區域與人口規模的農耕文明。在距今4000―3000年時,他們實現了由粟類作物向麥類作物(青稞)的轉變,為高原史前期更大規模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者 李永憲) |
|